暖心的背后,是真正把学生的尊严当回事,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努力。
最近,知乎的问题“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下的一条回答火了:一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生称,学校会监测每个学生的一卡通在食堂的消费情况,“如果每个月的消费低于200元,就会自动给你打生活补助”。据了解,这种方法名叫“隐形资助”。从2004年至今,中科大已“隐形资助”贫困生4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600万元。这种“低调又温馨”的资助方式着实感动了不少网友。
一直以来,高校扶贫工作大都采取申请、评议、公示等办法,比如,有的高校让贫困生现场演讲“比穷”“比惨”;有的让被资助学生接受采访,在公开场合讲述不幸;有的不仅在媒体上晒出贫困生的家庭情况,还让贫困生举着助学金拍照;一些学校甚至还专为贫困生划定了消费水平线。这样的“资助”,救了贫,却冷了心。
相比之下,“隐形资助”既保障了公平与效率,也还原了资助应有的人文关怀内涵。
当然,该模式并非一开始就是完美的。比如有的女生饭量小,或部分同学在校外吃饭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实数据”。为此,校方改进数据统计方法,建立每学期更新的贫困生数据库,以真正确保贫困生认定的精准。校方之所以肯这么做,根本的原因在于真正把学生的尊严放在了心上,并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努力。
●媒体评点:谈大学精神,我们言必称大师,或一些宏大理念。但中科大的“隐形资助”再次说明,真正的大学精神恰恰是润物无声的,是蕴藏在学校的治理和对待学生的态度中的。它可能显得不那么具有光环,却能够支撑起学生对一所大学的好感与想象。就此而言,充分關照学生尊严的“隐形资助”,不仅是一种资助方式的示范,而且是一种价值观的引领。(朱昌俊《光明日报》)
◎话题拓展:大学精神;人文关怀;让贫困生有尊严地受助;以人为本;公平;价值观……
(资料来源:《光明日报》、央视网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