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砖混结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及施工关键技术

2017-11-07 08:40:56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0期
关键词:砖混支座抗震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湖南 长沙 410011)

建筑砖混结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及施工关键技术

盛慧雄

(湖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1)

针对建筑砖混结构抗震加固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文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存在的砖混结构稳固性问题,提出砖混结构隔震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处理。从实际效果来看,采取抗震加固技术,加强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把控,能够提高砖混结构抗震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建筑砖混结构;抗震性;加固方法;施工技术

现阶段,城镇化进程加快,部分既有建筑物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为了能够丰富建筑物的功能,提高其抗震性,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处理。湖南省已经将既有房屋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作为重点改造对象,规划到2020年,各完成10000平方米的改造任务量。

一、湖南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按照《湖南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内容,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地震安全工程。将优先在地震烈度VII度区,推进农居抗震加固和改造工程,在全省创建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示范点100个。对中心城区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对生命线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建立中心城区老旧建筑及重要基础设施承灾数据库。

二、建筑砖混结构抗震加固设计

(一)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为例,其为砖混结构,地上3层,墙厚度为240mm。建筑竖向结构长度为30m,宽度为13m,总面积为390m2。横向结构长度为44.5m,宽度为12.5m,总面积为556.25m2。建筑屋盖雨与楼盖使用的是现浇钢混土板,外墙厚度为370mm,内墙厚度为240mm,砂浆强度为M2。建筑所在区域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为乙类。

(二)抗震普查问题分析

按照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需要提高1度。在抗震排查的过程中,发现此建筑存在以下问题:1.构造柱布置不到位;2.楼梯间布置存在不足;3.女儿墙构造要求不达标等。按照建筑使用要求,在抗震加固施工中,要确保建筑能够正常使用,保证建筑内部设施不被移动。按照建筑抗震鉴定结构,采取传统的加固法,难以达到上述要求。基于此,提出采取隔震加固技术,开展建筑抗震加固施工。只需要对基础部分进行加固施工,不会影响上部结构,可减少建筑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1]。

(三)隔震加固方案

隔震加固方案内容如下:1.按照建筑抗震加固要求,在设置隔震支座时,要将其布置在砌体建筑上部结构和基础部分之间,选择受力较大的位置,比如横纵向承重墙交叉位置处。为达到建筑抗震要求,采用夹梁技术换托墙体,现浇筑建筑加梁和隔震层楼板,形成刚性底盘。在底盘和基础部分之间,安装隔震支座;在建筑纵横强交接位置处、跨度较大的跨中位置,安置隔震支座,并且在外围设置铅芯橡胶支座。2.将原有的条形基础,给改造为独立基础。此工程总计布置114个铅芯橡胶支座以及天然橡胶支座。

隔震支座与建筑隔震层施工参数如下(部分参数):1.总刚度为121.45kN/mm;2.等效阻尼为6.17%;3.总屈服力为2362.80kN。隔震支座参数如表1所示。按照隔震加固计算方法,开展抗震计算,获得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32,层间最大剪力比为0.33,因此结构减震系数为0.33,能够达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地震剪力系数小于限值。

表1 隔震支座参数

(四)施工方案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自上而下的作业方法,确保建筑隔震加固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与质量。施工工序如下:1.水准测量;2.土方开挖;3.放样测量;4.浇筑双托夹梁和混凝土销键;5.双托梁下部使用顶撑,来支撑上部墙体;6.将隔震支座位移处的墙体切割下来;7.基础加固;8.安装隔震支座;9.上支墩施工作业;10.切割其余墙体;11.浇筑隔震层的楼板。

三、建筑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关键技术

(一)混凝土浇筑

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需要结合施工实际情况,来选择浇筑方法,比如喷射施工,尽量选择免振混凝土。不管采取何种施工方法,开展施工作业时,均需要做好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把控,做好配比试验,保证浇筑施工的质量。同时需要做好混凝土密实工作,确保加固效果,避免出现施工裂缝。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混凝土养护[2]。

(二)夹梁托换技术

值的一提的是,对砖混结构,采取隔震加固技术,进行隔震处理,难点在于夹梁托换技术的应用。为确保施工效果,可采取框式托换技术。在施工时,先开展托换框架施工,当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拆除被替换的承重墙体,以保证施工进度与安全性。在进行隔震支座安装施工作业时,要严格按照安装设计要求,做好施工质量的把控。总体来说,开展抗震加固施工作业,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开展相应的施工作业,保证加固施工效果,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砖混结构抗震加固,采取隔震加固法,对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有着极大的帮助。为确保施工质量,在施工前需要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施工方案。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方法较多,需要设计人员从经济性、安全性、施工需求等方面,做好综合把控,合理选择。

[1]朱岳兴,付中英,温海燕.某中学校舍砖混结构抗震加固设计方法及施工关键技术[J].江苏建筑,2012(05):37-39.

[2]陈良保,何强,陈国平.砖混建筑结构的隔震加固设计与施工[J].低温建筑技术,2013(3505):76-78.

[3]王博,朱彦鹏.砖混结构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设计[J].陇东学院学报,2013(2403):46-47.

盛慧雄(1985.1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工作。

猜你喜欢
砖混支座抗震
改性橡胶隔震支座抗拉性能试验研究*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古建抗震有绝招
基于ANSYS-UM联合仿真的减振支座减隔振性能研究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上海建材(2018年6期)2018-03-21 06:24:28
砖混结构墙体质量初谈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
中国火炬(2015年5期)2015-07-31 18:03:52
基于建筑物中砖扶壁柱法加固及砖混结构房屋裂缝应用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18期)2014-02-27 14:15:05
基于减隔震设计连续梁桥支座的选择
砖混改框架的托换方案及变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