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檬
摘要:纵观日本文学发展,物哀理念贯穿始终。物哀是一种独特美学的体现,不仅对日本的文学发展产生影响,对日本人的审美取向及社会意识形态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物哀理念为日本人的性格、价值观体系形成注入了婉转、阴柔的动力,使日本人在其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难以诉说的性格之美。本文针对“物哀”产生的历史根源、原因进行阐述,期待对日本文学理解高度的全面提升。
1“物哀”的内涵
“物哀”是日本文学的审美理念之一,在日语中写作「物哀れ」,它是起源于平安时代的艺术观,凝聚着清幽、余韵和古典,追求自然、伤感的美。日本作家认为即使不用语言来表达,也可以感受到“物哀”的美丽与哀愁。“物哀”审美意识原本就属于佛教和道教思想,注重追求自然美、传统美、色彩美和人性美。自本居宣次评价紫式部的代表作品《源氏物语》的特性为“物哀与幽玄”以后,“物哀与幽玄”就被当作文艺本质的概念。作为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前期的代表和歌诗人藤原俊成采用了大量的“物哀”手法编制了《千载和歌集》。此后,能乐、茶道、俳谐和小说以及现代日本文学都在使用“物哀”审美理念。文化传承伴随历史车轮不断前行,日本文坛对“物哀”独特的热爱方兴未艾,众多文学著作中继承和发扬了“物哀”理念,不断将“物哀”理念进行升华、具体化,逐步使物哀理念脱离文学的依托,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取向。“物哀”理念也是日本人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境界,是人与物实现高度统一之后形成的一种人对物的思想状态,着重强调外部世界在个人世界中的体现。
2 透视日本文学“物哀”理念的成因
哲学领域认为万事万物存在因果联系。文学领域认为任何文学著作必须具有内在精神支柱。无论因果联系论还是精神支柱论,无不说明一种理念的产生具有多重因素,“物哀”理念的产生同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造就的。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人文形态对不同民族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从而造成不同民族之间各自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
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日本民族和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物哀意识诞生于日本,与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日本列岛自古以来经常雾霭笼罩,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朦朦胧胧,变幻莫测的印象,世界上怕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日本一样在狭窄的地域集中了如此多的美景——雪山,海滩,温泉,峡谷,山涧,瀑布,林海,繁花似锦,小桥流水,幽静庭院,同时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日本一样,自古以来被如此多的自然灾害频繁袭击——火山,海啸,地震,洪水,飓风,雪······多少年来日本人看到的是稍纵即逝,顷刻间化为乌有。但同时促使人们在生活中与自然灾害斗争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日本人形成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在面对自然灾害上具有顽强的斗争精神,然而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微小的,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希望是渺茫的,这种人与自然的矛盾使日本人生成一种内心的落差,以至怨天尤人思想的产生。与此同时,文学中关于人与自然斗争的描述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在文学著作中常常出现一种对自然不满的态度和悲观情绪,如《神的孩子全跳舞》中对自然灾害的描述非常详尽。人们在关注文学著作的同时会与其中的思想形成统一,文学中的精神潜移默化为人的理念,长时间的积累,便形成了“物哀”理念,并成为日本文学的主基调。
3唐代文化的影响
中国日本之间只隔了一片海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此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的文化。尤其是在唐朝,我国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大量的日本人渡海而来。紫式部在写《源氏物语》的时候就是日本正从唐代文学中吸收文化的时代。当时的遣唐使不仅从我国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到日本,还把唐代的文学带入了日本本土并将其扩散开来,使其本土上原有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留学日本的时候,就曾惊讶于日本对我国唐代文化的了解。据统计,《源氏物语》当中,作者直接引用的唐诗就有几百处,尤其是对于白居易诗句的引用,白乐天在诗中把底层穷苦百姓的生活描绘的淋漓尽致,语言及其伤感和真实,这与日本传统的“物哀”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受到了日本作者的推崇和应用。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精神和我国当代文学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我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唐代文化当中的某些因素或者某种情感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日本文学中“物哀”文化的催化剂。
4感悟“物哀”内在
“物哀”简单理解即为人类真情实感的一种流露方式,表达方式。当人类与生活环境进行接触时,往往碰撞出四次昂层面的火花,因此形成一种感情,即通常所说的“触景生情”,这种感情或許是喜悦的、或许是愤怒的、或许是担忧的、或许是恐惧的,而无论人们拥有何种状态的“触景生情”,当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情感时就已经进入“物哀”理念的范畴。所以,日本文学中“物哀”理念的实质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常引入的“真善美和真性情”。若想读懂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理念,必须懂得对事物的情致进行体会与感悟,从中升华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并将之生成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比如,人类在看到怒放的花朵时,赏心悦目的同时会感受到自然的无限魅力,往往具有独特审美要求的人会感受怒放的生命、或是落红之物语。当感受到盛芳之美,产生对生命、生活的情感启示时,则已经完成了“物哀”的过程。“物”是世界客观存在的集合体,“哀”是人类主观情感的一种,当主观与客观实现统一,即形成一种人与自然的共振之美。所以,“物哀”理念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美学观念。
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对于“物哀”来说,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学的传统美学理念。在研究日本文学的过程中,可以事先理解日本文学当中的“物哀”的价值内涵,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理解日本文学的情感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理解日本人的价值观念,然后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姜文清.“物哀”与“物感”——中日文艺审美观念比较[J]. 日本研究. 1997(02)
2、毛执剑,裴永蕾.从《源氏物语》看“物哀”文学观[J]. 文学教育(上). 2010(12)
3、方爱萍.论日本民族的“物哀”审美意识[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4、尤忠民.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6)
5、杨永生.情以物迁 感于哀乐——论《源氏物语》中“物哀”的美学思想[J]. 福州师专学报. 1999(01)
6、周萍萍.追寻“物哀”——对日本文学传统理念的文化解读[J]. 时代文学(双月版). 2007(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