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疾控机构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7-11-06 22:49曹坚忠
学习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职工机构

曹坚忠

摘要:疾控文化就是疾控的血脉、灵魂,是疾控工作者的精神家园。建设疾控文化,必须走公共卫生特色的疾控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疾病预防控制、贴近群体的原则,落实好五大策略,推进疾控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 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明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当前疾控机构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在整个疾控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处于“隐性建设”的地位,应该引起建设者的高度重视[2]。加快疾控机构文化建设步伐,推进疾控机构文化建设质量,提升疾控文化内涵,体现文化管理的绩效,是新形势下疾控机构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 当前疾控机构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

疾控机构因地域不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但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疾控文化建设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1、疾控文化建设的精神提炼难

文化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或合成体,其建设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既要有精神方面的目的,也要有物质方面的目标。目前,各级疾控机构正在努力推进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之初,大都是结合实际,比较笼统地提出一个疾控精神,这是其精神方面的要求,但是这种精神深度还不够,因此,疾控精神提出之始,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才能形成切切实实的疾控精神。

2、疾控文化建设的创新化特征突出难

目前,各级疾控机构还缺乏主动性,往往是被动于具体服务项目或服务内容的更迭或增加,把增加服务项目作为文化创新的建设抓手,这是对疾控文化建设的误解。因此,培育和形成一种创新特征鲜明的疾控机构文化,并不能由疾控机构一家承担的社会角色一一定之。

3、 疾控文化建设的可持续问题凸显难

文化建设要求可持续,要求职工可持续的全面参与,而不仅仅是管理层或者设计者的单方、短暂行为。单位文化建设过程中,设计层提出的建设方案须由职工可持续的并自觉去参与执行。而目前往往是设计者过分刻意讲究文化的语言性、标语化、广告化,使得文化建设处于不可持续之中,不能充分在职工的工作实践中得到持续发展。

二、 加强疾控机构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

加强疾控机构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的价值理念,推动疾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从以下五方面落实措施:

1、时刻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

精神文化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东西,看似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但却是整个疾控机构必须把握的准则,提炼一个适合疾控机构专业特点、服务特点、发展特点、职工特点的精神文化,既要结合卫生系统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规范的总体要求,又要结合疾控机构的实际,包括疾控机构传统服务文化的继承、政府对疾控机构的职能要求、事业发展对疾控机构的技术要求、社会群众对疾控机构的服务需求等,形成符合实际的疾控机构精神、服务规范、制度等。

2、明确以目标绩效为主线

目标和绩效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3],因此,需要确立科学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目标,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事业发展目标是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要从过去事业发展的状况中,科学决策,确立适合疾控机构发展的新的发展计划,进一步通过管理途径,促进计划的落实,采取层层责任制的方式,促使总体目标在各个科室、岗位得到落实。加强对目标、计划等完成情况的考核,让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得到单位内部全体人员的认同,形成绩效管理的独特文化。

3、 坚持以品牌服务为带动

品牌体现着单位的信誉和形象,抓好品牌服务,可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4]。在实践中,一是抓品牌技术,医院的工作性质主要是事后治疗,而疾控机构的工作性质是事前预防,现在,人们对于疾病的事前预防要求和需求都稳步上升,在这样的预防服务市场中立足,取信于民,必须要有自己的服务品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近几年因 “SARS”、“禽流感”等原因,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疾病预防的地位直线上升,随着人们对疾病预防的要求逐步提高,作为疾控部门,要紧跟国际国内传染病、部分非传染性疾病、动物疫源性疾病、输入性疾病等的预防控制工作进展,特别要做好新发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二是抓品牌岗位,重大疾病防治的科室与岗位,作为疾控机构品牌建设的龙头,在社会上建立起良好的口碑、较高的知名度和群众影响力。可以依托学习型科室、红旗班组、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党员示范岗、满意服务岗等载体,重点打造疾控机构的品牌岗位。

4、 秉承以诚信为根本,以质量安全为保障的理念

诚信不仅是信誉度的体现,也是一个单位服务素质的体现[5]。疾控机构的服务宗旨应该是“以患者和公共卫生服務对象为中心”,作为单位,在实施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中,要讲求诚信,建立起良好的与社会间的诚信关系。在单位内部,要求每一个职工也要讲求诚信,让诚信成为每一个职工的行为准则。

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服务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6],疾控机构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在从事社会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一定要以质量为根本,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疾病预防的安全意识,首先要体现在事前的预见性,加强疾病监测和公共卫生监测,提供各类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公共卫生状况等的预警、预测、预报,让群众早预见疾病流行和进展,让群众有一种疾病来临前的安全感。其次,在疾病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准确、有效地做好防控与指导,让群众早离危险。

5、 夯实职工文化基础

要多开展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形式,一方面让职工得到脑力的休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活动增进职工友谊、增强团结协作精神,精心培育团队合作精神,使职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热情。

因此,要加强和建设好疾控文化,需走公共卫生特色的疾控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疾病预防控制、贴近群体的原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活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引导广大职工切实增强贯彻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突出公共卫生重点任务,真正把科学发展落实到推进中心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推进疾控文化、疾控文明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海波.疾控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 (04):419-421.

[3]舒星.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案例研究[D].天津大学:天津大学,2011.

[4]杨晶,彭宇竹.医院竞争中品牌服务战略的实践体会[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02):68-69.

[5]李大林,费亚海.实施诚信服务 树立医院品牌[J].中国医院,2003,7(10):59-60.

[6]陈大伟,刘云,马钰香,等.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在保障医疗安全中的作用研究[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0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职工机构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职工摄影(2)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