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鸿斌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33名在校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及部分单亲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单亲同学在SCL90中有阳性项目数占总项目数的76%,且阳性项目均分为2.75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对单亲同学的EPQ测试发现有52%的同学表现为内向、安静、不擅于人交往,有37%的同学表现为孤独感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有39%的同学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关键词:单亲学生、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一、单亲家庭概念的界定
单亲家庭的形式已经存在久远,对于单亲家庭概念的提出,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指在一个家庭中只有父亲或者母亲,并由父母一方抚养未成年的子女。我国《婚姻家庭大词典》中,对单亲的定义是:只有父亲或者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1]。本文对单亲家庭学生的调查主要以离异家庭及丧偶家庭的子女为对象。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据分析法对四川幼专2013级及2014级新进行不记名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埃森克人格问卷EPQ》测量问卷,对单亲学生与非单亲学生进行对比,找出其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人格特质方面的差异。运用访谈法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来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性格特点、人际交往状况、教育问题等。
1.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全校2013级及2014级133人,其中单亲家庭学生32人,占到总数的24.1%。通过对这133名同学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调查分析得出阳性项目数与阴性项目数百分比,其中阳性项目数百分比是指被评为1-4分的项目数分别是多少,它表示被试在多少项目中感到“有症状”的百分比;阴性项目数百分比是指被评为0分的项目数,它表示被试“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阳性项目数比例达到76%,说名单亲家庭同学在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维度中有76%的项目得分在1到4分,得分越高说明相应问题越严重,进一步统计发现普通家庭阳性项目均分在1.47分,单亲家庭阳性项目均分在2.78分。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说明中均分指数在0.5~1.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在2.5~3.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因此,在单亲家庭中同学在SCL90中有76%的项目数均分在2.78,说明单亲家庭中同学的心理不健康症状得分比普通家庭同学要高。
2.对32名单亲同学进行EPQ人格特质调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由外倾向(E)、神经质(N)、精神质(P)、效度(L)四个个维度组成。在接受调查的单亲家庭学生中,学生L量表的得分(标准分)均在常模40-50分之间,表示回答比较真实,测验结果也是可供参考的。一般认为,如果某個被试的标准分大于60或小于40,就可认为该被试在某量表上具有高分或低分的特征。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单亲家庭中有52%的同学表现为内向、安静、不擅于人交往,朋友较少,且E分低于常模;有37%的同学表现为孤独感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他人不友好,且P分高于常模;有39%的同学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忧心忡忡,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四、对个别单亲学生访谈
通过对10名单亲同学的开放式访谈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单亲同学心理健康特点的四个方面。第一,认知失调,离异家庭的子女容易产生相应的自卑、自闭、敏感等性格,进而产生认知失调。第二、情感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表现出人际关系问题,不敢与人交往,由此引起学生情绪波动较大,不稳地。第三、性格问题,单亲学生的性格特点往往表现为内向、缺乏责任感、自私、任性等性格特点。第四、行为问题,单亲学生容易自卑,容易导致他们不适应集体环境,行为偏差或者偏激的产生[2]。
三、高职院校单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策略
通过与本校辅导员的沟通了解,以及查阅相关参考文献,针对单亲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以下应对策略。1.调查了解。辅导员需对班级单亲同学进行调查,并根据他们个人情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2.提供心理咨询。有明显心理健康症状的单亲同学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3.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辅导员积极关注单亲学生,关注其优点品质,尊重单亲学生,鼓励宿舍同学或者班级同学对单亲同学理解关心与帮助。4.加强疏导[3]。单亲学生往往具有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自信,敏感等特点,遇到问题容易破罐子破摔。因此,需要及时开导,鼓励其敢于面对现实,承担责任。5.多与家长沟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以及心理状况,让家长对待孩子多一些关心,多一点陪伴,不打击,不溺爱,发现其优点,鼓励或带领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乐观性格。
参考文献:
[1]陈靖,高职学院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09
[2]刘刚,浅论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8(s1):94-95
[3]蔡朔冰,高职院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与教育对策.[J]现代教育.201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