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致顺
我们以前把上学叫读书。既然叫做读书,为什么不好好读呢?且熟悉课文内容需要读,深入理解需要读,培养语感需要读,赏析领悟更需要读。读书的名言时刻响在我们耳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学语文,不读书不成。学生读书,当区分课内读与课外读。
一、关于课内读
课内读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但是,单纯地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读,超过两遍学生就烦了。怎样才能读得好呢?
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为此我设计了朗读的三个台阶: 第一步,要读得准确。通过第一步的读,要解决字音障碍,读得通顺。第二步,要讲朗读技巧。也就是要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语调等。第三步,要读出感情。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才能感染人。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首先要了解写作背景;其次要明白文章意思,文言文要把文章准确地翻译出来;第三要把所理解的内容结合技巧朗读出来。为此,我除了引导学生注重停顿、语速、重音等,还设计了加语气词的方法,请同学们试着把“咦”“呀”“噢”“唉”四个语气词加到原文中,再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加到不同的地方。学生高兴地尝试,热烈地讨论,这个过程就是理解作者心情的过程,老师不用急,慢慢等学生去生成。比如: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咦,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呀!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噢--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唉!
如此再读,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就比较到位了。只是“比较到位”,学生肯定还有疑惑,“唉!” 一声叹息。叹息什么呢?
二、关于课外读
鲁迅中学的孩子们真不错,一上来就有人问:为什么“月色入户”,就要“欣然起行”?问得好。我也在想,我忙了一天,累得要死,再好的月亮也不能唤起我外行。苏轼为什么就“欣然起行”?他固然热爱生活,他固然有闲情逸致。但,关键还是寂寞啊!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是因为没有人理解。苏轼也是名人,为什么没有前呼后拥?关键的关键,他是一人个“闲人”啊!
“唉!” 一声叹息。叹息什么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关键词是“闲人”。怎样才能理解得更深呢?正确的方法一定是:课内读+课外读。
讲此课前,我无意中读了《警世通言》中的《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虽是小说,但反映的社会现象是存在的,揭示的道理是不容质疑的:北宋神宗年间,大宋朝积弊太多,王安石胸怀大志,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政治胆识发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呐喊,在宋朝皇帝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前无古人的变法运动。但是,任何重大变革都必然导致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王安石的变法运动自然会遭到社会上部分阶层的对抗。同时,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混乱无序的状况,在混乱中,一些不法之徒趁机借新法来为自己捞实惠,而老百姓却未得实惠,甚至过得更苦。
此文没有过多涉及“三苏”,但是我却想到了苏东坡,联系到了《记承天寺夜游》。老百姓的疾苦,苏东坡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所以他才说“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作为苏东坡,他自然也明白个人事小,国家事大。他想的不仅仅是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他也想实实在在为天下人谋福利,他说“会挽雕弓弦如月,西北望、射天狼!”也是他政治愿望的表達。此时细品“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更多的是无奈与悲壮。
假如学生也读了此类的文章,再来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的感慨,是不是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呢?
仅仅为了应试,学生可以死记硬背教参上的理解:《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但这样的学习不会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读来体悟,哪怕体悟到的仅仅是一点。
(下转第4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