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悦+喻丽
【摘要】彝族的美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展现了彝族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信念追求。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何提高人们对彝族美术的重視与支持值得我们深思。这就需要我们扩宽彝族美术的普及面,通过新方式开拓彝族美术的传播面。通过虚拟现实影像的方式进行传递,让人们参与到历史当中,参与到彝族美术创作当中,“亲眼”目睹和“亲手”触碰彝族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彝族美术的特点、虚拟现实影像传递彝族文化与前景展望三个方面探索彝族美术的传承发展,力图为文化传承的后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彝族美术;虚拟影像;传承与发展
彝族美术主要指的是彝族的绘画艺术、雕刻艺术、纹身艺术和漆绘刺绣艺术。在漫长岁月的传承中,彝族美术在保持其原本风格的基础上,更加精湛、隽美,将彝族那种洒脱不羁、追求自由、勇敢无畏的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能够沉下心来学习、了解、感悟和掌握彝族美术的人才越来越少,彝族美术面临着“断层”的严重危机。
时代在进步,倒逼着文化产业也要不断进步,而现在正十分火热并前景较好的虚拟现实影像技术则又一次打破了原有的传播方式,以其全新的、立体的、真实感强的视觉体验颠覆了传统的信息接受模式,让人们可以坐在家中就“周游世界”,带上眼镜就能够“重回历史”。
那么,如果我们将彝族美术与虚拟现实影像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虚拟现实影像技术来形象可感地传递艺术的创作方式、创作理念和创作审美,那将为彝族美术注入新的活力,将真正实现彝族美术传承与传播的革命性进步。
一、彝族美术的分类与特点
(一)彝族美术
可以说彝族美术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高海拔的山区或半山区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彝族人独特的审美观,进而影响了彝族美术的创作和内涵。目前,彝族美术大体上可分为绘画艺术、雕刻艺术、纹身艺术、漆绘艺术和刺绣艺术五类。
(二)绘画艺术
彝族绘画又包括毕摩绘画、原始岩画、木刻画等。其中,毕摩绘画以经书为载体,内容多是英雄人物或劳动生活场面,线条单纯,技法怪异;岩画则是以纪实或描绘自然为主,主要表达的是对自然的崇拜,对历史的尊敬;木刻画则主要贴于门楣门面上,表达的是扶正祛邪之意。总的来说,彝族绘画艺术,古朴而简明,所绘材料多为经书,以竹笺为笔,以锅烟或蓝水兑制为墨,用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直接描绘出事物本质,追求美术“质”的提升与创作。
(三)雕刻艺术
彝族雕刻主要包括金属镌刻、木雕、石雕和泥塑。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将图画雕刻在金属和竹木等上面,雕刻内容多为自然景物、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或是日常所见,而此类雕刻作品,除去相对大型的作品,多以摆件、刀具、银饰、马鞍等为主,起到装饰打扮效果,或是祈福祷告之用。
(四)纹身艺术
纹身的图案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家族族人的象征,这代表的是一种身份的认可;二是代表着自身的信仰,是所崇拜的图腾图案。《唐书·南蛮传》曾言:“哀牢夷种人,皆刻画其身,像龙文,衣着尾。”这说的便是彝族的纹身艺术,直至目前,彝族美术中的纹身艺术依然在部分彝族聚居地流行,以其独特而神秘的美感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五)漆绘艺术
彝族的漆绘艺术主要用黑、黄、红三色进行组合而形成图案,这种艺术类似于喷绘,但涂料是用锅灰等生活颜料调制,主要绘制在餐具、酒具和其他器具上,图案均以日月、山川、江河、花鸟、飞禽、树木等为主。
(六)刺绣艺术
这种刺绣艺术与传统意义上的其他刺绣艺术大致相仿,均是用多彩的丝线,将绚丽多彩的图案编织在衣袖、手帕、帽子等穿着用品上,将彝族的各种生活元素进行筛分和重组,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
二、运用虚拟现实影像传递彝族美术
虚拟现实影像可以通过3D构图、视觉传递、动作感应等方式增强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如何将其用来传递彝族美术的作品、历史和创作方法,将在极大程度上推进彝族美术的传播。
(一)结合虚拟现实影像,突破性提升彝族美术的欣赏体验
对于珍贵的美术作品,出于保护的目的,大多被保存在无氧罩或玻璃隔层内,因此,即便人们走入博物馆中,也只能遗憾地“隔着距离”欣赏,而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近距离”触碰。而虚拟现实影像,则可以打破这种欣赏壁垒,通过1:1比例真实还原彝族美术作品,任何人都可以将作品拿在手中,随意欣赏。虽然虚拟出的物品无法与真品完全一样,也无法保有真品的沧桑与气息,但却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观赏者的欣赏体验。
(二)结合虚拟现实影像,全方位展现彝族美术的创作过程
美术的创作,不仅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更主要的是动手去做。传统影像的传播,只停留在通过图像记载,让受众看到一幅画或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而后欣赏到成品的美丽与价值,但是对于真正的细节,以及创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却是模棱两可,这是因为缺少动手演练的过程。而虚拟现实影像则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点,它通过多角度的三维真实视角,360°无遗漏地展现和观察创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更为重要的是,与虚拟现实影像相配套的触觉传感系统,可以让观众和学习者真正意义上进行现场模拟制作,它解决了材料、地域和时间的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零距离”教学。
(三)结合虚拟现实影像,深层次诠释彝族美术的审美理念
民族艺术中所包含的审美理念,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外观和色彩上,更体现在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演变过程中。而若是一味地将民族艺术作品以罗列加解说的古板模式进行传递,人们可接受的范围将受到严重制约。然而,虚拟现实影像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将彝族美术产生的历史进行画面重构,将那些难以再现的历史场景,通过虚拟再呈现、再塑造,让受众身临其境去感受彝族美术产生的精神所在,同时,可以将彝族的生活环境、民族风俗、传统节日、娱乐活动编排当中,让观众切实参与到彝族生活,成为一名“彝族人”,亲自感受到彝族文化的辉煌与美丽。
结语
目前,虚拟现实影像虽然已得到市场的认可,但仍处于初级探索和完善阶段,许多的技术和应用存在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在传感方面还有很大的前进空间。有专家曾指出,虚拟现实影像系统,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将重点提升各项技术指标,真正打造成集视觉、听觉、触觉乃至嗅觉等感官为一体的新型技术方式,创造“二次元”生活模式。作为生活中的艺术文化,将成为虚拟现实影像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各类艺术真品将实现完美重塑,使得观众能够真实感受作品的触感与美感。而对于彝族美术的传播和传承,注定会打破地域、文化、家族的限制,实现改革性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小强.虚拟现实技术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2]陶仁机.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J].电子计算机,2000.
[3]李艳.彝族美术文化的初步探索[J].文史博览,2008.
[4]姚喜双.彝族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