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7-11-06 03:26万玉清
当代医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创伤性二聚体围术

万玉清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的护理干预分析

万玉清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目的 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74例。将74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入院当天、手术当天,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h、术后3 d,两组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老年患者;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前期;护理

深静脉血栓是常见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血液不正常凝集于深静脉腔内,阻塞血管空腔,影响静脉回流而引发的。该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栓子脱落,栓塞心、脑、肺等器官,危害较大。本研究为深入探讨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的效果,回顾性分析了74例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术期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74例。将74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0.8±5.9)岁;骨折类型:15例为粗隆间骨折,8例为股骨干骨折,7例为股骨颈骨折,7例为胫腓骨骨折。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1.2±5.5)岁;骨折类型:16例为粗隆间骨折,9例为股骨干骨折,6例为股骨颈骨折,6例为胫腓骨骨折。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安抚患者情绪、准备好手术物品、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包括以下内容。

(1)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及凝血功能;叮嘱患者戒烟酒,食用高维生素、低胆固醇、低脂的食物;指导其多饮水,以免大便干燥,引发便秘;且排便用力时,会增加腹压,给下肢静脉回流带来不利影响。

(2)术后协助患者抬高双下肢,确保较心脏平面略高,避免在小腿下垫枕头,防止影响深静脉血液回流;麻醉清醒后,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等,指导其进行适量被动活动,以促使血液循环,实现静脉回流。针对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观察引流情况。一旦引流液较少,且患者出现局部肿胀感,需考虑深静脉血栓,立即处理。密切观察静脉充盈情况及皮肤色泽、温度等。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观察两组入院当天、手术当天、术后6 h、术后3 d D-二聚体水平变化,主要是采集静脉血,以SST-2型多功能免疫检测仪、CA1500全自动血栓/止血分析仪,通过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两组D-二聚体水平;②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③两组护理满意度以自制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情况越好[1]。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水平对比 入院当天、手术当天,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h、术后3 d,两组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水平的对比(s,µg/L)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水平的对比(s,µg/L)

P值1.000 1.000 0.001 0.000时间入院当天手术当天术后6 h术后3 d研究组(n=37)1.1±0.2 1.2±0.2 1.4±0.4 1.4±0.3对照组(n=37)1.1±0.1 1.2±0.3 1.7±0.4 1.7±0.2 t值0.000 0.000 3.354 5.262

2.2 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研究组、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7%(1/37)、16.2%(6/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47)。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6±5.2)分、(80.6±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25,P=0.000)。

3 讨论

创伤性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老年人为多发人群[2]。当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但术后深静脉血栓引起人们高度关注[3]。导致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较多,包括长期卧床、手术创伤、应激、制动等。有研究认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患病率较高,约为53.8%,考虑与左髂静脉解剖结构较为特殊有关[4]。

有研究发现,创伤骨折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时期是骨折后第2周或术后1周内[5]。还有研究发现,创伤骨折患者静脉血栓发生于术后第1天的患者占50%,发生于术后第2天的患者占3%,需加强创伤骨折患者早期干预[6]。本研究对研究组实施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强调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高危因素等,并准确评估患者发生风险,确定高危人群。还重视选择恰当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预防措施,包括体位、保护静脉、观察病情等,实现护理干预的个体性。术后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被动活动及主动活动,以促使静脉回流,使得瘀滞的血流逐步回流到大静脉处,对静脉血栓的形成诱因进行控制。

本研究中,入院当天、手术当天,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h、术后3 d,两组D-二聚体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7]。经由对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水平进行动态监测,能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有效对抗患者凝血功能,控制血栓形成。本研究中,研究组、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7%、16.2%,且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上所述,深静脉血栓早期预防护理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1] 谭艳庆.下肢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6):162-163.

[2] 姚坤,李敏,唐雨雪.创伤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139-140.

[3] 谭连香.创伤性骨折合并多发性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7):89-90.

[4] 吴贵玲,彭颖皓,邱晓霞,等.老年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D-二聚体监测下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2):1831-1833.

[5] 桂蕾,黄燕,田晓丽.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动态监测D-二聚体对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9):1399-1401.

[6] 张芳,马戈东,郑晓静,等.中西医结合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8):49-50.

[7] 高丽艳,王景成,刘文英.护理干预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3):2607-260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86

猜你喜欢
创伤性二聚体围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