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秋红,林琳,罗惠琴,庄华,初晓芳,李艳霞,于玲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放散式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姜秋红,林琳,罗惠琴,庄华,初晓芳,李艳霞,于玲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目的 探讨放散式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205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 101例。采用焦虑与抑郁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评估。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对焦虑抑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散式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患者家属对焦虑抑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护患信任度明显提高。
肿瘤;焦虑;抑郁;放散式;心理护理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因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心身疾病,不良情绪常是引起恶性肿瘤的重要因素,不良情绪可以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处于劣性刺激导致的抑郁状态及过分的悲哀是癌症的前兆[1]。癌症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躯体与精神压力,尤其癌症患者的抑郁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恢复有极大的危害,心理因素通过改变机体免疫系统活动来影响癌症的发生及发展,心理困扰更可以增加癌症患者的病死率[2-3]。通过查阅文献的数量可以说明护理人员已经越来越重视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但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研究方法亟待提高:如前瞻性研究数量较少,实验性研究的科学性不强,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研究缺乏创新性等,这是阻碍我国心理护理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4]。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本院对205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散式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调查2014年4月~2015年10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系的2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1例,实验组男51例,女53例;年龄18~7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4例,初中及高中56例,大专及以上24例;已婚97例,未婚7例。对照组男51例,女50例;年龄18~70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初中及高中58例,大专及以上22例;已婚96例,未婚5例。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②年龄≥18岁;③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①无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②无精神疾病史及精神疾患阳性家族;③没有严重视听障碍。入组4个月时,实验组有4例患者因为工作原因退出研究,入组5个月时有1例患者因为疾病原因退出研究;对照组在入组3个月时,有3例患者由于工作原因退出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所应用的量表 焦虑与抑郁相关知识调查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
(1)本院心理门诊辅助设计焦虑与抑郁相关知识调查问卷。
(2)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为评估焦虑症状的自评量表,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可以通过治疗前后总分的变化来分析自评者焦虑的变化情况。在国内外使用广泛,评定时间跨度为1周。
(3)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5]:SDS由William W.K.Zung于1965年编制,为自评量表,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特别适合于综合性医院,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评定时间跨度为一周。
(4)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冈谷惠子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中文版经过日中翻译和回译后,再由专家评定、预调查修改而成。共41项,内容包含信任概念的五个方向,其中正性项目31个,负性项目10个(标下划线者),评分有4个等级:1分=不同意,2分=部分同意,3分=基本同意,4分=完全同意。负性项目反序计分,如得1分记4分,得4分记1分。各项目累加即得量表总分,得分越高表明信任度越高。总分从41分(信任度最低)至164分(信任度最高)。
1.2.2 护理干预方法 将205名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放散式的心理护理。
(1)在肿瘤科系遴选临床经验丰富(工作5年以上)、专业素质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善于沟通的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方法的系统培训。
(2)由大连市中心医院心理门诊的心理专家给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心理知识培训,每周培训1次。
(3)由经过心理门诊培训的护士对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干预。①首先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入院宣教。护士在宣教时要注重运用心理护理的技巧,以热情、理解、有爱心的态度,与患者交谈,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点观察患者如癌症晚期患者、既往有自杀史者、伴有慢性病的孤寡老人、家中最近有重大生活事件发生者等。②责任护士给患者和家属发放有关《肿瘤患者心理健康手册》——由大连市心理门诊专家编写,并仔细讲解其中的内容。③科室走廊每日应用播放软件循环播放健康心理相关知识的PPT,让患者和家属对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有所了解,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的知晓率。④护士做好家属宣教,经常与家属沟通交流,让家属多关注患者,健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护士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多沟通,如实表达内心需求。⑤教会患者如何在住院期间调整好情绪。A.首先要有积极的态度,如劝慰患者生病是有时间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适当的身体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或做一些活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获得成就感,使心情更愉悦。B.要积极表达情绪:向家人、朋友、同学、同事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要学会求助。积极进行自我暗示,患者家属每天也应该给与患者积极良性的暗示。C.放松是缓解情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通过音乐放松心情,选择舒缓的音乐,每天可听半个小时。呼吸放松法,控制呼吸是一种很简单、实用的放松方法。均匀、缓慢,保持一定节律的全肺呼吸。积极想象放松法,可聚精会神地想象一些令人放松的场景。
(4)护士通过对患者家属的宣教,让其对焦虑、抑郁情感障碍进行有效识别,尤其是夜晚,科室值班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家属发现患者心理有抑郁情绪时及时与护士沟通,护士及时给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与医生沟通,调整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方案,警惕发生意外。
(5)护士对患者住院期间心理、情绪变化进行动态评估,发生如下情况时应引起医护人员和家属的重视:患者有持续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严重的自责和悲观失望等;患者可通过暗示和开玩笑的方式可透露出有自杀的意图;患者不愿与别人交流,经常独自一人徘徊;患者可向亲友流露出眷恋之情,或者突然有向亲友告别之意;患者向家属详细交代其过世后一些事情的处理等。护士要及时、准确的甄别出需要进行重点心理干预的对象,使后续心理护理的干预具有针对性。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心理护理方法。为了防止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互相影响,安排两组患者在不同病房。
1.3 资料收集
1.3.1 取得患者的配合并顺利完成量表的填写 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保证收集的资料不会对外泄露,向入选对象介绍本研究的目的和过程,保证研究不会影响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工作,取得患者的同意与配合。由经过心理门诊培训的护理人员按统一的指导语请入选患者填写一般资料及患者和家属对心理干预前和心理干预后焦虑与抑郁相关知识调查问卷、SAS量表、SDS量表及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
1.3.2 质量控制
(1)对问卷调查者均为患者的责任护士,都曾在心理门诊经过统一心理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护理临床应用、心理危机干预的技术、护患关系与沟通技巧、护士职业压力的心理防护、焦虑和抑郁情感障碍相关知识、心理沙盘治疗方法、相关量表及量表的适用对象、量表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共计24个学时。
(2)在患者自评前,让其了解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个问题的涵义,然后做出独立的、不受他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如果患者独立完成问卷存在困难,则由责任护士逐条给予解释,让患者独立做出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s)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aP<0.05
项目SAS评分SDS评分P值0.006 0.000实验组(n=99)干预前47.79±8.68 46.58±10.64干预后41.6±5.39a 42.3±6.55a对照组(n=98)干预前46.88±8.03 47.46±9.29干预后45.24±7.40 45.56±9.46 t值2.77 3.9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轻度、中度、重度焦虑例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轻度、中度、重度焦虑例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程度的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anxiety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程度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轻度、中度、重度抑郁例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轻度、中度、重度抑郁例数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程度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depres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比较 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冈谷慧子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比较无差异,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比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Okatani Keyco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trust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s)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评分比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Okatani Keyco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trust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s,scores)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评分相比,aP<0.05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P值0.00 0.00例数99 98干预前112.34±8.00 113.74±7.68干预后132.97±7.04a 124.60±5.70 t值30.030 20.208
2.5 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 实验组干预后患者家属抑郁焦虑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患者家属抑郁焦虑相关知识知晓率无明显改善,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患者家属对焦虑抑郁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比较[n(%)]Table 5 Comparis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knowledge among family member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n(%)]
肿瘤的发生是内因、外因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各种社会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关系。其中焦虑和抑郁情感障碍是较为常见的精神损伤,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6]。通过我国肿瘤心理护理相关资料的回顾与分析可知: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已经开始重视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临床护士在掌握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知识还很薄弱,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一种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心理护理模式等。据估计,中国人的总自杀率约为23/100 000,自杀是中国第5位重要的死亡原因。卫生部报告每年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精神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7]。目前综合医院中隐匿的抑郁症患者的安全问题更应引起高度关注,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抑郁症患者的危机干预、自杀防范应。由于临床夜班值班者较少且大多为年轻护士,因此提高一线夜班护士的心理观察与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时、准确的甄别出临床中需要进行重点干预的对象。与此同时,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患者家属的宣教,提高患者家属对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的知晓率,配合医护人员尤其是夜班值班人员做好患者安全工作。
本研究显示大部分肿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感障碍,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SAS、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的SAS、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患者心理问题有所减轻,情绪有所改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干预前肿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感障碍分别为37.4%、43.5%,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感障碍分别为13.2%、12.1%,通过心理护理后,肿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感障碍有明显的减轻。
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消除内心对疾病未知的恐惧。通过护士的宣教和帮助可以让患者自主的调节住院期间的情绪,学会放松心情,学会向家属、朋友倾诉情感,以积极地心态和行动来接受治疗。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得到了完善,患者家属学会如何去照顾患者、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发现情绪低落或不稳定,要及时的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联系医生调整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的方案。通过护士的宣教,患者家属对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的知晓率由原来的34.3%提高到89.6%(P<0.05)。同时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给予的帮助与关爱,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了护患信任度,也让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加倍,加快了疾病的恢复。
[1] Hamer M,Chida Y,Molloy GJ.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callogr mortality[J].J Psyehosom Res,2009,66(3):255-258.
[2] Garssen B.Psycho-onrology and cancer Linking psychosocialfactorswith cancerdeveIopment[J].Ann oncol,2002,13(suppl4):171-175.
[3] Tones LW,Coumeya KS,Vallance AJK,et a1.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s in multiple myeloma callcer survivors:at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Cancer Nurs,2006,29(3):167-168.
[4] 汪苗,王维利.肿瘤心理护理文献的回顾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3):3524-3526.
[5] 汪向东.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27-130.
[6] Song P,Wu Q,Huang Y.MuhidiscipIinary temn and team oncology medicin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J].Biosci Trends,2010,4(4):151-160.
[7] 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640.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us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cancer patients
Jiang Qiu-hong,Lin Lin,Luo Hui-qin,Zhuang Hua,Chu Xiao-fang,Li Yan-xia,Yu Ling
(Dalian Central Hospital,Dalian,Liaoning,116033,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diffuse type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tumour patients.Methods The number of 205 tumou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104 cases,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101 cases.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knowledge questionnaire,Okatani Keyco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trust scale,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were used for evaluation.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SAS and SD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cance(P<0.05).The awareness rat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knowledge was improved in the patients'families(P<0.05).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trust degree of Okatani Keyco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diffuse typ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tumour patients.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family member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knowledge.Nurses and patients'confidenc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umour;Anxiety;Depression;The diffuse type;Psychological nursing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