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纲,张书凤
(1.江苏理工学院 商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1;2.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其调控
王全纲1,张书凤2
(1.江苏理工学院 商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1;2.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在对人才资本与经济系统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同时,在分析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思路、调控内容和调控机制的基础上,从目标调控、规划调控、政策调控三个方面提出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对策。
人才资本;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调控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学术角度来看,国内学者对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从四个角度展开。一是人才资本投资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角度。如谢升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4];付岗等运用协同学的方法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型[5]。二是人才资本存量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维度。如程芳认为只有在关注人才资本的数量的情况下,提高人才资本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取得人才资本与经济的协调发展[6];李兴江、陈开军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人才资本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7]。三是从异质性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角度。如马为超认为异质性人力资本具有巨大的对GDP和经济的增长推导作用,经济的增长却会反作用与异质性人力资本的增加[8];高素英等对人力资本进行了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划分基础上,运用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分析了一般人才、高层次人才与河北省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动态响应关系[9]。四是从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角度。如刘海英等通过基尼系数对收入差距进行衡量,实证得出“均化”水平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明显作用[10];李福柱和周立群认为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是人力资本结构不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必要考虑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11]。
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但对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阐述和对其调控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基于此,本文从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人才资本系统是由人才资本投资与开发、人才资本配置使用、人才资本价值创造、人才资本价值实现等诸要素构成有机整体。人才资本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1)整体性。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人才资本是各个类型人才拥有的资本形成的集合,二是指人才资本系统是人才资本总量、质量、速度和结构的统一。三是指人才资本系统包含人才资本的形成、使用、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全过程。(2)多样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才资本系统具有多层次的结构性,既包含初级人才资本、也包括中级人才资本和高级人才资本。二是指人才资本的形成方式、人才资本的使用方式、人才资本的价值创造方式和人才资本的价值实现方式具有多种方式。(3)开放性。开放性是指人才资本系统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等存在资源、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一方面,人才资本系统对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对人才资本系统也具有促进作用。(4)动态性。动态性是指人才资本系统处在不断动态变化和发展之中。主要是人才资本系统的功能、结构和目的在不断变化,从而表现出以相对稳定状态从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进行转移。
人才资本系统的存在状态可以用总量、质量、速度和结构四个基本变量来描述。人才资本总量是反映人才资本存量的变量,人才资本质量是反映人才资本发展水平的变量,人才资本速度是反映人才资本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的变量,人才资本结构是反映各属性人才资本占人才资本总量的比例及其相关关系的变量,包括人才资本的层次结构、人才资本的产业结构等。人才资本系统的功能是由人才资本的总量、质量、速度和结构共同决定的。
经济的概念有多种,简单地可以概括为经济是一个利用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分配的复杂组织系统[12]。经济系统的概念虽然得到经常的使用,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系统科学对经济系统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经济元及其之间的经济关系构成的整体[13]。
经济系统的特征表现为:(1)能动性。人是经济系统的资源要素,也是系统存在与发展的目的所在。由于人的控制能力,经济系统可以朝着人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表现出是一个能动的系统。(2)随机性。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自然环境、人为决策因素的影响,随机性较强,表现出是一个多变化、非稳定的复杂系统。(3)多元性。经济系统的目标是为人类各种需要的满足而进行生产活动。由于人类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目标的多元性。(4)开放性。经济系统必须与人才系统、科技系统、教育系统进行资源、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自身系统进行发展的同时不断地与相关系统形成复杂系统使向更高级的系统发展。
经济系统存在与发展的状态可以用规模、质量、结构、速度等变量来描述:(1)规模。经济系统发展规模可以用数量来衡量,通常用固定资产投入量、年末固定资产价值等从投入方面衡量,用国民总收入、年国民生产总值等从产出方面衡量。但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既能对全部经济部分进行包含,也能对经济发展较为全面反映的数量指标。(2)质量。经济系统发展质量可以用经济发展水平程度来衡量,可以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3)结构。经济系统发展结构虽然有着不同角度的描述,但三次产业划分法的产业结构最能从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产业内部企业组织的构成形态进行描述。因此,我们可以用产业结构来表示经济结构的主要部分。(4)速度。经济系统发展速度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长的快慢,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
人才资本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系统(如图1)。
(1)人才资本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人才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同一般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一样是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但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知识的运用、技术的进步、管理的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人才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所表现出的创新性,使得人才资本相对于一般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投入要素可以创造出超出自身价值许多倍的收益,且由于其开发与利用是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完成的,人才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生产要素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2)人才资本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才资本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可以大大提高人才的自身素质,进而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说,在科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才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从科技发展初期的开发创意,到科技发展中期的技术创新,再到科技发展后期的改革创新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率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物质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投入比例,从而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图1 人才资本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关系
(3)人才资本可以提高物质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益。人才资本有着明显的资源配置效益,从两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人才资本的资源配置效益可以体现为提高经济效率。人才资本的作用可以将物质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在经济生产中进行重新配置组合,有效地促进要素功能的发挥,提升经济效率。另一方面,人才资本的资源配置效益可以体现为创新的实现。创新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无论是新产品、新市场开发,还是新技术、新工艺引进,甚至是新组织形式运用,人才资本自身在起主要作用的同时通过对物质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的配置推进创新的实现,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4)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才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家或地区产业转换的效率与效果。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结构人才资本供给充足、存量较大,那么将可以为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与保障。一方面,人才资本的层次结构调整能够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高层次的人才资本数量越多,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就越快。另外一方面,人才资本的投资结构调整能够对人才资本的专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起到重要影响,进而能够促进产业结构朝预期的方向调整。
(1)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本投资起到主要支撑作用,促进人才资本总量提高。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对教育投资的扩大。教育投资是人才资本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教育投资的增加将会带来各级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和质量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从而带来各层次人才规模的扩大,从而促进人才资本总量的提升。
(2)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人才资本质量。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质量的提高,其对人才需求的刺激有助于提高人才资本投资的需求,进而提高人才资本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经济发展主要是建立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基础上,人才成为第一资源,对人才增加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正是人才资本水平提升,从而有助于提高人才资本质量。
(3)经济发展有助于人才资本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其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及人口结构的优化,对人才资本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未来的需求和目标导向,必将引起人才资本结构随之变化。因此,经济发展是人才资本结构的优化的重要前提和动因。
(1)总量协调。总量协调是人才资本总量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协调,即指人才资本总量与经济总量之间相互合作、配合得当、均衡发展。通过人才资本总量与经济总量子系统的协调,以促进人才资本和经济总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也使人才资本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朝着协调状态不断演进。
(2)质量协调。质量协调是人才资本质量与经济质量之间的协调。即指人才资本质量与经济质量之间相互合作、配合得当、均衡发展。通过人才资本质量与经济质量子系统的协调,以促进人才资本和经济总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也使人才资本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朝着协调状态不断演进。
(3)结构协调。结构协调是人才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协调。即指人才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相互合作、配合得当、均衡发展。通过人才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子系统的协调,以促进人才资本和经济总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也使人才资本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朝着协调状态不断演进。
(4)速度协调。速度协调是人才资本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协调。即指人才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相互合作、配合得当、均衡发展。通过人才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子系统的协调,以促进人才资本和经济总系统发展目标的实现,也使人才资本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朝着协调状态不断演进。
人才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本,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经济发展为人才资本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政策与制度支撑。因此人才资本与经济之间存在协调作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本的作用,而人才资本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认为是人才资本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作用,配合得当,共同发展的过程。
人才资本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才资本的价值创造和经济总量的提升要通过人才资本与一定的经济实体结合,与物质资本配合使用才能实现;另一方面是人才资本的价值增值与价值实现和经济质量的提升要通过人才资本在经济实体中不断使用和经济系统对人才资本的不断投资过程中得到实现。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如下:1.嵌入性。人才资本本身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投入要素,从属于经济系统的一部分,即人才资本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具有较强的嵌入性。2.关联性。随着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度越来越高,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才资本的发展。而人才资本的发展所需的投资直接来源于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依赖也越来越高。3.动态性。人才资本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是动态协调发展的过程。人才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本的数量和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适应性。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第一要求人才资本的数量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第二要求人才资本的结构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第三要求人才资本的发展速度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求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本的投资需求相适应,另一方面要求经济产业结构要与人才资本的结构发展需求相互适应。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调控是政府部门运用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规划、政策、制度,对经济系统和人才资本系统进行干预、调整和控制,以保证经济系统和人才资本系统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的管理手段。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调控的目标:确保人才资本总量与经济总量的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确保人才资本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互协调;确保人才资本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相互协调;确保人才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相互协调。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调控的思路框架(见图2):按照总量均衡、质量提升、速度协调、结构合理的要求,在人才资本与经济发展中保持供给与需求的总量基本均衡,注重人才资本质量的提升,确保人才资本发展所需的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经费、政策与制度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协调人才资本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促进人才资本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
(1)总量调控。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总量调控是指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总量相互需求和供给,以促进人才资本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根据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本以及一般人力资本的需求,合理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以及一般人力资本的供给总量;根据人才资本以及一般人力资本对科技经费和财政教育经费的需求,合理调节和控制科技经费和财政教育经费的供给总量;根据科技经费和财政教育经费对GDP的需求,合理调节和控制科技经费和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
(2)质量调控。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质量调控是指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质量相互需求和供给,以促进人才资本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根据人均GDP对平均人才资本的需求,合理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的供给;根据人均GDP对平均一般人力资本的需求,合理调节和控制一般人力资本的供给。
农村饮水安全自动化监控技术研究及应用前景分析……………………………………………… 胡 孟,李晓琴(8.66)
(3)速度调控。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速度调控是指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速度,以促进人才资本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根据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发展速度的需求,适当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发展的速度;根据人才资本和一般人力资本发展速度对科技经费和财政教育经费发展速度的需求,适当调节和控制科技经费和财政教育经费发展速度。
(4)结构调控。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结构调控是指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结构,以促进人才资本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内容包括,根据人均GDP对高层次人才资本比重需求,适当调节和控制高层次人才资本的供给;根据经济发展对人才资本占人力资本总量比重的需求,适当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占人力资本总量的比重;根据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人才资本的产业结构。
图2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体系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调控机制是指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和经济系统发展的过程中衍生的动力,传导结构以及动作方式与途径(来自市场内部的调解活动和来自政府管理活动)所包含的原理。主要包括供需调控机制、规划调控机制和政策与制度调控机制:(1)供需调控机制。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供需调控机制是调节和控制人才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矛盾,使之趋于均衡的机制。(2)规划调控机制。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调控机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按照预先确定经济发展目标,运用人才规划、科技规划、教育规划等各类规划调节人才资本的形成过程。(3)政策调控机制。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调控机制是政府依据经济发展的需求,通过政策调节手段的运用,对人才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为经济运行提供优良的人才资本支撑,以促使经济在人才资本智力保证下得以正常发展的过程。
1.明确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目标。要做好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首先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二者的相互需求分析,明确协调发展过程的调控目标,从而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总量、质量、速度和结构,完成调控任务,促进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
2.建立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引导体系。在促进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引导体系。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引导体系包括:经济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以及教育发展规划等。
(1)经济发展规划是统筹安排和指导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经济建设工作的指导性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在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引导体系中起着统领作用,其对经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科技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等有着明确的规划目标,是人才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以及教育发展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2)人才发展规划是统筹安排和指导全国或某一地区人才发展的指导性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在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引导体系中起着核心作用,人才发展规划要能体现经济发展对人才总量、人才素质、人才速度和人才结构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科技发展规划是统筹安排和指导全国或某一地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指导性规划。教育发展规划是统筹安排和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指导性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在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引导体系中起着支撑作用。人才发展所需的科技和教育经费、科技和教育政策与制度需要在科技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中得到体现。
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四个规划共同构成了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引导体系。在建立这一体系中重要的是要做到协调管理,以经济发展规划为统领,以人才发展规划为核心,以科技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3.优化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与制度。
(1)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科技政策的优化。科技政策是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确定科技事业发展方向和完成科技任务所制定的基本行动准则,也是战略和策略原则在整个科技事业中运用。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科技政策优化主要指在制定科技政策时要注重处理好科技与人才、经济的相互关系,促进它们的协调发展。
A.科技政策要保证科技经费投入力度,为科技、人才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科技政策应该按照经济发展规划中的要求,保证稳步提高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继续增加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重点科研院所装备费、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投入,为科技、人才和经济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B.科技政策要统筹安排各项政策资金需求,引导科技、人才和经济协调发展。如切实保障重大专项实施,对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专项资金给予支持;支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人才资本投入给予重点资助等。
C.科技政策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激励力度,促进科技、人才和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引导,科技创新的保证是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政府性科研项目经费在保证科研硬件投入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用于人才成本支出的比例;对在科教强国主战略实施中有重大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由政府奖励基金给予奖励;加强企业对技术骨干进行期股、期权激励的实施等。
(2)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教育政策的优化。教育政策是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为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教育政策优化是在制定科技政策时要注重处理好教育与人才、经济的相互关系,促进它们的协调发展。
A.教育政策要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为教育、人才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教育投入是基础性、战略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是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从法定增长要求目标出发,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比例不断提高;要对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进行调动,支持社会资源多方位进入教育领域,不断拓宽教育投入的渠道。
B.教育政策要统筹安排各类教育经费投入,引导教育、人才和经济协调发展。教育政策要通过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引导各类教育的有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尤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整经费支持政策,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C.教育政策要不断完善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人才和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素质的提升,人才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教育。通过教育政策的优化,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3)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人才政策的优化。人才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人才发展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关于人才的行动准则。人才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人才政策优化是在制定人才政策时,着重于对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与人才发展的相互关系的优化调整,努力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
A.人才政策要促进人才资本优先投资。对人才发展的投入,各级政府要从政策方面予以保证。可以通过改善要素投入结构,加大教育、科技支出的增长,也可以调整财政税收政策,促进用人单位对职工培训的加强,引导个人投资自身人才资本的提升。
B.人才政策要引导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是人才资本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鼓励产业部门和企业把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在实践中培训、提高人才适应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结构优化的需要,大力优化教育办学层次与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层次。
C.人才政策要鼓励吸引人才方式的创新。人才引进的方式需要进一步的创新,可以从人才政策体系方面进行吸引人才方式体系创新,也可以从人才制度方面进行吸引人才方式制度创新,更可以从人才机制方面进行吸引人才方式机制创新,以实现人才集聚的目的。
D.人才政策要强化人才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的政策制度,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引导建立人才需求与引进的动态匹配机制,保障人才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顺利实现。
E.人才政策要注重人才分配激励。各类人才的工资收入水平要有政策保障得到合理确定。探索和建立立体化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和鼓励人才资本作为收入分配方式,以促使各类人才创新潜力的更大发挥,促进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快实现。
[1]SOLOW.ROBERT.Tech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12-320.
[2]桂昭明.人才资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版.2014.
[3]桂昭明.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理论研究[J].中国人才,2009,12:6-10.
[4]谢升峰.人力资本投资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92-96.
[5]付岗,张黎,鲁超,韩雪.河北省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59-62.
[6]程芳.中国人才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2.
[7]李兴江,陈开军.人才资本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西北地区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5.
[8]马为超.异质性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06:162-163.
[9]高素英,赵曙明,王雅洁.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动态相关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1:84-90.
[11]李福柱,周立群.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结构研究——以东、中、西部地区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08,6:59-61.
[12]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伍晓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西奥多·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C93
A
1002-3240(2017)07-0100-07
2017-05-20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人才发展)课题(15SRB-2);江苏理工学院社科基金项目(KYY15522);江苏大学高级人才专项资助项目(1281160009)
王全纲(1971-),江苏句容人,博士,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学;张书凤(1979-),江苏泰兴人,博士,江苏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学。
[责任编校:黄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