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农业: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新趋势

2017-11-06 09:00
民主与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都市融合农业

文 翁 鸣

都市型农业: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新趋势

文 翁 鸣

都市型农业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农产品原料供应,而是需要满足大都市的多方面要求:改善大都市的生态环境,缓解人口压力,发挥休闲旅游的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城市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大城市的人口不断膨胀,以及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超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的消费需求更是显示新的趋势,客观上要求原来的城郊型农业升级转型至都市型农业,这已成为大都市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一、大城市发展催生都市型农业

都市型农业伴随着大都市发展而生成,并为大都市提供更加适合的供给服务。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超过10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已有13个,除去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城市,还有9个超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它们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成都市、天津市、广州市、哈尔滨市、苏州市、深圳市、石家庄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人口结构变化的一个特征,是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的人群比重不断上升,随之带来的是恩格尔系数的大幅下降,以及新的消费需求的不断产生,这要求农业供给不断适应农业需求的变化,即大城市发展促生了都市型农业。

都市农业不同于传统的城郊型农业。都市型农业是指产生于现代大都市及其城市化地区,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多种需求为主要目标,并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类型。与都市型农业相比,城郊型农业是指产生于城市周边地区,从一般农区中分化而成,以生产本地城市需要的鲜活农产品为目的和特征的农业生产类型。需要强调的是,都市型农业是在城郊型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取决于大都市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都市型农业是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和结果。

我国经济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已成为全球的知名大都市,无论是人口规模、收入水平,还是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与日本东京等国外大都市相比,我国大都市的供给能力还不能全面满足消费需求,需要改进包括农业供给在内的供给能力和服务,实现大都市消费需求与供给之间更高程度的新平衡。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二、都市型农业的主要特征

都市型农业是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多种需求为主要目标,其主要特征与城郊型农业有显著的不同。

(一)主要特征

1.生成背景。都市型农业是在市场经济和都市现代化发展至相当程度,为满足现代都市生活的多层次和多方面需要的多功能农业。

2.生长起点。都市型农业的生长起点是城郊型农业,即从城郊型农业发展和转化而来,都市型农业的基础是城郊型农业。

3.生产区域。都市型农业生产区域位于现代大都市及其城市化地区,有时与城市连成一体,都市农业生产区域的边界并不明显。

4.产出形态。都市型农业不仅生产以实物形态的鲜活农产品,而且还具有多种形态的产出品,包括提供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调节生活节奏的旅游服务等。

5.产业布局。都市型农业不仅要满足城市人群的食品消费需求,而且要满足都市其他方面的要求,例如,因公共卫生和疫病防控要求而严格控制禽类养殖。

6.产业结构。都市型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征,既有传统的第一产业结构,又有第一、二产业融合结构,还有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结构;既有纵向产业融合的特点,又有横向产业融合的特点。

7.市场融合度。相对于城郊型农业,都市型农业具有多方面与城市需求相融合,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农业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

(二)主要差异

城郊型农业与都市型农业特征对比,这两种类型农业存在着本质差异,了解和认识这些不同,有助于对都市农业本质的把握。

1.生成背景不同。相对于城郊型农业,都市型农业生成于市场经济和都市现代化发展至较高的环境下,两者生成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条件是有显著区别的。

2.生长起点不同。城郊型农业的起点是传统农区农业,而都市型农业的起点是城郊型农业,由此可见,城郊型农业是都市型农业的基础。

3.生产区域不同。城郊型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城区以外的郊区农村,具有明显的城乡之间边界,而都市型农业的生产区域是在城市之中。例如,花园式城市就是典型的都市型农业。

4.产出形态不同。城郊型农业的主要产出品是食物形态,都市型农业的产出品不仅有食品,而且涵盖提供生态环保、文化教育、乡村旅游、历史遗迹等多种形态的公共产品。

5.产业布局不同。城郊型农业的产业布局,主要是根据城市消费人群的食品需求而确定;都市型农业则要考虑大都市的多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农业产业布局。

6.产业结构不同。都市型农业的产业结构形式多于城郊型农业,更注重于多种产业之间融合,更关注于都市消费需求的变化,更注重将传统农产品转变为环保型日用消费品。

7.融合程度不同。城郊型农业与城市需求的融合程度较低,而都市型农业与城市需求的融合度较高,因为都市型农业反映了农业的多功能性,以满足现代都市的不同需求。

三、两种类型农业的理论基础

由于都市型农业是在城郊型农业的基础上生成,所以这两种类型农业具有一定的共同理论渊源。同时,都市型农业又具有独特的理论支撑,这是两者不同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城郊型农业的理论基础

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冯·屠能出版了《孤岛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农业区位理论的思想,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为了研究需要,屠能在德国梅克伦堡购置了特洛农场,详细地记录了十多年的农业数据。在构建其农业区位理论体系时,他采用了科学抽象法,设定了“孤立国”假想空间,得到了一种关于农业经营方式区位的理想模式。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随着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尽管屠能是在假想空间的条件下,提出了农业经营区位的理想模式,但是对后来的农业产业结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170多年前的欧洲,城市人口规模较小,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远不及现在,道路和通讯设施也远远落后于今天,在一定程度符合屠能的假想空间,所以他的理论为人们所认可、接受。

屠能不仅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而且为后人从事区域规划和农业开发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例如,上世纪90年代,在保鲜技术极其普通的情况下,上海郊区的农业布局,以城市中心区为圆心,以各类农产品保鲜活的难易程度与运输距离为半径参照系,围绕城市中心区,依次梯度分布,形成环状的蔬菜区、瓜果生产区、家禽和水产养殖区、粮油生产区等。上述情况说明了屠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这对于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型农业形成都具有相当的影响。

都市型农业需要新理论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大都市。大都市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改变了原有城郊型农业发展模式。一是城市规模极大地扩展,造成城郊土地租金上升,为抵消土地成本增长,原有的圈层向外延扩。二是由于受大都市的吸引,城郊农民从农村流失,造成劳动生产力降低,提高了农产品的成本。三是大都市消费市场巨大,周边农村逐渐凋敝,无力保障农产品供应,外来农产品成为主力。四是各种基础设施较完备,公路运输有很大改善,冷链技术逐步应用,保鲜技术进一步提高,互联网信息广泛应用。这些变化都表明,屠能设定的假想空间,已被现代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所取代。从城郊型农业转型为都市型农业,已成为部分超大型和特大型城市周边农业的发展趋势。

都市型农业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农产品原料供应,而是需要满足大都市的多方面要求。例如,为了改善大都市的生态环境,保证大都市人口的身体健康,都市型农业需要承担环境保护的功能。又如,大都市人口密度很高,住房成本也很高,都市农村可以承担缓解人口压力(主要是老年人)的功能。再如,大都市人们的工作节奏呈现高度紧张状态,这容易导致亚健康和致病隐患,都市型农业可以发挥休闲旅游的功能。

体现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以农业多功能性为主的相关理论。农业多功能理念源于日本“稻米文化”。传统的“稻米文化”是围绕稻米生产和收获形成的一系列庆典和活动。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学者将“稻米文化”演化成为农业的多重机能。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概念。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农作物以外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价值。一是环境保护功能。它包括农业景观和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具有水土保值、补充地下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防止沙漠化、减少空气和水污染等。二是社会调节功能。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向大都市流动,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同时,大都市周边农村人口密度较低,有助于城市老年人居住,缓解大都市人口拥挤的压力。三是文化教育功能。这是指农业具有形成和保持农村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功能。由于农村地区和农业生产与部分历史遗迹关联密切,农业对形成和保持特定的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历史文化和农业知识教育。四是休闲娱乐功能。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人们需要精神放松和娱乐休闲,农村田园风光是大自然赐予的产物,也是绿色、健康、开放、经济的生活调节方式。

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超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消费需求升级,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已成为大趋势。如何把握上述两种类型农业的转型条件,是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关键。

(一)消费需求升级是前提条件

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的前提,主要取决于超大型和特大型城市消费需求的重大变化,有学者指出,温饱型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对应的城郊型农业,小康型和现代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对应的才是都市型农业。具体来说,就是在这些大城市消费者中,高端消费者人数是否达到相当规模,他们的收入是否较高的水平,以及他们的消费欲望是否已经提升。以北京为例,2016年末常住人口2172.9万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530元,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275元。招商银行针对国内大型城市高收入群体调查发现,北京的高收入者比例最高,占城区总人口的8%。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标准。由此推断,我国大都市中较高收入人群的居民恩格尔系数不足20%。有关调查表明,在我国大都市高收入人群中,不少人已不满足现有消费品的供给,追求更高水准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显而易见,都市人群的消费需求升级是重要条件。

(二)规划布局调整是关键因素

即使大都市的消费升级具备了条件,城郊型农业也不会自动转变为都市型农业。只有将潜在的转型要求变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才能完成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都市型农业是在城郊型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是两者存在本质差异和格局不同。第一,城郊型农业的产业格局,是由里向外不同生产方式的层圈所组成,这符合屠能设想的理论。但是,都市型农业的产业格局,是由新的产业园区和生产企业所组成,它呈现出片状或块状。第二,都市型农业的特征之一,其城区与郊区的融合程度远大于城郊型农业,有时城区与郊区之间的区分不再显著。第三,城郊型农业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而都市型农业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较高,不仅有纵向产业链,而且还有不同产业之间的横向融合。第四,都市型农业的消费品中,以原料形式的饮食消费比重大幅下降,更多的是以其他农业多功能性展现的消费形式。因为存在上述差异,在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对原来农业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

(三)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抓手

在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环节。第一,郊区公路建设。通过道路建设,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密切城乡经济社会的内在联系。同时,降低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为农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第二,卫星城建设。大都市周边的卫星城建设,实施都市型农业规划和布局,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提供物质基础和空间节点。第三,产业园区建设。包括农产品深加工,不仅有传统的食品加工,更多的是向高端保健品和纯天然日用品转型,其重要特征是高科技含量大大提高,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农产品的用途,也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各大产业融合是主要措施

都市型农业的显著特征是配合大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大都市消费者的需求,即体现农业多功能性。其中,主要途径是加快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从产业融合来看,在保持传统食品加工的同时,更加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向高端保健品和纯天然日用品转型;在保持传统的“农家乐”旅游的同时,开发多种集历史、文化、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特别是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需要的主题园区;不仅要有深加工形式的纵向产业连接,还要有并存形式的横向产业融合,全面体现农业多种机能。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来看,城乡一体化发展整体考虑,更好地开发利用植物,形成植物生态保护的新产业,降低污染物保证空气质量,推进大都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秘书长)

猜你喜欢
大都市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Battle for Bohemia
《融合》
大都市
破次元
City of Dreams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