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纯洁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独特而又重要的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善于刻画女性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其作品体现了自觉而强烈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 婚姻 爱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8.167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奠定了简·奥斯丁在英国文学史的地位。简·奥斯丁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抒写了19世纪早期英国乡绅贵族的爱情和婚姻,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风俗。小说充满喜剧效果,妙趣横生却又讽刺深刻。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筆财产。”《傲慢与偏见》这段经典的开场白,以嘲弄式地口吻引出了小说的婚恋主题。班纳特太太总是为五个女儿的婚事忧虑焦急,物质化的婚姻观念促使她极力地想让女儿们获得衣食无忧的婚姻生活。
班纳特太太虚荣无知,举止俗不可耐。面对新搬来的富裕邻居彬格莱一家,她无比兴奋,经过她的撮合和挖空心思的安排,吉英最终嫁给了彬格莱先生。班纳特太太对女儿们婚恋的干涉和影响毋庸置疑。在班纳特太太看来,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天经地义,财富是婚姻的基础,她把婚姻看作是为女儿们谋取利益和追求享乐生活的手段。显然,班纳特太太的想法是扭曲的,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乡村中产阶级妇女的婚姻价值观。
正是这种财富至上的婚姻价值观,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聪慧且善解人意的大龄剩女夏洛特,在现实面前选择嫁给了愚蠢、低俗、阿谀奉承的柯林斯。夏洛特和柯林斯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处世之道,然而,在物质和意识两个层面上,夏洛特更加看重的是柯林斯不菲的身家和财产。“尽管结婚并不一定会叫人幸福,但总算给她自己安排了一个最可靠的储藏室。”可以想象,两人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婚姻会矛盾重重,毫无幸福可言。
《傲慢与偏见》是对金钱联姻的讽刺,但是理想的婚姻与现实生活之间总存在矛盾。简·奥斯丁明白这个道理,深谙世事。因此,她并不是一味地构建情感至上的爱情故事,而是对传统的“灰姑娘”童话模式的继承和运用。简·奥斯丁认为的完美婚姻应该是爱情与财富的结合,爱情比财富重要,财富又必不可少。就像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她具有许多宝贵的品质,聪明活泼,幽默机智,精神独立。“傲慢”的英俊贵族青年达西被伊丽莎白深深吸引。但不同于自己的母亲班纳特太太和好友夏洛特,伊丽莎白对爱情和婚姻有着自己的见解,她摈弃财富至上的联姻,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当夏洛特选择柯林斯,她表示强烈的反对。当达西最初向她求婚时,她严词拒绝。后来,通过突如其来的家庭危机真正理解了达西的品格,有情人才终成眷属。
19世纪初的英国,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即使是财产继承,女性的权益也受到法律约束。就像版纳特家的女儿们,虽然生长在富裕的家庭,也无权继承家族的不动产。因此,版纳特太太不得不为女儿们未来的生计做好长久打算。于是,能嫁给有钱的男人是一个既体面又快捷的途径。另外,19世纪初期的英国仍然是一个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国家,个人身份依附于家庭,婚姻大多会秉承门当户对的准则,女性试图寻求社会地位和家族阶层等同的婚配对象。这就不难理解班格纳太太对女儿们的婚事心急如焚,彬格莱姐妹讨好达西兄妹,夏洛特选择了柯林斯。
英国诗人W.H.奥登在长诗《致拜伦阁下的信》中这样俏皮地评说简·奥斯丁:“和她比,乔伊斯天真得像青草。/……一位英国中产阶级的老姑娘/描写铜子儿的爱情力量,/她讲得如此坦白如此清醒/社会的地基是金银。”简·奥斯丁终身未婚,她把个人的爱情和婚姻理想写入到故事里。从《傲慢与偏见》可以看出她面对爱情和婚姻的纠结。她渴望纯粹的爱情,却又不得不考虑到社会现实。于是,她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爱情世界,就像伊丽莎白和达西,简和宾利的结合,既有纯洁的爱情,又有丰厚的物质基础。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傲慢与偏见》把19世纪早期英国乡村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19世纪早期的英国仍然处于一个父权社会,简·奥斯丁塑造的女性形象是当时英国女性群体形象的缩影。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简·奥斯丁对女性的心理意识进行了深刻地挖掘,她在作品中关怀妇女、恋爱和婚姻问题,通过乡野家庭的日常生活描写,探讨人性的弱点。简·奥斯丁塑造的女性人物极具个性特征。伊丽莎白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简·奥斯丁对于女性独立精神的肯定。伊丽莎白自尊、追求平等、不卑不亢、拒绝金钱至上的婚姻,折射出19世纪早期女性意识的觉醒。简·奥斯丁希望女性的地位得到提高,获得男性更多的尊重,这种尊重不是基于美貌和财富,而是精神和品格。
可以说伊丽莎白是简·奥斯丁对完美女性形象的设想,这样的女性活得独立而精彩,想要的爱情可以脱离经济的依附,最终却凭借自己独特的魅力找到在精神和生活上都精准契合的人。
参考文献
[1]箫莎.描绘十九世纪初英社会现实——《傲慢与偏见》面世200年[N].光明日报,2013:02-18.
[2]吴卫华.试析《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J].外国文学研究,2000(3):96-100.
[3]王娟.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5):1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