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勋+瞿丽莉+张小锋
摘 要:某进口型汽轮机主油泵驱动轴发生断裂事故,从机组历史数据查起,经主油泵外观检查,解体检查,历史检修情况检查等步骤,分析认为引起机组跳闸原因为主油泵故障使出口油压下降,造成安全油压失去,机组跳闸;主油泵故障原因为主油泵驱动轴断裂;断裂原因为驱动轴断口部位无加工倒角,断裂部位发生在轴端和法兰R角处,在高速转动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成为薄弱部位,经过长期运行后材质疲劳出现裂纹,最终裂纹扩大造成断裂;针对此给出了整改建议。
关键词:汽轮机;主油泵;断裂;分析;建议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1.051
0 前言
对整个汽轮机系统而言,汽轮机的主油泵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主油泵的轴承一端由传动,让另一端转动。其轴承在汽轮机主油泵上主要功能:第一是能够提供给轴承一定的润滑;第二为让轴承能有时间进行冷却;第三发电机能够得到其密封用油;汽轮机主油泵的轴承出现失常的主要类型有腐蚀、漏脂、剥落和断裂[1],其中断裂对机组影响较大,所以专门研究断裂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预防方案很有必要。
1 系统及事件简介
某电厂配有国外进口的汽轮机,主油泵驱动装置由两根泵轴构成:空心轴(传动轴)与实心轴(驱动轴),材质为25Gr2MoV。实心轴一端与汽轮机转子用齿形联轴器连接,另一端与空心轴采用紧力配合,且与调速齿轮用4个销子,4个螺栓连接。空心轴上装有主油泵叶轮,且空心轴与主油泵推力盘为一体加工制作,调速齿轮套装在主油泵空心轴上,与空心轴采用紧力配合,并装有止动销。
事件发生前,机组负荷63.8MW,主蒸汽流量308t/h,工业抽汽流量75t/h,无任何操作,随后机组跳闸,首出原因为:“发电机主保护动作”。机组停机后从历史数据查看判断为主油泵故障导致油压低汽机跳闸,随后对主油泵进行了外观和解体检查。
2 历史数据检查
查阅汽机转速、挂闸油压等历史曲线,机组跳闸前1秒汽机转速下降至1046r/min,安全油压降低至1.03MPa,机组一次调频动作,查阅事故追忆记录,“挂闸油压失去”、“主汽门关闭信号”分别于事件前1s、事件发生时发出,事件发生时ETS系统首出“发电机主保护动作”机组跳闸,分析为“汽轮机安全油压丧失”条件满足,保护动作,联跳发电机(汽轮机联跳发电机大联锁逻辑为:“汽机主汽门关闭”或“挂闸油压失去”联跳发电机)。
3 主油泵外观检查
汽机投入盘车后,揭开前箱测速装置处上盖,发现测速齿轮无转动,手动旋转测速齿轮能自由转动;测速齿轮压盖及紧固螺栓紧固完好,无断裂、脱开现象,前箱内无异物。
揭开主油泵联轴器处上盖,检查主油泵驱动轴与汽轮机转子联轴器螺栓无松脱、断裂,外露驱动轴跟随汽轮机转子一同转动,根据现象初步判断为油泵叶轮、测速装置与油泵驱动轴脱开。
4 主油泵解体检查
(1)解体主油泵后检查发现,主油泵轴在一侧发生断裂,断成轴、轴头和法兰三件,见图1;
(2)主油泵驱动轴为整体加工,驱动受力端中空并有连接法兰盘,断裂处在驱动盘根部,断口处结构见图2,断口1和断口2见图3和图4,三件断裂样品的断面均不平整,为老旧疲劳断面;
(3)断裂部位发生在轴端和法兰R角处,R角处无明显倒角,见图3和图4;
(4)轴、轴头和法兰三件断裂样经便捷式定量光谱检测,成分基本相同[2,3],铬(Cr)含量1.65-1.97%,锰(Mn)含量0.46-0.51%,钼(Mo)含量0.28-0.30%,钒(V)含量0.14-0.22%。
5 以往检修情况检查
最近一次检修为3年前,设置检修项目为“主油泵轴向推力间隙调整,主油泵联轴器找中心”。未设置金属监督检查及验收项目,文件包中也未对主油泵传动轴套、驱动轴各部套的检修工艺标准作出明确要求。
6 原因分析
(1)主油泵轴断面三件,断面不平整,均为老旧疲劳断面,时间先后顺序无法判断。主油泵驱动轴驱动力矩主要靠断口1处环形母材传输,检查断口1、2部位均无加工倒角,断裂部位发生在轴端和法兰R角处,在高速转动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4,5],成为薄弱部位,经过长期运行后材质疲劳出现裂纹,最终裂纹扩大造成断裂。
(2)机组大小修时,虽曾进行过检查,但因传动轴与驱动轴为两层套装結构,宏观检查无法检查到断裂部位,而驱动轴受结构影响仅能进行常规检测,也未能发现潜在裂纹、损伤等缺陷。
(3)分析事件经过为:断口1处由裂纹发展至断裂,主油泵失去驱动力,而驱动轴仍在汽轮机大轴带动下高速运转,传动轴与驱动轴在断口处无配合间隙,所以尚传输一定力矩,在此状况下断口2处瞬间承受巨大传动力矩,造成驱动轴端部再次断裂。
7 建议
针对主油泵驱动轴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应力集中区,并且力矩传递处结构较为薄弱的问题,建议确定驱动轴材质及处理工艺,按照实际测绘尺寸重新加工驱动轴,修改完善断裂部位应力集中区设计(断口1处将原空心孔加工为实心轴,断口2处由直角切削调整为圆角过度,详见附图剖面线区域)。驱动轴加工完成无损检测合格后,参照原装配工艺装配主油泵转子,装配完成后做动平衡,检测合格后严格按工艺标准复装主油泵。
针对主油泵驱动轴断裂部位处于R角处,机组检修时未能对R角内部进行检测,仅进行了宏观表面检查,未能发现潜在裂纹、损伤等缺陷的问题。以后机组检修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主油泵转轴及联轴器等部位的检查(增加转轴无损金属检测项目)。
参考文献:
[1]芦东明.汽轮机主油泵轴承断裂分析及预防措施[J].电力通用机械,2014,28(06):76-77+82.
[2]胡世炎.破断故障金相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9:280-282.
[3]万嘉礼.机电工程金属材料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06-507.
[4]何成.汽轮机主油泵轴断裂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5,41(12):636-638.
[5]沙菲.泵轴断裂失效分析[J].金属热处理,2015,40(增刊):342-344.
作者简介:赵广勋(1966-),男,陕西扶风人,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型火电机组热工控制系统及生产管理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