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娟
追星,在社会上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公众眼中,大多数青少年因尚不具备健全的心智,拿捏不好行事的分寸,容易做出出格乃至过激的行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名兰州女子从16岁起痴迷香港一歌星,此后更是开始了疯狂的追星之路。她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只好卖房以筹资来供她多次赴港与这位歌星见面。无独有偶,2017年7月31日,11岁的女孩小张,买上火车票,只身前往山东青岛,只为见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许多家长在心痛、惋惜之余,把“追星”当成了“不务正业”与“洪水猛兽”。对此,你怎么看?
☆媒体热评☆
“法晚网”(2017.8.25)浙江卫视的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可谓吸引了太多的粉丝,因此,粉丝们对于《奔跑吧》拍外景一定会到场。的确,某次在重庆拍外景,粉丝们提前就赶到了现场,四周被围的水泄不通,人山人海的,就是为了亲眼看到自己的偶像。没想到就是因为人太多了,导致活动没法正常进行,为了安全起见,节目组只好临时取消了活动拍摄。
《工人日报》(2017.8.20) 由赵丽颖、林更新主演的《楚乔传》播放量突破428亿次,被质疑背后有粉丝刷量行为;中超要为TFBOYS组合演唱会比赛延期;杨洋主演的电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陷粉丝“锁场风波”……其实,锁场只是这一群体集体活动的冰山一角。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粉丝们为守护“爱豆”人气而活跃于线上线下。各大机场、影院、贴吧、QQ群,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勤劳地刷剧、观影、刷微博,成了他们的日常,没有任何经济回报,甚至還要自掏腰包花费不菲。而这一切,仅仅是出于他们对“爱豆”疯狂的爱。
“凤凰网”(2017.5.17) 追星,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从杨丽娟到“虹桥一姐”,追星一族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甚至有不少追星畸形现象产生,如何理性追星是当代追星族需要学会的事情。其实,不仅仅是当代社会,甚至在古代社会,也存在着不少疯狂的追星族。
说起古代追星,最早的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韩娥的女子要到齐国去,可是走到半路就没有了盘缠。为了解决吃喝问题,她决定利用自己的歌喉来赚点生活费,于是就卖唱换食,以至于人走后,歌声余韵仍绕梁际,三日不绝。
后来,人们不顾韩娥走远,硬是把她追回来,让她继续唱。这也可能是史上最早的追星故事了。
☆各抒己见☆
高桢芳:我是一个典型的追星族。在此之前,我并不认识什么明星,渐渐地,我发现身边总有人在谈论“EXO”“TFBOYS”之类的,便回家查了查“百度”,这才知道是组合的名字。刚开始,我并不觉得新鲜;之后听得多了,便也开始感兴趣了。不久,我便和那些粉丝一样,沉醉在自我编织的“追星梦”中。
追了一段时间后,我的成绩开始大幅度下滑,把本应用来学习、读书、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等时间都用来听了歌、看了视频。结果,期末考试后,我的名次远不如之前,为这事儿,老师还找了好几次家长呢。
看来,追星真是要不得呀。
夏凯杰: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我也不例外。陈伟霆、TFBOYS、邓超、吴京……有人喜欢他们的颜值,有人喜欢他们的才华,这本无可厚非;可是,有些人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却把明星的一切记得清清楚楚。记得之前看到过一则新闻,某女孩因为没有买到偶像演唱会的门票,竟冒出了自杀的念头。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陈玲杰:学校里、班级中,随处可见不少明星的铁杆粉丝在其他同学面前炫耀。甲说:“快看,新到的专辑,我等了好长时间呢!”乙接着说:“EXO的专辑我全都有!”丙也说:“那有什么,我家爱豆代言过的东西我都有买哦!”
每天在耳边,总能听得见各明星的粉丝在聊天,相互比较着自己对偶像穿着、专辑等方面的了解;而对偶像了解不深或没有花钱买相关产品的粉丝则被认为是对偶像的不忠。
实际上,喜欢一个明星,并非要拥有他的一切,不一定要把他演过的戏或出过的专辑全部看一遍或听一遍;追星不一定要拼颜值,而是要拼能力与刻苦。比如当红小生李易峰,他出道七年才开始走红,因此心态并不像很多一夜成名的人那样内心浮躁,嘴角也时刻保持着恰到好处的弧度,随时随地充实自己。这不,随着近日《心理罪》的热播,李易峰饰演的方木也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可他不急不躁,而是把最好的表演永远献给下一个角色。
李臻天:我并不反对追星。我曾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之所以追星,是因为他在这位明星身上看到了自己。”其实,追星带来的并不全是坏处。当一个人不是因为明星的帅气外表或时尚穿戴,而是由于这位明星的坎坷追梦路或精湛高超的演技、唱功而喜欢他时,就会让人明确自己的志向,这难道不好吗?
朱晨露:我喜欢听歌,各种类型的都爱,不过最喜欢的还是疗愈系歌曲。陈嘉桦就曾写过一首歌,叫《单手超人》,讲的是她的父亲因为失去了一只手而变得不快乐。她也因为父亲脾气不好,与父亲渐渐疏远了。直到有一天,她偶然翻了影集,看见父亲的照片,对父亲的坏脾气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来,她经常找父亲聊天,发现父亲在失去一只手的同时,也失去了自信和快乐。她很心疼父亲,于是特地给父亲写了一首歌。她想告诉父亲,在女儿心中,他永远是“单手超人”。
小结:当今社会,“追星”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不务正业”。实际上,星星之所以是星星,是因为有了它,能给黑夜带来光明;而偶像之所以为偶像,是因为他们能给人以奋斗的方向。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对于青少年来说,盲目追星,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追星路上,青少年或许只是单纯地看到明星成功的一面,却不知道明星在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甚至会盲目地认为成功是很简单的,只要有理想,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实际上,人生价值的体现并非在于成功,而在于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以及收获。当然,青少年对新奇的事物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由此产生好感与兴趣,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作为父母,对于孩子追星,其实没有必要感到紧张。偶像对于他们来说,大多只不过是平凡世界里的一点传奇、一点浪漫、一点蠢蠢欲动的梦罢了。珍贵的,反倒是长大成人后,偶尔回忆起来,那种“飘摇风雪夜,似是故人来”的心情,一定是有些伤感却十分温暖的。
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还在盲目地追星,希望你尽快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