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梓杰
清晨,当第一抹朝霞擦亮窗户时,小巷便迎来了第一声吆喝:“收旧手机、旧电脑、旧冰箱、旧空调,换菜刀,换剪子喽!”接着就见一位須发花白的老爷爷,嘎吱嘎吱地骑着一辆旧三轮车,拐进了小巷。
接下来就是一位卖早点的大婶,拖着长长的口音,很有味道地喊着:“北方大馍,老面馒头!”那声音婉转而悠扬,一下子触动了我的胃神经。我揣上零钱,赶紧下楼去买。大婶眼里笑眯眯的,手里忙个不停。轮到我了,她特地挑了两个大一点的大馍,帮我用袋子仔细地装好,叮嘱道:“小帅哥,拿好了,莫烫着!”
还有一位卖风车的大伯,每到晚上快要收摊时,吆喝声就显得越发的响亮了:“卖风车喽,卖完回家,买一个送一个,清仓价!清仓价!”吆喝声十分高亢,显得激昂而富于诱惑力,往往使我们小孩子迈不开脚步。
响彻在我们这条小巷的,远远不止这三种吆喝。春天的时候,有一位小姐姐专门卖栀子花,远远地就会开始吆喝:“卖栀子花喽,刚摘的栀子花,两毛钱一朵!”声如莺啼,悦耳动听。每次只要一吆喝,周围立马就会围上一群妇女,叽叽喳喳地挑起花来,引得一路栀子花香。
盛夏时节,一位卖西瓜的大叔,会将机动三轮车直接开进巷子前的树下,右手拿着蒲扇,左手靠着车,起劲地吆喝那套惯用语:“无籽西瓜啰,好甜好甜,不甜不要钱!”一边豪气地吆喝着,一边给每位经过的路人分发刚切的西瓜,显得非常慷慨。
秋天的时候,一位外地的伯伯,用自行车驮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满了个大皮白的核桃:“正宗云南核桃喽,女子吃了能美容,小孩吃了更聪明,老人吃了能长寿!”他操着一口抑扬顿挫的外地口音,声音清脆宏亮,显得很有韵味。
冬季来临,常常会有一位卖红薯的老奶奶准时出现,用她独特的口音吆喝着:“柴火烤红薯,又香又甜噢!”绵言细语,柔软而轻快地刺激着我的味蕾。
小城里的吆喝声,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时时充满生机,带来乐趣。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听到的吆喝声比现在要多得多。如“磨剪子啰戗菜刀”“修空调热水气啰!”“卖冰棍雪糕哟!”“补钢精锅啰”令人回味无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的生存空间到处都是钢筋水泥构成的森林,浓郁的商业氛围包围了我们。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推动,好多人都网络购物、手机点外卖,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在淡化。我很担心,那令我回味的吆喝声,在某一天会淡出我的生活。怎么才能把这些娓娓动听的吆喝声留住呢,我陷入了深思……
学校:湖北松滋市实验中学城北校区;导师:董新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