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浩宇
曾经有网发假《丹宁正传》调侃:“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牛仔裤是不能洗的,它只能够一直地穿呀穿呀,走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裤子—辈子只能下水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牛(牛仔裤)”无疑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存在,那些诉诸于网络的“养牛圣经”更加透着一股“怪里怪气”,但对于真正的“养牛者”来说,养牛之于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喜庆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
得之不易的“李维斯”
对于国内的“养牛族”来说,日本男星木村拓哉是一个永远都无法绕开的人。1994年到1998年间,木村拓哉作为知名的牛仔裤爱好者,连续获得了由日本牛仔裤协会颁发的“最佳牛仔裤着装奖”,曾一度被“养牛”人士奉为信条的那句“永远不要洗你的牛仔裤”亦是出自彼时的木村之口。
在那个互联网尚不发达,信息闭塞的年代里,水洗牛仔裤尚且刚刚兴起,雷石碱、洗濯屋、仕上屋等专用的洗涤用品更是不被人们知晓。最早因追星而“养牛”的爱好者们为保持裤形和磨损所产生的纹理,曾尝试过大运河肥皂、洗发水,甚至是米醋和食盐来洗牛仔裤。这一时期,也是大陆爱好者们“野蛮生长”的阶段。
此时,重庆迎来了号称生产出“世界第一条拉链牛仔裤”的牛仔品牌LEE,但动辄数百的高昂价格却让许多人都望而却步。又过了几年,蓝绿屏手机上的年份数字换到了2002前后,大学生喜庆在一本杂志上无意中看到,一个叫做“Levis”的牛仔品牌,正式在重庆落户。
进入千禧年后,牛仔裤对于国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作为一个喜爱时尚的年轻人,牛仔裤同样是喜庆衣柜中的常备。但此时,他却突然对这个被大家叫做“李维斯”的牛仔品牌产生了兴趣——自由、冒险、性感、粗犷,在此之前,他从未将这些字眼与自己的牛仔裤联系在一起。
接下来的日子里,喜庆像着了魔一样,四处寻找有关Levis的资料。他了解到,Levis不仅是一个拥有一百四十余年历史的牛仔品牌,其创始人Levi Strauss更是牛仔裤的发明者,可谓是货真价实的“牛仔鼻祖”。于是,在那个每周只有50元生活费的年纪,喜庆终于在某天走入了太平洋百货的Levis专卖店,豪气干云地用400多元买下一条牛仔裤。尽管,他为此拮据了几个月。
第一条“原牛”
大学毕业后,喜庆已成为了LEE和Levis的忠实拥趸,并频繁混迹于各个潮流论坛。此时陈冠希、藤原浩等人风头正劲,介于时尚与复古之间的“潮流”概念大行其道,喜庆也成为了一个“潮牌”玩家。无论是精准复刻元年神髓的Warehouse,还是和风武士元素加重磅面料的Samuri,亦或坚持低價高品质的Kojimagenes,他都如数家珍。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几年里,33oz、Levits.cn等牛仔论坛迅速崛起,港台文化圈中的牛仔爱好者们为大陆带来了大量新鲜资讯,一时间,关于LVC、Skull、nudie、Denime、Edwin、TFH、momotaro、SugerCane等牛仔品牌的讨论层出不穷地出现在了论坛当中。喜庆也在这个时候开始了解到,自己当初喜爱的LEE、Levis牛仔裤上的纹路都由人工水洗、打磨而成,颜色均匀、未呈现纹路的牛仔裤则被称作“原牛”,“养牛”爱好者所“养”的,正是这种“原牛”。
喜庆记得,曾经在沙坪坝有一家运动用品店,店主便是当年和他一起经常交流的一位养牛爱好者。那时有人和他说过,想要养好一条牛仔裤,就不能经常换裤子穿,更不能清洗,落座之后双手要不停在牛仔裤上摩擦,这样才能有被养牛爱好者称作“猫须”的漂亮绒毛,坐姿亦需要两腿膝盖朝外,脚心相对,形成一个大阔口的“八”字,这样裤子褶皱处的纹路才会好看。
2009年,喜庆终于买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条“原牛”——来自瑞典的品牌Nudie jeans,重13盎司,他也遵循朋友的“教诲”开始养牛。不知是不是因为公路桥梁专业毕业的喜庆需要时常作图,他左腿裤管上的白色,总是要更明显些。
彼时,虽然国内的养牛氛围渐好,却终究未形成气候。1年之后,喜庆跳槽,新公司认为牛仔裤不够庄重,需着正装,喜庆的养牛爱好也自此搁置。
牛仔裤上的生活烙印
养牛需要有在外人眼里颇多“神经”的讲究,极致者在裤子的一生中,只用盐水清洗一次,一两年内几乎裤不离身,若有异味产生,也只是用清水喷雾后湿穿上身,用体温烘干,或是索性不洗,将牛仔裤反面叠好,放入冰箱冷藏去味。直到养出了好看的猫须、膝盖后保持坐姿留下的蜂窝、裤脚的水波纹,甚至破洞,方算“养成”。之后,牛仔裤会被爱好者们封存收藏,永不再穿。
2013年,喜庆所参与的项目结束,公司管束也不再如之前那样严格,再次登陆330z论坛,国内的养牛圈已颇具氛围。自第一次向330z版主购买一条Skull Jeans 13盎司的“起步价”牛仔裤,用喜庆的话说,他自己便“发了疯”。之后,喜庆亲赴多地“收货”,去年无限期撤离香港的名店RRL&CO,亦曾留下他疯狂的足迹。但接触养牛越深入,喜庆却越觉得迷惘,为什么要养牛?为什么要保持坐姿站姿?为什么要这么累?
其实若是追寻源头,早期的牛仔裤实则是各行业底层劳动者们的专属。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种,对于裤子的磨损都不尽相同,裤子上的色落,正是每个人难以预料的生活的烙印。有人曾将养牛爱好者分作了两类:一种是单纯模拟当年工人们坚持一条裤子穿到底,不洗不换,直到穿破为止;另一种则是致敬当年工人们的勤俭节约,爱惜穿着。如果曾经的喜庆是前者,那么如今的他,我想会是第三种。
左边口袋的钥匙、后兜的钱包,每一个生活细节几乎都会留在常穿的牛仔裤上,正如喜庆总是更白的左裤腿,说到底都不过是岁月雕刻的痕迹。或许对于如今的喜庆来说,牛仔裤更加像是一本如影随形,默默记录着自己生活的日记。虽然仍旧会珍惜,但过分呵护,却也失去了忠实记录的意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