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全,胡智勇,蔡直佑,刘 佳,熊翩翩
(荆州市中心医院,1.医院感染管理科;2.内分泌科,湖北 荆州 434020;3.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一科,湖北 荆州 434020)
105例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杜永全1,胡智勇1,蔡直佑1,刘 佳2,熊翩翩3
(荆州市中心医院,1.医院感染管理科;2.内分泌科,湖北 荆州 434020;3.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一科,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提出改进措施,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并登记的105名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实习护士、进修护士、医生、实习医生、进修医生、技师、护工分别占54.3%、20.0%、1.0%、15.2%、1.0%、1.0%、2.9%、4.8%;暴露时正在执行的操作排名前5位的是拔针33.3%,抽血15.2%,清理废物18.1%,手术缝合13.3%,穿刺10.5%。结论 暴露者防护意识不到位、未执行标准操作规程是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加强职业暴露培训,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及改善工作环境可有效减少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调查分析
血源性职业暴露直接威胁到医务人员身心健康,一旦发生感染,还可能传染身边的家人和患者,带来严重后果。为了解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职业分布和危险因素,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达到降低暴露风险的目的。笔者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登记处理锐器伤血源性职业暴露46例。
回顾性调查2013年~2014年的职业暴露情况,对暴露者职业类别、执行的操作及暴露源情况进行分析。
两年共登记针刺伤职业暴露105名,其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护士54.3%,实习护士20.0%,医生15.2%。见表1。
表1 医务人员锐器伤暴露者职业类别(n,%)
105名锐器伤职业暴露者,其中拔针33.3%,抽血15.2%,清理废物18.1%,手术缝合13.3%,穿刺10.5%。见表2。
表2 暴露时执行的操作
暴露源有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见表3。
表3 职业暴露源分布情况
针刺伤职业暴露主要发生人群为护士和实习护士,两者合计占针刺伤暴露总人数的74.3%。护士是医院人数最多的群体,从事的侵入性操最多。在工作繁重,护理编制不足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职业暴露,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
暴露者暴露时所执行的操作前三位分别是拔针33.3%,清理废物18.1%,抽血15.2%。拔针和抽血是护士日常工作中执行最多的侵入性操作,采用的防护用品为手套、口罩和帽子,对预防粘膜暴露有效,但不能防止针刺伤。发生针刺伤与未按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以及不正确的操作习惯有直接关系[1]。清理废物时发生锐器伤,因暴露源不明,针对暴露者的预防处理和随方要求更高、更棘手。发生暴露与使用后的锐器未及时处理,清理废物时发生暴露未做好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分类错误(锐器混入医疗废物袋),利器盒不规范使用(利器盒盛装过满,使用中的利器盒未扣紧,针头等利器散在利器盒周围)等有关。
暴露源病原体主要是乙肝,与暴露源的疾病分布谱符合。因清理废物发生的暴露占18.1%,故暴露源不清楚高居第二位[2],梅毒排第三位。
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后,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再用0.5%碘伏消毒[3],在24 h内按职业暴露流程上报,院感科给予指导处理,后期追踪随访。
我院105名针刺伤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感染,但是一旦发生暴露,虽经过及时处理还是会有感染风险,以下四项措施对预防针刺伤职业暴露有积极作用。(1)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医院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4]。全院大型培训职业暴露是必须强调的内容。每年由院感科组织连续3天的职业暴露专项培训,覆盖职业暴露发生原因解读、高危人群、防护用配备及正确使用、标准预防、医疗废物管理、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及报告登记流程等[5]。(2)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不违规操作。标准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职业暴露防护,纳入医务、护理和院感主要检查项目,与奖惩挂钩。以规范操作行为,督促科室职业防护的落实。(3)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产生的医疗废物及时正确分类处理。(4)改善工作环境,为操作者提供良好的光源,推广使用安全注射器等职业暴露防护用品。
[1] 胡泰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1):3336-3337.
[2] 罗斌华,吴志勇,李福太,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4):6223-6225.
[3] 赵爱萍,尹 亚,刘永兰.医务人员血液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后处理方法的探讨[J].家庭护士:下旬,2007,5(6):73-74.
[4] 刘妙玲,李静静,吴 菲,等.某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监测[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2):109-111.
[5] 李希兰,王云琼,周 刚,等.新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及预防措施[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3):240-241.
R13
B
ISSN.2096-2479.2017.39.126.02
本文编辑: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