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继坤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连云港科技创新发展
文/薛继坤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使科技创新发展成为战略需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他反复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就在科技创新。在这一大背景下,科技战线如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如何以科技创新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连云港来说,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连云港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对连云港提出了定位要求: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陆交汇枢纽;联结“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连云港以重大产业合作与海陆物流合作为主,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海上是我国重要临港产业基地及海洋经济新增长,是完善我国沿海总体布局的重要部分。
“一带一路”倡议有着十分迫切的科技创新需求,可以说“一带一路”目标的实现需要科技创新支撑,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对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一带一路”倡议对连云港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为“一带一路”合作打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中,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一带一路”重大工程建设中技术瓶颈的突破、工程质量以及品牌的创立都需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保障。尽快提高软硬两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增强国际合作承载力、大力提升国际科技合作的层次水平、打造国际科技合作人才队伍都要求连云港尽快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促进与“一带一路”技术转移、研发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科技、产业、教育、金融等深度融合。
二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一带一路”合作包容性。“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利益必须要共享,也就是共享成果,以科技创新提升合作的包容性。这要求连云港统筹创新资源,以国际的视野、开放的创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立起与发达国家对接的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体系,让科技创新要素在这一科技创新体系下进行有序流动,设施科研数据、人才共享,冲破制度、文化的多元挑战,提升“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包容性继而形成科技创新共同体,全方位实现科技创新合作,真正融入全球创新竞争。
三是打造共同创新的生态体系,促进“一带一路”合作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需要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合作,要求连云港打造共同创新的生态体系,在体系内部形成共同认可的行为模式、技术标准、相互包容的文化,降低交易成本,塑造共同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从而促进“一带一路”辐射区域共同专业化合作,形成共生和依赖的关系,促进合作更加稳定。
四是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沿线现实情况要求连云港深化与沿线国家科技合作,面对发展中的共性科学问题,以提供基础性科技支撑,共同研究应对策略,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合作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先导作用,围绕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合作层次和水平,打造发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动畅通、科技设施联通、创新链条融通、人员交流顺通的创新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将为连云港科技创新带来划时代的发展机遇,很可能使连云港科技创新出现新的转折。
一是“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连云港流动与集聚,蓄积科技创新发展力量。通过了解和把握“一带一路”沿线科技资源配置情况,大力拓展创新主体的跨区域创新联系,推动科技创新资源“一带一路”区际双向开放和流动,从而进一步密切“一带一路”区域间科技合作。可以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技术创新竞争力较强的,如新加坡、以色列、立陶宛、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技术交流,集聚技术创新资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开展人才互派等多个方面深入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引导、帮助更多人才和科技资源向连云港集聚。
二是“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科技础设施不断完善。科技基础设施所需资金巨大,单凭连云港一己之力很难实现跨越发展,而“一带一路”建设将为连云港带来更多元、更丰富的资金注入到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中,通过合力共建不断完善科技基础设施,提高科技基础设施的承载力。
三是“一带一路”建设将带来更多共享科技合作成果,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开放、共享将为连云港带来更多的科技合作成果,远比单方面引进科技成果的成本低、效率高,依托共科技合作成果共享,连云港科技创新水平可以更上一层甚至更多层楼。
四是“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经济发展动力。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与连云港经济紧密结合,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促进连云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使连云港经济发展成为科技创新的最有力支持,为连云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脱节寻找破解之法,对连云港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挑战总是伴随着机遇的,“一带一路”给连云港科技创新带来划时代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回避的挑战。
一是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范围十分广泛,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佛教、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信仰国家,彼此之间经济、文化、历史、语言各不相同,因此,要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创新战略对接,深化联合研究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现技术标准相互认可等,实现无障碍协同创新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二是需要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科技创新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年累月的长期积累,因为特别需要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来确保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科技创新合作。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可能会有一些不可控的政治、战争、宗教等因素,随时动摇着科技创新合作,因此,这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连云港先后获批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2011)、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东海)、国家园林城市(2013),国家级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5),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2016),国家卫生城市。连续三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创建方案要求,在30项试点建设目标中,有24项超额完成,3项基本完成,3项暂时弱项指标目前趋势发展良好,整体目标完成率达到了114%。连云港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2016年达到了1.82%,财政科技支出方面,近五年,连云港管理的科技经费以每年10%以上的增幅加速增长,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足额兑现高企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抵扣等科技税收政策,五年间累计落实科技税收减免总额达35亿元,甚至超过部分苏中城市,居全省第七、苏北第一位,财政“实支”与“实减”相结合,累加科技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居苏北第一位。
一是科技园区建设实现提档升级。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建设院省市共建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在徐圩新区配套建设了清洁能源产业园,并先期开展“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最终确立我市为建设主体。
二是创新载体平台实现提质增效。引进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创新平台、发展校企联盟,建设南京大学连云港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连云港研究院、中国药科大学连云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11家,校企联盟总数已发展超过1000家,共获批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1个,连云港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淮海工学院大学科技园升格为国家级孵化器。各类创新平台载体为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撑。
三是人才引进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70.69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3.53万人,汇集国家千人计划15人,引进恒瑞的张连山团队、豪森的徐耀昌团队、康缘的屠鹏飞团队先后入选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现阶段连云港对外部高层次人才吸引力毕竟还有限,在着重抓好本地人才使用与培养方面,推进实施了港城“微·博”双创计划。通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项目为纽带,选派本地高校院所博士团队与连云港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结对联姻,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创新创业,架起了科技人才与小微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也为青年博士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事业平台。
四是企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累计培育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7家,数量居苏北第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较“十一五”末翻两番,全市有7家上市公司,数量在苏北仅次于徐州, 71家企业在“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挂牌;企业创新产出爆发式增长,“十二五”期间获省以上科学技术奖项数较“十一五”实现翻番,获批省技术创新奖位居全省第3位。全市3家企业获批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居全省第一。获评中国专利金奖3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市4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数量全省第二,仅次于南京,与创新大市苏州相同。
五是国际科技合作迈向深入。创建以来,我市围绕“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及创新资源富集国家积极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提高合作成效上取得新突破。中蓝连海向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转让钾肥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恒瑞医药向美国Incyte公司转让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PD-1单克隆抗体项目。获批建设了两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数量苏中苏北领先。
总体来讲,连云港的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较低,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较弱,这阻碍了连云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连云港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偏低,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其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机制、技术、资金、市场等障碍因素。
一是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一方面,连云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与国家政策对接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国家一级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更加强调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地方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会更多地从所辖行政区域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科技资源的配置和调控,更关注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这种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导致两级政府在科技资源配置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重复和低效现象。另一方面,受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影响,各个机构之间没有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不能在业务上优势互补,更没有形成集群优势和集群效应,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源无法有效对接。这两个因素引起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影响了连云港科技优势的构建。
二是与“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创新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达成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启动了一系列科技伙伴计划,包括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中国-阿拉伯国家科技伙伴计划等。在这些科技伙伴计划中,连云港参与度较低,虽然这些与连云港科技创新资源累积不足有很大关系,但并不意味着连云港只能等到自己足够分量才去参与科技伙伴计划。
三是连云港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目前连云港城市环境、科技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势产业领军人才后继乏力,人才的连续性堪忧;港口、临港产业能力与周边相比亟待提高等等,这些连云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部分继续强化。
充分了解和把握“一带一路”沿线科技资源配置情况,大力拓展创新主体的跨区域创新联系,推动科技创新资源 “一带一路”区际双向开放和流动,进一步密切“一带一路”区域间科技合作。
一要加大对国际科技合作的支持力度,推进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技术研发合作和成果应用。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技术创新竞争力较强的,如新加坡、以色列、立陶宛、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开展技术交流,集聚技术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对外技术转移中心,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升级,引领优势产能和创新合作。抓住国际科技资源加快整合的机遇,及时启动推进企业到海外并购高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与外资研发机构合作,推进其技术溢出和能量释放。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外资研发机构给予确认,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的深度合作。
二要紧紧抓住人才第一资源,培育集聚全球优秀创新人才。始终坚持人才为本,把培养好、发挥好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放在突出位置,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机制,以重要科研项目、研发平台、创新事业和良好环境氛围,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尤其要加强机制性科技人才交流,培养国际化青年科研人员,确保科技创新人才链不间断。充分运用科教人才及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以“零优势思维”催生出主观能动性,克服连云港科技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为连云港创新发展集聚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
在推动现有联合实验室或者联合研究中心的转型升级、功能提升基础上,结合沿线国家重大科技发展需求、科研基础条件与合作意愿,在农业、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资源、环境、海洋、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医药健康、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新的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集成联合研究,科技人才交流与培养搭建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结合连云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研基地,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开展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引导重点实验室与国际接轨。根据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和服务科技自主创新联盟的需要,遵循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功能的要求,建立若干服务功能健全、服务方向明确、研产互动配合的有关信息收集、资源共享、技术交易、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等区域自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一是构建有效沟通机制。重视制度设计,完善顶层设计,与现有的规划倡议以及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对接,为连云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政府方面应频频推销连云港优势产业,如核电、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不断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的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为协同创新圈成员提供一个信息共享、经验交流、诉求反映的有效平台。
二是推进连云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联合科学研究院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连云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科技创新合作模式。重点开展对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成果、创新人才及队伍,建设连云港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科技合作战略联盟,积极探索有利于双边或者多变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长效机制。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加强与沿线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大力支持对沿线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科技输出与合作,贯彻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三是构建利益分享机制。在共同目标下,突破制度障碍,通过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利益分享与补偿机制,寻找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科技创新合作。要明确科技创新责任与利益,构建国际化的协调机制,解决随时面临的合作纠纷。
四是构建资源投入机制。科技创新投入十分巨大,单凭连云港一己之力无法满足需求,这就需要多元化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需要构建合理的资源投入机制,整合“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创新资源,将资源投入与利益分享挂钩,投入与利益成正比,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不断投入。
一是产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强适合沿线国家及地区实际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与合作:在农业合作上,充分利用连云港国际农业示范区等平台及连云港先进农机技术,积极开展节能农业、海洋农业等技术和农机装备的联合开发与示范,推广环境友好型和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模式;在交通合作方面,积极推动新欧亚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合作上,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和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合作,建设好全国首个垃圾干化项目,利用矿山设计院等平台推动矿山资源的高效开发技术合作;环境合作中,加强区域环境生态承载力分析,开展生态保护、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环保技术装备等合作研发与示范,促进绿色发展;在海洋合作方面,开展海洋资源科学调查,推动海洋油气及矿产勘探开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岛动态监测及多能互补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二是园区科技创新工程。、以创新载体建设为突破口,完善园区功能配套,促进园区集约化发展,实现转型升级,打造标杆型科技创新产业园,增强科技创新载体实力。结合连云港实际,及时调整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规划,重点支持推进淮海工学院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上对淮工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给予倾斜,使其逐步成为连云港及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三是物流科技创新工程。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发展重点与需求,实施“通道+创新”、“交汇点+创新”、“门户+创新”及“互联网+创新”的物流科技创新工程。发挥亚欧大陆桥物流大通道、交汇点核心区、上合组织开放门户等重要作用,把握“一带一路”所辐射区域的科技创新基础及合作需求,推动连云港物流科技创新合作国际化、产业国际化、企业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优化面向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布局。
纵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科技创新经验,诸如以色列特拉维夫、印度孟买,或者国内周边烟台市,其科技创新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构建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因此,“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科技创新也必须夯实科技创新保障。
环境保障:一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制定有关科技创新的地方性法规,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实际,不断进行修正,提高法规针对性、操作性,对科技创新进行法治方面的全面保障。二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战略角度设计、鼓励、支持创新,制定相应的科技决策、计划、部署、管理和方针政策,建立与科技创新配套的政策环境,把促进科技创新、培养优秀人才、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加大力度确保科技创新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发挥财政投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大对自主创新的财税扶持力度。比如,提高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的比例,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抵扣力度,建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政策等;发展多元化的创业风险投资事业。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鼓励各类担保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扩大担保机构业务补贴范围,强化其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
文化保障: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创新文化是维系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基本环境,要充分考虑连云港的文化特色,鼓励宣传文化创新,将科技的创新文化反映融会到科技创新宣传活动、产业发展、社会网络、个人素质等方面,并将其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让“一带一路”沿线了解连云港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促进合作。二要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存在着巨大的失败风险,尤其是原始性科技创新,不确定性更高、风险更大。因此鼓励创新、支持探索,就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保护和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要强化科学普及,提高公民科技创新素养。要挖掘、发挥好媒体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方面的潜力,有效借助互联网技术普及科技知识,全面、及时、准确、生动传播科学技术,扩大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提高公众科技意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活动、支持科技创新。
总之,科技创新需要也应该遵从思想市场的内在规律。”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连云港科技创新乃至创新型经济的实现有赖于思想市场的建立,只有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活动、创新的人们充分活跃起来,才能进一步推动连云港科技创新发展。
(作者为连云港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文为连云港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连云港科技创新发展路径》(项目编号:RK16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