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 农产品“触电” 破题“富饶的贫困”

2017-11-03 15:54李燕林
四川党的建设 2017年20期
关键词:触电通江通江县

李燕林

通江县: 农产品“触电” 破题“富饶的贫困”

李燕林

通江县2016年电商扶贫专题培训班

筛选、分装、贴标、打包……10月3日一大早,家住通江县诺江镇诺江西路的黄杰夫妇就来到自家经营的山缘珍品土特产店里忙个不停。货架上,一袋袋包装好的银耳,正等待着发往上海、杭州、苏州等地。

秦巴山脉腹地的革命老区通江县,林木茂盛、环境良好,盛产银耳、木耳、香菇、茶叶、核桃等生态农产品。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好产品要“走出去”却很难。为此,这里的老百姓守着富饶的资源,却一直摆脱不了国定贫困县的窘困。

随着互联网消费方式的盛行,如今像黄杰一样的企业主们纷纷搭上了电商快车,开启了多渠道营销的路径探索。在传统渠道走向电商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他们是如何在革命老区突出“重围”,实现弯道加速的呢?

山雨欲来 政企牵手全面“触电”

“2012年,我偶然路过一户农家,看见墙上刷着‘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的标语。搜索后我看到大批农产品都开始网上销售了,顿时感觉自己落伍了。”谈及“网”事,通江县绿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文奎坦言。

“长期在我这批发的几个老客户,好长一段时间没来进货了,打电话一问,才知道人家早已在网上淘货了。”这通电话,让通江山霸王野生食品公司董事长牟桄亿有些慌了。

几年前,随着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大举进军农村,让多年来植根通江埋头做实业的“草根企业主”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开始寻觅自己的电商之路,让当地的农产品借力互联网“走出去”。

但他们的“触电”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平顺,一连串问题接踵而至。

“比如银耳,在网上给客户谈好的大小、色泽标准,一到发货时,经人工筛选后就没有那么规范了。客户收到的货大小不一,回头客自然就少了。”“食用菌、蔬菜这类生鲜食品,既要确保质量安全,又要快速送达。通江既不通高速,又没铁路,物流哪跟得上呀!”“最头疼的还是招不到合适的电商人才,小池子养不了大鱼啊!”……

一端是传统的农业企业,一端是新兴的互联网消费群体,两者想要通过电商搭建起“新旧”融合的购销渠道,在通江这样的山区,产品检测、品牌塑造、物流运营、人才保障等需要跨越的问题不计其数。

2015年,企业主们茫然无助的困境,引起了通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市场主导运营”的原则,立足“中国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县”“全国电商扶贫综合示范区”“全国红色智慧旅游综合示范区”三大目标,一边与企业一道整合本地资源,聚集电商发展动能;一边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示范项目,夯实电商发展基础。

通江县畅销的电商产品

2016年,全县完成“电商带头人”“千人百村”技能培训1500多人;通成、鑫盛、恒安等20家货运物流公司,邮政、国通、恒丰等13家快递企业以及23个县城揽投点、55个乡镇电子商务代办点规范化建设全面启动……通江县成功申报为“国家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

龙头引领 以点带面全“县”开花

在县城石牛嘴新区,有一个7000余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孵化园,内设82个“种子”孵化室,一个集产业孵化、技术支持、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双创空间”。入驻的21家电商企业优先享受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扶持基金。

巴山牧业董事长张育贤说,他们借助扶持基金,与工商融e购、京东、天猫等平台进行了深度合作,还自建了20多个“实体店+电商”的自主直营终端销售网点。开发了“巴山土猪”APP,消费者可在网上完成认养或购买。今年,公司还与5个生态环境较好的贫困村里的1000户农户进行合作,向农户提供优质仔猪,按统一标准饲养土猪,再由公司验收合格后通过电商等渠道对外销售。

“年初3头猪就卖了18000元,年底还可以出售5头。这都是托巴山牧业公司的福,我才能脱贫。”周子坪村贫困户刘永波满脸微笑。

同巴山牧业一样,山霸王野生食品有限公司、罗村茶叶有限公司、犁夫牧业和裕德源等50多家龙头企业,都采取“公司+基地+专合社+农户”等模式,把电商贯穿到全产业链中,不仅带动了当地大小企业协同发展,还带领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县经信局电商办负责人肖锋介绍,县委、县政府依托锐嘉食品产业园,打造了“产检存销”一体化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挑选了10多家不同类别的企业入驻。为孵化园里各大单一性电商企业提供网销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同时,在高明新区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城乡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下设城乡物流分拨中心和农产品网货仓储冷配中心,承揽城乡集中配送业务,为10多家物流快递企业提供了三年免费场地,物流成本下降约10%-15%。

据了解,通江县电商数量已达520多家。其中,“三上”企业58家,占同规模企业总数的52.5%,中小企业、农村专合社、四有“家庭农场”等198家,占同类别企业的48.4%。企业自主开发的“巴药直通车”中药材大宗交易B2B平台正式上线,“江山美胃”APP农产品综合交易平台、“掌上通江”等本地生活应用平台、“蚂蚁生活商城”等分销平台也相继投入了市场。

“如果没有政策支持,没有这些龙头企业带领,我们这些小微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不会这么快上手。”山缘珍品土特产专卖店店主黄杰感慨。

创新机制,做强产业做优品牌

“以前,网上销售通江银耳的卖家不计其数,假冒伪劣产品横行,让不少消费者难以选择,也让我们本地企业感到头疼。”通江古林银耳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彬坦言。

据悉,银耳产业早已成了通江的一张“名片”。然而,由于缺乏个性鲜明的识别标准,消费者很难判断真伪,极容易被工厂化栽培的袋料银耳冲击。为此,通江县委政府抓住“全省农产品质量监管示范县”的机遇,建成了全省唯一一家食用菌质量检验中心。

此后,辖区内有了质量保证的部分企业在阿里巴巴等平台开通了淘宝企业店,在腾讯注册了微信服务号,还与社区半径APP、环球捕手APP等独立电商平台展开合作。

在管理上,通江县丰源生态农业公司带头实行会员制,建立代购代销服务群,健全“基地+线上销售+线下体验”服务链,为辖区各大实体店品牌宣传、网络营销等提供全方位的三方服务……短短数年,将通江银耳、空山马铃薯、青裕土猪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1月至8月,全县网商全渠道销售额已突破了3.5亿元,辐射带动40多个乡镇、110多个贫困村、15000余户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受益农户人均年增收超过2000元。

“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机遇,加之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随着交通、物流等基础条件的改善,可望借助电商倒逼产业优化升级,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彻底终结老区‘富饶的贫困’。”通江县的企业主们信心满满。

(责编:周文波)

猜你喜欢
触电通江通江县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通江县:创新推行“培训+”模式 助增技促就业
通江县:扎紧制度“笼子” 筑牢居保基金“防线”
通江县:“三集中三联合”打好根治欠薪攻坚战
通江县查处8件涉嫌侵犯“通江银耳”商标专用权案件
杞麓湖 通江达海的地理传奇
四川通江得汉城 天铸铜城 雄镇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