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背包干部的为民情怀

2017-11-03 19:21李婷
当代贵州 2017年43期
关键词:民情背包贫困户

文/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婷

一群背包干部的为民情怀

文/图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李婷

通过“背包干部”的积极探索,资源整合,镇宁自治县本寨镇构建了“一体两翼”绿色产业发展格局,辐射所辖10个行政村,受益贫困户912户,贫困人口3243人。

在镇宁自治县本寨镇,活跃着一支脱贫攻坚的帮村干部,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背包干部”。

“迷彩服,绿色背包,一看就知道是帮村干部,是帮咱们解决问题的,是最可爱的人。”本寨镇炳云村村民张永贵夸赞道。

在“背包干部”的积极探索下,本寨镇构建了“一体两翼”绿色产业发展格局,受益贫困户912户,贫困人口3243人,用实绩赢得了民心。

穿上迷彩服亮明身份担责任

为建强基层扶贫一线队伍,2016年4月,镇宁自治县本寨镇组建了一支“背包干部”,深入群众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向贫困宣战。

镇政府给每个村干部配备了统一的迷彩服和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绿色背包,背包里“标配”着一本民情日记本、雨衣、手电筒、扶贫政策宣讲手册以及一个水壶。

一个小小的背包,装满了为民的情怀。

“配上迷彩服就是想提醒帮村干部要以军人的特质来要求自己,增强对人民的责任感。同时告诫大家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本寨镇党委书记王敏介绍。

“全镇‘背包干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换届选举,选好配强的村级‘背包干部’,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4岁,村主任平均年龄33岁,相较上一届村级班子更趋年轻化、知识化。第二类是镇级选派的60余名年轻‘背包干部’,平均年龄32岁,按片区包村开展帮扶工作。一个‘背包干部’平均联系帮扶贫困群众9.8户。”本寨镇党委副书记杨夕补充道,迷彩服和背包的效果很好,干部形象精神多了,村民也更加信任干部了。

提到自己的“装备”,“背包干部”如数家珍。

“民情日记可以让我们在田间地头和群众走访调查中,将了解到的群众诉求和自己的脱贫思路如实记录。记录建档立卡户基本情况和群众所需所盼,清单式逐个落实;晴天里一顶草帽、雨天里一件雨衣、黑夜里一只手电,让我们不惧风雨,全天候作战。”“背包干部”马小勇告诉记者。

“扶贫政策宣讲手册可以让我们做到推动扶贫宣传全覆盖,通过院坝会、田间会、党支部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发放扶贫宣传资料,宣讲扶贫政策和先进典型,为广大贫困群众送知识、送经验,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水壶让我们到了老乡家里,能灌一壶开水,拉一段近乎,问一问民情。到了田间地头,为劳动群众递上一壶水,聊上一刻钟,拉近两颗心。”“背包干部”施稳抢着说。

背上绿挎包奔走四方干实事

提到“背包干部”,本寨社区的贫困户吕良配激动地拉起记者的手,说个没完。

吕良配的老伴患有精神疾病,家里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今年60岁的他和老伴之前一直住在一半黄土一半石头的危房里。

今年,村里的“背包干部”为他争取到危房改造费用3万5千元,并协助他重盖新房。

“‘背包干部’们很关心我,态度特别好。他们几次和邻居协调,让我在盖房期间借住邻居家的一个房间,帮我解决了建房期间的住房问题。”吕良配笑着告诉记者。

了解到吕良配老伴的病情后,“背包干部”来回奔跑,联系了安顺康兴医院,将其送去治疗,并且全程帮助办理住院手续。通过协调,老伴治病的费用由医院全部承担,吕良配不用出一分钱。

“背包上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就是提醒我们要为群众好好做事,搞好服务。”本寨镇马鞍山村“背包干部”班继凯告诉记者。

“背包干部”在村民正在修建的新房前了解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马鞍山村由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部分村民来村民服务中心办事比较费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班继凯就背上背包每天轮流在四个村民组之间行走,挨家挨户为村民“上门服务”。

“工作做得好,小班帮了我太多了。”本寨镇马鞍山村村民曾正议激动地告诉记者,2016年4月,自己要为孩子办贫困户证明,但孩子在贵阳上大学回不来,需要的证件又多,自己又不懂,是班继凯多次来到家中帮着一个证件一个证件收集整理办好的。

从与本寨社区驻村“第一书记”伍道胜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村里的干部自从穿上迷彩服背上绿色挎包,就经常拿着配备的手电筒早起进村摸排,晚上入户访谈,帮助贫困群众摸准原因、找准产业、谋好路子,每人日均下村时长超过10个小时。

通过“背包干部”的积极探索,资源整合,本寨镇构建了“一体两翼”绿色产业发展格局,即以核桃为重点产业的发展主体,以中药材种植基地、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冷水养殖基地“三基地”和李子种植园区、桃子种植园区、短期经济作物种植园区“三园区”为重点区域的产业“两翼”。截至目前,该镇“一体两翼”产业辐射所辖10个行政村,受益贫困户912户,贫困人口3243人。

植根基层做群众的贴心人

“以前的干部,如果不是包保自家的,走到跟前都不一定认得出来。”张永贵说,自从2016年干部配上背包,迷彩服,就一找一个准,再也没有出现有问题找不到干部的情况了。

“包不是为了背着好看,是要服务人民、谋发展,要一心一意扑上去的。”本寨镇双龙井村党支部书记韩春志告诉记者,全镇各村寨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时间紧,一刻都不能松懈。秉持着“少给群众添麻烦,多给群众解困难”的工作态度,“背包干部”们在完成单位工作的基础上,每周至少三次下村和村民交谈,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配发的民情日记本上。

翻开韩春志的民情日记本,首页写着“苦等苦盼,不如苦拼苦干”。一年的时间,他已经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三大本民情日记。

有“背包干部”一心一意为民干实事的行动,才有了村民幸福生活的嬗变。

双龙井村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发展软籽石榴、李树和花生种植等林业产业,同时动员农户把荒废土地入股合作社,每亩每年有200元的入股分成。

本寨村在镇党委、帮村书记和“第一书记”共同努力下,争取到23.5万元资金,兑现了2016年和2017年养猪项目资金补助,涉及农户56户,平均每户帮扶资金为4196元;成立“本寨镇鸿发种养殖合作社”,带动28户贫困户发展黑猪生态养殖。

如今,本寨镇的“背包干部”让群众看得清、找得到、做得好,困难和问题都能得到反馈和解决,被群众称为“最可爱的人”。

猜你喜欢
民情背包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奏响抗疫“三重奏” 彰显人大为民情
一颗滚烫心 满腔为民情
遇民以诚 示民以信——满怀民情,满心民生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八年暖心路 丝丝为民情
鼓鼓的背包
可帮忙挡雨的背包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