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青
摘 要: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新媒体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QQ 、微信、微博、Facebook、instagram等软件更是成为了大学生进行社交的网络平台。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兼具多元化和讯捷化的特点,更能推动大学生的就业思政教育。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思政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引以重视。因此,本论文通过对新媒体进行概念解读,主要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的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试图提出运用新媒体推进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策略,从而使新媒体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作用;策略
一、新媒体的概念解读
新媒体是相较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状态,它涵盖了所有的数字化媒体形式,故而又叫做数字化新媒体,其典型代表有QQ、微信、微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兼具了以下几种特点: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宽泛化、传播形式多元化、传播效果迅捷化。新媒体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必须高效运用新媒体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运用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空间。新媒体利用多元的传播渠道,把就业思政教育从现实空间拓宽到虚拟空间。目前,招聘单位都通过多媒体来发布各式各样的招聘信息以寻求优秀人员,大学生就可以在网络上编辑自己的个人简历,表述自身的就业意向。
运用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手段。在过去,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以课程讲座为主,设计职业生涯计划书作为辅助手段。而如今,利用新媒体的特征,通过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渠道,最快限度地将就业信息实时传输给大学生。如此,大学生将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宜的时间、空间来进行就业思政教育。
运用新媒体提升了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和就业思政教育人员可以利用新媒体隐匿真实身份,进行数字符号间的互动,如此互动保留了隐私,便于大学生将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向就业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倾诉,就业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也能够快速及时地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动态,以便于他们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思政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运用多媒体调动了大学生参与就业思政教育的感触。新媒体作为一种传输介质,集文字、声音、影像为一体,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大学生更加愿意利用新媒体去寻找就业方向,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感染力也明显增强。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利用新媒体求职的使用率日益上升,高校就业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起来,运用新媒体来推动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事业发展,以调动大学生参与就业思政教育的感触。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消极作用
新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就业观念产生偏差、就业诚信意识淡薄和就业心理弱化上。具体来说表现在新媒体上充斥着多种就业信息,存在着假信息的隐患,这些假信息就会误导大学生,比如说某些大学生由于从众心理,未能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择业或是过度依赖新媒体,只通过新媒体来寻求就业机会而缺乏现实经验;由于新媒体自由随性的特点,很多大学生为了在网络招聘上脱颖而出过度夸大自己,制造虛假信息;由于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往往会造成大学生在新媒体上极为活跃而在现实生活中沉默,这样的表现长久下去就会造成他们的心理偏差,形成人格障碍。
四、运用新媒体推进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
要想推进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必须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新媒体的信息传输模式是从“大众”向“小众”转变,在这样的机制中可以自由选用信息。因而,就业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将大学生置于平等地位来进行沟通交流、正面引导来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此外,教育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深入学习新媒体以提升自身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2.开展就业服务与指导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这把双刃剑,多多开展一些就业方面的指导工作。比如说高校将大学生、学校、招聘单位结合起来,建立高效的三方交流平台,及时整理各类就业信息并告知学生;开设网络视频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远程面试节省时间;引进职业规划测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等先进职业测评工作,使学生全面清晰地了解自己。
3.建立信息监控机制
基于QQ、微信、微博等多媒体没有信息监管的条件,导致虚假信息泛滥,因而要建立全面的多媒体信息监控机制来规范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例如通过建立新媒体行业协会来加强自律。同时,招聘者在发布信息时要有社会责任感,不得造假;广电信息管理部、公安等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新媒体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虚假信息严惩不贷。
4.加强新媒体文化建设
新媒体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大众文化,传播范围极为广泛,高校要将新媒体文化和大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和就业思政教育高效融合,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总之,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将培养其就业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运用新媒体推进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意识到多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高效运用新媒体来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使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永葆青春,活力永存。
参考文献
[1]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J]. 陈进华.中国高等教育. 2016(17)
[2]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J].黄艳.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12)
[3]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及其建构维度[J].欧阳光明,刘秉鑫.思想理论教育. 2016(06)
[4]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论析[J].陈华巍,王贵新,刘国军. 思想教育研究.201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