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明
摘要:文章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得出如下结论:1、社会融合的研究由传统的“二元论”转而“分层融合论”,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主流社会与流动人群的关系问题,而是社会中不同阶层之间,而上升到一个更为广泛的高度;2、在研究方法和目的上,不再局限对于测量手段和结构的依赖,而是透过测量结果折射社会发展中的经济社会差异,并期望通过制度和政策的调整;3、关于社会融合研究的目的是为不同的群体都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社会分层
引言:近年,中国很多的学者对社会融合的研究通过对于西方理论“本土化”后,进行了理论上的建构,研究目的上的明晰,研究方法上的改变。
一、对社会融合理论的创新和评价
传统的社會融合奠定了一个研究假设,即主流社会与移民群体之间二元对立的关系:即所谓的社会融合就是指移动人群不断接受主流社会的价值观,逐步的适应主流社会,并不断融入的过程:
中国政法大学的刘娜从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视角对社会融合进行重新解读:首先是对涂尔干的社会整合理论进行再认识,即对“主流社会VS移民群体”的二元对立的认识部分否定,二元对立关系实则是移入地对外来人群的“排斥”反映,移民群体适应和逐步融入主流社会成为移民群体的唯一选择,但此种观点本身所蕴含的不平等性显而易见,社会本身由不同的群体生产生活经验和经历所共同刻画,因此移民也能成为重构新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即在主流社会中也存在层级区分,因此也意味着传统社会融合“同化论”的失效,“分层融合论”的提出充分考虑到了移民群体内部的分化,此外流动人口本身所携带的隐性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力,也在自觉和非自觉两种状态下改变着他所进入的社区,即社会融合是不同群体“多向互动的过程”,不能否定非主流群体的作用,也不能人为的划定不同群体的社会地位高低。该理论进步之处在于提出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的倾向于同一经济水平的阶层逐步的城市内实现聚合,即社会融合更容易发生在同质群体之间,社会融合更可能是“我群融合”,社会经济地位差异是影响社会融合最大的因素。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1、并未考虑文化的社会融合中的作用力:2、对分层融合的研究仍然是为了研究不同群体间的隔阂如何消除。
二、对社会融合的再认识
社会融合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一、不同群体隔阂产生的提出,二、消除隔阂的方法,三、承认隔阂并不在强调隔阂的消除,而是创设更为宽泛的社会环境。
(一)社会融合研究的视角的转变
社会融合源于社会的分层与流动,人群由于在社会结构中掌握的资源的差异,形成位次的排列并不断变化,故传统的社会分层和流动本质上是经济分层带来的分层。融合与适应的过程并非个体主观意愿所能决定,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是不争的事实,社会融合不仅仅存在于移民与弱势群体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也并非仅仅为经济因素一元决定,因此不能狭隘的理解。
(二)关于社会融合的部分代表性研究及评价
(1)学者魏琛提出由政府主导,基于“场所识别性”,提高公共空间共享的思路,提出了提高社会融合的几种方式,希望通过不同人群的“公共交往”消减隔阂,偏重对融合方法的研究,但是不同主体由于行为方式的差异,即使提供了他们交往的公共空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就一定会消除吗?显然这种差异不会因为大家有一个一起活动的广场就会消除,将不同群体的活动空间集聚于一处,其实也蕴含不同群体之间因为意识差异形成碰撞的社会风险,研究仍停留于消除隔阂的研究。
(2)陈云松基于农业人口转移,分析城镇化中社会阻隔的成因,期望为离乡农民市民化提够指导。主要是基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利用传统“二元论”的理论分析,但是进步之处在于探讨了城乡新的分隔不再限于原有的空间分隔,而是不同人群在城市中汇集以后,同一空间中的“意识分隔”,开始有原有的经济分析,转向文化差异的分析,此为一大进步。
(3)中央人民大学杨菊华,从户籍制度及其衍生出来的阻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分析,提出制度赋予及主动建构二者合力产生了阻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偏重于从制度分析的视角提出消减这些阻碍因素的方法,此为设计制度层面对社会融合因素的影响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隔阂的制度设计,外在的制度安排则需要透过主体发生作用,目的是制度基于社会公义的角度,尽可能的消除阻碍流动人群融合的因素,该研究的进步之处在于从制度的角度初步涉及社会融合的本质,即关注不同群体的生存发展问题。
三、今后发展方向
社会融合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单纯的将其归结为“主流社会VS移民群体”过于险隘,不能够覆盖其它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因此理论发展的方向可能为重新回归到涂尔干的“泛社会”的概念。即真正的社会融合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上实现更为广泛的平等”,宽容而客观的社会环境的建立和实现,使得不同的群体与阶层可以在社会中享有更为广泛的权利,即主流群体与“他者”群体之间是否建立稳定和平等的关系已经不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而是社会如何为不同的群体提供生存的权利和机会。即社会融合研究应该更多的关注不同群体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选择、策略、认知及观念变化等问题,把重点放在对具有丰富内涵的适应过程的关注上,而不是放在对融合结果的测量上,目前国内部分研究集中于对融合状况的部分模型的建设,对其融合的现状进行数理指标的统计,此种研究仅仅偏于现状的呈现,背离了对本质的探求。
结论:传统的社会融合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同化论为代表的传统社会融合理论,一直把社会融合看做是移民等外来群体所面临的独特问题,把移民对主流社会的融入当做主要的研究内容,侧重于对融合结果的测量。社会融合的本质是社会流动所产生的一个后果,所有的社会流动个体都会面临着社会融合问题。换言之,社会融合致力于建立更为公平的“泛社会”,而不在于研究对象本身的身份限制,测量流动人口是否被社区接纳,实际是为了要为今后政策指向做参考,进行更为公正的制度安排。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流动与融合动因以及阻力的分析,考虑流动人群作为“人”的生存抉择,在融合过程中该群体自身所发生的变化,为不同群体提供生存发展的机会,建立更为公平正义的“泛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