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依敏
戛纳(Cannes)位于法国南部港湾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风光明媚的休闲小镇。5千米长的沙滩,四时不谢之花,白色的楼房、蔚蓝的大海,以及一排排高大翠绿的棕榈树都不是这座小城驰名的原因,一年一度的戛纳电影节让这个只有7万人的小镇游人如织,伴随着电影节不断地发展,电影节的海报也随之成名,有人说戛纳电影节的海报就是一部流动的电影史。戛纳电影节从不缺少美,戛纳的海报亦是如此,这里面的一切都为了电影,为了电影也催生了这里的一切。
2010
这款海报以温馨的深蓝色打底,著名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挥舞刷子,勾勒出“Cannes”的字样。 这张海报由著名摄影师Brigitte Lacombe亲力制作,Lacombe擅长拍人物像,她的镜头总能表现出人物最有生命力的一面。近年的戛纳电影节海报很多都以女性为主角,并充满了神秘感和艺术性。这张海报看似简单,却具备了朴素和温馨的力量,其中“戛纳”字样的曲线演绎和比诺什手上发光的刷子堪称点睛之笔。
2011
本届的海报设计别具一格,以黑色打底的画面中,充满几何寓意的“数字64”和著名女演员费·唐纳薇相映成趣。据悉,唐纳薇的这幅造型照来自影片《一个堕落儿童的雕像》,由导演杰瑞·沙茨伯格亲自拍摄。 官方评价称,“这幅海报既高雅又深邃,是电影梦想的体现和象征,也是戛纳电影节一直以来之所求。”
2012
海报延续了上几届的女性主题, 在摄影师Otto L.Bettmann的镜头下,梦露吹蜡烛的形象似乎在为走过65年风雨的戛纳电影节庆生。对于选择梦露作为海报人物,戛纳官方这样解释:“尽管梦露已经去世了半个世纪,但她似乎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她是电影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是永远的时尚icon。时至今日,梦露的优雅、神秘、魅惑依旧让人深深着迷,而她在银幕上留下的光影则成为后世影人的灵感源泉。
2013
设计主要是向演员、导演保罗·纽曼与其妻子乔安娜·伍德沃德致敬。此次海报中呈现的是两个人深情热吻的画面,而这个画面正是保罗·纽曼导演的知名影片《新恋爱经》的经典剧照。不仅如此,该海报的设计师还将两个人的姿势颠倒,刻画出了“66”的画面,寓意着此次是戛纳电影节举办的第66届,整体設计独具匠心。
2014
海报是以意大利已故著名导演费德里科的名片《八部半》的剧照为基础设计。剧照主角为意大利已故知名演员马尔切洛·马斯特罗扬尼。《八部半》1963年曾在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展映,后来获得美国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成为经典影片。
2015
致敬著名瑞典女演员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诞辰100周年。公告中称她是“现代、自由女性的化身”,既是好莱坞明星,也是新现实主义代表,形象激情、优雅。海报设计十分素雅,一张摄影师大卫-西蒙拍摄的微笑的褒曼肖像为主体,环绕着天蓝色的戛纳电影节字样,整体很简洁。就如同组委会公告所说,她的形象不乏激情、优雅和简单。
2016
海报设计采用了让·吕克·戈达尔的《蔑视》的剧照,画面中是米歇尔·皮蔻利(Michel Piccoli)拾级而上的背影以及树丛与海洋。电影节官方表示,“它们都在那里,阶梯、大海、地平线:在地中海的金色阳光中追寻梦想的人。它令人想起《蔑视》的开场引语:‘电影院为我们带来一个与愿望相协调的世界。”
2017
今年的海报主要以意大利女星克劳迪雅·卡迪纳尔(CLAUDIA CARDINALE)1959年在罗马屋顶上急速旋转的一幅图像为原型进行设计,她赤脚跳舞的画面十分美好,身穿简单的衬衫、半身裙但自带光环,长发如瀑,体态婀娜而轻盈,笑靥甜美。“以火焰般的红色为背景,加上闪闪发光的金色,向这位冒险家女演员、独立的女性、积极参与公众事务的女公民”致敬,这也正符合今年电影节“欢乐、自由、大胆”的主题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