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焕,刘胜杰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美术与传媒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公共意识“补位”
陈 焕,刘胜杰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美术与传媒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公共意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高校教育应当注重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尝试将公共意识培养与专业技能提升有效融合,通过潜移默化和逐步渗透的实践方式,提升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公共意识.
公共意识;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公共意识是一个公民素质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成熟的象征.作为公共意识的核心群体——大学生,是公共意识的参与者、实施者.[1]但是,现代大学生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公共意识的匮乏,例如,在机房吃东西;同宿舍的同学不能共同维护环境卫生;不爱护教室桌椅、随意破坏图书馆书籍电脑等校园公共设施;在公共场合无视他人的不当行为(如大声喧哗、自习室接打电话、接吻等等);甚至有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单位上班时虽然专业技能过硬,但却有如厕不冲便的习惯,竟然需要额外培训;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公共行为综合反映出大学生公共道德意识的自觉性低、不能为他人着想的公共意识“缺位”问题.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一两天或者某个阶段的突然形成,高尚的品德与公德心正如一个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积沙成塔的过程,是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耳濡目染的结果.培养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不可能通过修习一门《思想品德修养》课程就可以取得成效,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会让公共意识变成学生的现实行为,而传统教育过于强调专业知识,忽略与生活相关、具有生活价值的“软知识”,[2]也是导致大学生公共意识淡漠的重要推手.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安排时,既应当充分考虑学科知识的严谨性,也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与学习者生活相关联的、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悟公共道德意识的案例予以实践,使学生无论在专业知识、还是个人素养方面都能得以成长.
一门专业课程通常是围绕专业内容形成的知识体系,而德育教育如何渗透于专业教学当中,并没有专门的教材去指导教师怎么做,而是需要教师自己去探索与实验,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找到恰当的契机,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相关的实训课题,使公共意识的培养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保证课程整合的融合度.[3]在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结合标志设计课程的特点,总结指导多届学生的教学实践经验,挖掘与学生生活相关度较高的实训课题,在课程教学中将公共意识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效融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
2.1.1 商业化与公共性
标志设计本是一门商业性极强的课程,现代对商业类标识的广泛需求正是基于商业竞争的需要,因而标志设计等平面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也一直被商业化特点所主导.
标志设计课程本身又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因为标志的功能与作用就在于要被公众识别与认知认同;再者,公共类标识作为标志设计的一大分类,其重要作用与意义日益被社会所重视,而设计师在实施设计,为公众在公共场合提供指引与规范时,也必然要从公众的需求出发.因此,标志设计课程本身兼具商业化特点和公共性特征,二者相符相成,互不矛盾,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不应一味追求商业趋势,更要兼顾这两个特性.
2.1.2 从图形、图标到标志的层级递进过程
标志设计课程是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构成与图形表达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标志的理论和设计实践进行整体的学习和研究.学生的先修课程是图形创意,如果没有前期对图形语言的理解与表达前提,直接进行标志设计训练会事倍功半.因此,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图形表达基础薄弱以及学习过程中技能遗忘的教学特点,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三个阶段的专项训练内容:课程第一阶段是对图形的简化与抽象概括,这个阶段是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巩固和加强技能基础;课程第二阶段是进行系列标识的设计训练,这个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能力强化,整体和系统的加强细节概括与形体抽象能力;第三阶段才正式进入高度概括与抽象的标志设计,是对图文色的高度凝练与象征寓意性符号表达.这三个阶段共同形成了一个从具象、感性、单体、直喻到抽象、理性、系统、隐喻的层级递进的训练过程.(图1)
图1 课程训练的三个阶段
2.2.1 整合公共意识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承担本课程教学初期,教学设计主要围绕知识、技能、情感三个目标设定了总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为掌握标志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目标是掌握标志设计技巧和要领,包括系列标识设计与商标设计,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软件表达技能、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目标为培养学生对课程和专业兴趣的生发以及自主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然而经过对几届学生的实践指导,在做一些实践课题训练之中,发现培养公共意识与提升专业技能之间的实际上存在着密切关联,同时还可以相互促进,因而教师在课程教学后期逐步调整和再设计教学案例,并将公共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也纳入了情感培养目标.
2.2.2 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课题设计
前文介绍了课程三个阶段的专项训练内容,每个阶段教师都设计了相应的实践课题,与公共意识培养相关的课题设置在第二、三阶段.课题主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需求,围绕学生身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设计,课题设计兼具灵活性和动态性特点,根据每届学生的不同情况先后开展了几项课题实训,为培养学生公共意识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以下是几项经过教学实践的课题:
课题1.公共标识系统设计——西校区图书馆导向标识设计.
公共标识系统设计通常是指在公共场所中,比如医院、游园、机场、车站、图书馆等,行使识别职责的一整套的公共标识符号系统.同一公共场所在各个不同的方位上,都有着不同的公共标识符号,这些标识符号都以各自特有的形态表达一个明确的信息指示,如:电话、开水间、电梯和男女厕所的标识设计等等,形成一整套有着统一的视觉艺术表现和风格系列的标识符号系统.而教师所在学校的西校区图书馆中恰好还没有系统的视觉导向标识,因此教师设计了这项课题训练,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实际场景的观察调研,去发现在这个环境中标识设计的具体需求,进而有针对性的展开设计(图2).这项训练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系列图标的表达技能,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所学可以用于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和产生价值,即明确学习目的,又以此促进学生对公共环境当中他人的需求的关注.
图2 西校区图书馆导向标识设计(作者:田彩霞)
课题2.公共标识系统设计——垃圾分类标识设计
相较国外发达的公共标识系统设计,国内公共标识的发展和表现欠佳,许多公共环境的导向标识设计都差强人意,存在无视受众需求的现象,比如全国各地的垃圾分类标识设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设计除了没有达成良好的指引作用,对于分类行为的实施反生障碍,而全国至今没有达成统一规范的设计,其深层根源反映出的正是社会公众淡漠的公共意识.课程之所以选择这项与社会环境发展息息相关的课题,是因为这项课题既可以训练学生掌握系列图标的表达技能(能力目标),为提高国内公共标识设计水平提供后备军;又能够帮助学生认知垃圾分类内容并形成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树立环保意识(情感目标).虽然国内目前在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方面工作还没有到位,但是课题的持续进行是为了形成在思想上的“先入为主”,以思想促进行动,为今后全民开展垃圾分类行动未雨绸缪,提供意识先导(图3).
图3 垃圾分类标识设计(作者:郭屹焘)
课题3.与地域相关的设计比赛
在课程第三阶段,教师也会选择一些与本地区相关的设计比赛作为训练课题,比如呼和浩特普法标识设计征集大赛,老牛坡党性教育示范基地形象标识设计征集大赛,等等.虽然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某些赛事中的行政意味颇有微词,但教师更看重的是这些赛事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和熟悉地域文化,在此类设计实践中学生会逐渐增进对所在地域人和物的情感,进而实现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公共意识也会因此得以提升.
教师在选择和设计与公共意识培养相关的课题所遵循的宗旨是:依据学生和生活环境的需要,辨别和选择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内容,缩短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的差距,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较为直观的认知所学专业知识能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以及深切感受到个体与社会的密切关联度,发现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和需要,体会到作为社会成员自己应尽的责任,进而达到强化个体公共意识的目的.同时这也是教师主张的——检验课程是否把技能训练和公共意识培养有机整合,是否通过生活实践把公共意识转化成学生现实行为的不二标准.
在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很多时候与德育有关的课题实施起来更像是在打“擦边球”,无法直截了当地以德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教育,虽然短期看不到成效,但事实上公共意识就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和逐步渗透的过程当中得以生发.使用“渗透”这个词本身就表明,公共意识的培养是一件细致入微、缓慢漫长的一个过程,因此,要有长期持续攻坚的心理准备和坚定信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通过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时时处处为学生创造德育教育的机会,有目的性地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公共意识,应当成为大学课堂的新常态.
〔1〕曾献辉.论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下的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J].职业与时空,2011(05):180.
〔2〕[美]戴维·铂金斯.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33.
〔3〕曾爱华.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及其课程整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42.
J50-4
A
1673-260X(2017)10-0056-02
201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