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置换的麻醉应用中效果分析

2017-11-02 03:1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硬膜外置换术髋关节

田 军

(湖北省潜江市中医院,湖北 潜江 433100)

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髋关节置换的麻醉应用中效果分析

田 军

(湖北省潜江市中医院,湖北 潜江 433100)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置换髋关节手术的麻醉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髋关节损伤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影像CT与X光片诊断确认进行置换髋关节术,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实行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结果实验组药物剂量(13.47±4.09)mg、阻滞完全(11.27±2.16)min、药物起效(47.28±14.27)s和麻醉效果93.33%(28/30)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13.33)相比对照组10(33.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置换髋关节手术的应用效果较好,麻醉剂量小可以避免患者机能影响,兼具保持镇痛药性与用药安全性,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概率。

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髋关节置换术;效果分析

髋关节疼痛、畸形或功能退化临床主要通过换置手术治疗,保存关节功能完整性和耐受力,病患以年长老人为主,因此麻醉方式的选择意义重大[1]。为更好地加强麻醉效果,观察不同的麻醉模式应用在置换髋关节手术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髋关节损伤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影像CT与X光片诊断确认进行置换髋关节术,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依麻醉不同模式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体重56~68kg,平均(59.84±4.92)kg;年龄47~78岁,平均(58.73±5.62)岁。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体重58~71kg,平均(60.32±4.68)kg;年龄49~79岁,平均(59.15±5.04)岁。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选择L2~3或L1~2棘突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头向植入硬膜外导管3.5cm,回抽无血及其他液体后经硬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4mL,5min后观察无脊麻表现后再注入0.75%罗哌卡因7~10mL之后每60~90min0.75%罗哌卡因4~6mL,术中间断静注0.02mg/kg咪达唑仑强化麻醉,术后接硬膜外镇痛泵。

实验组实行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侧卧在L2~L3腰椎间穿刺,配置剂量为0.75%浓度1.0~1.2mL罗哌卡因注射药物在蛛网膜下腔,然后放置硬膜外管,间断性配合0.02mg/kg咪达唑药量强化麻醉。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麻醉药物剂量、阻滞完全、药物起效和用药效果的指标和术中与术后出现的不良药物反应,分析相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药物剂量、阻滞完全、药物起效和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13.33)相比对照组10(33.33)不良概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n) 药物剂量(mg) 阻滞完全(min) 药物起效(s) 麻醉效果(%)对照组 30 80.06±8.51 16.35±3.33 301.47±180.14 73.33(22/30)实验组 30 13.47±4.09a 11.27±2.16a 47.28±14.27a 93.33(28/30)a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s)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术中术后 总发生(%)血压不稳 心率过缓 血氧过低 恶心 晕眩 感染对照组 30 2 1 1 2 3 1 10(33.33)实验组 30 1a 0a 0a 1a 1a 0a 4(13.33)a

3 讨 论

髋关节置换术随着高龄患者的增加,需要配合患者年龄和器官功能运作情况,分析手术造成的创伤愈合期,麻醉用量引发的机体狩猎式反应和治疗风险系数[2]。患者因为细胞受到外力侵害会引起肾上腺高速分泌,当神经系统长期处于防御备战的过激状态,会影响患者其他器官的正常作用,带来毁灭性伤害[3]。实验组药物剂量、阻滞完全、药物起效和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分析结果可能是,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充分在腰骶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完全,采用小剂量用药降低麻醉中毒影响生命体征的可能性[4]。同时腰硬联合麻醉肌肉镇痛良好,可以较好的控制麻醉持续时间,能够有效配合手术需求,降低手术风险。

硬膜外麻醉经过注射入硬膜外腔后,间接对脊神神经产生影响,抑制脊神经根系统停止对其他神经区域的支配,阻滞手术面神经疼痛反馈[5]。腰硬联合麻醉是阻断手术部位交感神经感应,相比全身麻醉保障血液系统微循环完整,减弱心脏负荷,单纯针对病灶用药避免影响对患者肌力和意识的监测[6]。观察记录显示,实验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13.33)相比对照组10(33.33)不良概率低。髋关节置换术是将与生物相容性好的金属机械材料制作成关节假体,替换髋关节受损面,需要较大面积的清除病灶,术后需要训练适应,使得假体关节与骨配合,维持活动功能[7]。腰硬联合麻醉是指腰部麻醉和硬膜外持续麻醉两种方式联合使用,有很好的病灶周围肌群放松效果,保障髋关节手术时的视野完整,能够深入关节治疗,减少强行分离组织的可能性,因此手术出血量小,伤口感染可能性减弱[8]。腰硬联合麻醉减少多点穿刺多腰椎的重复损伤,更好地控制了用药量和药物注入速度,保证麻醉范围,患者生理适应情况好,降低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及早进入康复训练。因为时间因素的制约,有关于不同的麻醉模式应用在置换髋关节手术后神经系统影响反应,需要临床麻醉学实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在置换髋关节手术的应用效果较好,麻醉剂量小可以避免患者机能影响,麻醉持续性好,兼具保持镇痛药性与用药安全性,避免术中不良事件,术后并发概率减少。

[1] 高 玮,赵 琳,段满林,等.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上腹部及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6):532-535.

[2] 张曙报,顾尔伟,王靖宇,等.3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7):1062-1066.

[3] 鲁 义,屠伟峰,卿朝晖,等.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静、舒适度及并发症影响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2):109-112.

[4] 张娜娜,高艳平,郭文静,等.全身麻醉双管型喉罩通气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6,42(20):2259-2260.

[5] 储开云,潘亚娟,石 红,等.骨科手术中低体温对硬膜外麻醉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2):2461-2462.

[6] 马靖华.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4):483-485.

[7] 秦志均,罗 毅,赵石蓉,等.腰硬联合麻醉复合无创辅助通气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3):73-76.

[8] 宋海明,马靖华.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复合腰丛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并发症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3):371-373.

R614.4

B

ISSN.2095-8242.2017.050.9751.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硬膜外置换术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