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召雪
社区个体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边召雪
目的:探究社区个体化护理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糖尿病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社区个体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跟管理。结果:接受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及血压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降低,观察组差异更加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及体重指数,将患者的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具有推广价值。
社区个体化护理;糖尿病;应用效果
糖尿病是因遗传因素或外界环境引起的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及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大部分患者因对糖尿病认识不够全面和缺乏持续专业性的指导,往往会延误病情,为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我社区服务中心对社区个体化护理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详细过程及结果如下: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跨度在36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54.45±6.29)岁,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7例,Ⅱ糖尿病患者43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跨度在37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值为(53.60±6.96)岁,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8例,Ⅱ糖尿病患者42例,均剔除严重心、肺合并症患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等患者。
将2组糖尿病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取糖尿病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社区个体户按护理服务:(1)建立健康档案: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具体的干预措施,以随访的形式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干预措施及时进行修改,以防合并症[1]的发生。(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体重、血糖指标、血压、劳动强度等情况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让患者护理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嘱患者戒烟戒酒,培养少食多餐的习惯,食物应以清淡、富含纤维素、低热量、低脂肪的食物为主。(3)运动指导: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具体的运动方案[3],向患者讲解运动疗法的重要性,调动患者的运动积极性,指导患者慢慢增加活动量,养成定时定量运动的好习惯。(4)用药指导:指导患者药物用法、剂量及配伍禁忌症,嘱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4],对胰岛素使用者,要主动教授注射用法,注射器的清洁及消毒,注射部位的更换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5)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预防、治疗以及康复等基础知识[6],鼓励患者及时进行血糖监测[7],增强患者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意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是患者保持心态的良好,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
将患者接受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糖尿病生化指标(包括FBG、2hPBG、HbA1c)、体重指数及血压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c±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3个月的护理干预,可以看出观察组的糖尿病生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糖尿病生化指标比较(‘c±S)
观察组的体重指数及血压明显对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体重指数及血压比较(‘c±S)
糖尿病患者往往因对糖尿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不够重视或缺乏专业性的指导等原因使得血糖长期控制不住,导致多种合并症的发生,使患者出现残疾或者死亡的情况。糖尿病患者仅靠门诊或住院治疗并不能长期、有效的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而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是一项长期且持久的服务,干预形式多种多样且灵活多变,社区工作人员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干预方案[8],对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专业指导。
综上所述: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和专业的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将血糖、体重指数和血压有效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糖尿病大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单位:无锡市梁溪区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
[1]李潇,陈雪兰,吴杰清等.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7):128-129+131.
[2]赵继清.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3):195-196.
[3]朱晓玲,张娅娅,李利菊等.健康教育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779-780.
[4]张艳华.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27):198-198.
[5]宋小苑,何玉丽,张惠珍等.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4):39-41.
[6]种会,郑敏.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0):133-133.
[7]刘英.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5):555-556.
[8]韩晓东.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