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认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传道、受业、解惑”,即传授礼仪道德、继承前人的知识,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让他们对语文有兴趣,有感情呢?音乐的介入,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音乐之美,人皆爱赏,例如孔子,人们总是把他想象成一个不苟言笑,终日正襟危坐的“圣人”,其实他是一个音乐迷。他在齐国听了韶乐,击节赞赏其美,居然三月不知肉味;潜心于抽象思维的哲学大师黑格尔,每每欣赏起音乐来都是如痴如醉。音乐美的直接体验,使他获益匪浅。音乐之美,人所共赏。对今天的青少年也是如此。人类生活需要音乐。音乐,具有表情达意和反映现实生活之功能。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有了教育的时候,音乐也是最先被纳入教育内容的学科之一。孔夫子明确把“音乐”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在西方,从古希腊时期音乐就进入了教育范畴。哲人柏拉图就非常强调音乐的教育作用,他认为音乐比其他教育内容尤其重要,它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渗入人的内心最深入,美的音乐无疑可以浸润人的心田,美化人的性情。音乐是最感情的艺术。由于音乐对人感情的巨大作用,决定了它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语文教学中需要渗入音乐吗?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他不会使教师感到烦扰,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师与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它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学习的内部态度往往决定学习的质量。是积极寻求,还是消极应付;是兴趣盎然的吸收,还是厌恶排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让学生对语文有兴趣,有感情,就要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学生如何与语文教材达到共鸣呢?这时,就需要音乐来协助完成这项任务。怎样用音乐来激发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兴趣呢?
一、樂曲导入,激发兴趣
在新课开启时播放与课文内容及情感相应乐曲,能很好地拨动起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如,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这是一首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全诗将不幸歌女和迁客的悲剧命运联系在一起,直抒“天涯沦落”的哀怨之感。这时老师给学生播放电影《知音》中那首如泣如诉的主题曲,同时用幻灯出示一副琵琶女“低眉信手”弹琵琶,诗人以泪洗面听琵琶的幻灯片。音乐凄切,画面悲凉,构成了一种立体的萧瑟凄凉的情境。这样学生的情感与诗歌的感情融会在一起,上课效果非常好。
二、配乐朗诵,调动情感
借助音乐伴奏进行感情朗读,能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冯骥才的《四月的维也纳》时,就以《蓝色多瑙河》的优美旋律伴随着富于感情的课文诵读,这时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在美妙的声响效果下,作者复杂的感情变成了真实的、可感的,拨动人心弦的感情,一幅幅维也纳初春的迷人画面随之浮现于学生的脑海。这样,学生对课文体验加深了,并且在内心多了一份愉悦和欢畅。老师再回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这篇文章,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着,仿佛已置身于此情此景中。这就是音乐带给语文教学的巨大魅力,同时也证明了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不可磨灭的作用,如果没有音乐来配,语文老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情感,也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就会成为一潭死水。
三、以乐制奇,唤起美感
音乐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很大,它不光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振奋学生的精神,还可以制造奇妙的意境,引人入胜。如,教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先播放歌曲《塞北的雪》,让学生边听边想,使他们驰骋想象,联想诗中壮丽的雪景,作者豪迈的情怀,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中的美,进入了词中的艺术境界了。这就唤起了学生的美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语文教学中,音乐的注入是必要的,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他们的精神,激发他们的情绪,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做到真切的感悟课文,感悟人生,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张晓艳,江苏灌南高级中学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