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人文语文课堂

2017-11-01 14:26贾东晓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文作业探究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大局和教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乃至国民素养,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语文的教学方向,转变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语文教学在现代教学改革中不断发展。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把人文思想贯穿到教学中,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实现人文化教学课堂?根据教学实践,我们语文教研组对语文教学做了如下改革:

一、以培养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课前教研活动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因此与文本对话,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是语文教研组进行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操作方法分为两个涉骤:

1、研读教材和交流思想。教师反复研课,磨课,思课,品课,当思考出自己的理解、情感,感悟出文章的妙处时展开交流。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立意都是我们交流的内容,直到把教材吃透为止,了解了作者写作意图,理解了文本的主旨,把握准了训练点。

2、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现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这样在课堂上既做到了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回归以学生人文素养为培养前提的课堂本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本着“面向全体同学,突出个性”的原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打造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的新的课堂模式。

在这种课堂模式下,自主是打造人文课堂的基础。中学生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求知与表达的欲望,教师要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这种阅读和表达愿望,给学生留足读懂教材,读出情感的時间,让他们尝试运用自己的心力,去了解文本,领悟文本,为学生能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作是达成自主学习的途径。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说:“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流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了两个人的思想。”因此,师生之间或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要尽量多地交流“思想”,而不是交换“苹果”。在课堂小组讨论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交流思想,我们认为:每个合作小组最多四人,过多过少都不适宜,因为他们的能力层次应该是不同的;合作学习的时间一定要适当,不宜过长;是否合作学习要根据上课内容决定,每节课自主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样的合作模式既便于交流又能让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恰好突出学生个体的心理需求和表现欲望。

探究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充分的自主学习和适当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的视野会开阔,头脑中也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探究意识便被激发出来,从而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成见的探索精神。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推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第一模块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以往开始学习一篇课文,大多是以教师为主角,介绍很多相关资料,引入课文。对于这样一篇文章,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课前布置四个自主探究小组收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然后把资料制作成可以展示的模式(如幻灯片等),每个小组给2-3分钟时间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个环节把学生带入情境,然后回顾分析《同步辅导》给出的关于课文内容相关问题。最后一个环节是疑难探究,就是针对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有关内容等方面的疑难问题的课外延展探究。先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困惑写在小纸条上,由课代表搜集整理出共性问题,然后把问题分给各个自主探究学习小组,本组同学共同协作,发微析疑,之后把自已的研究结果形成文字材料,发到老师为本课专设的博客版块里,展示成果,共享智慧。

但是这几个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以便于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富于趣味性。

三、渗透人文思想的作业设计

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课堂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应突出人文色彩。郑逸农在《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中说到:“作业布满了硬生生的认知组合,冷冰冰的逻辑堆砌,是榨干了水分的叶子,是抽掉了色彩的花朵。”这是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忽视人文性,重视工具性,把语文作业理解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手段的写照。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作业应突出人文性特点,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使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心智得到开发。

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必须转变观念,不再将作业作为检验学生差异性的手段而是把作业作为培养人文关照的媒介。1.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增加了作业的可选择性。2.作业实践化,使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如,在教授《拿来主义》这一课时,我们设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次针对全体同学:1.什么是“闭关主义”?2.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的?第二层次针对中等学生设置了这样的问题:1.“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区别和联系?2.“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第三层次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批驳“送去主义”?有几点原因?2.作者对“送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3.现实生活中的拿来主义的表现及分析。endprint

这三个层次的作业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等差异性。既让全班学生都有事可做,又培养了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方面也不无帮助,更重要的是以现实生活为例子分析拿来主义,增加了趣味性、体验性,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人文关怀。

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教学反思

新课改强调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一堂课下来,能否达成既定目标,能否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该如何判断呢?这就需要反思。可以这样说:“反思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法宝。”教师通过反思自身的教学经验、技能、活动及教学现念,评估自身的教学行为,可以改劣扬优激起专业方面的创新意识。因此,我们提倡每堂课后写教学反思。无论怎样优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对教学不足之处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以使之成为日后的教学经验。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交流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迸发出智慧火花,如果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留下诸多遗憾。因此,反思精彩瞬间,为以后的教学留下宝贵素材是十分必要的。

五、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载体的人文观在教学环节中的贯彻

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标志之一,以往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以及针对性及实效性较差的批改反馈模式,不仅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而且影响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下面以作文批改为例。

我们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合作批改作文。批改作文的总体要求是:1.改错字、病句。2.从观点、立意、语言、结构等方面评价并打分。3.写上简短的评语并署名。4.集体交流,选出优秀作文,组长朗诵,大家共赏。5.写心得体会,改写作文,提升档次。经过这样的课堂设计,作文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部活跃起来,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位同学至少读了三篇作文,又听读了多篇作文,不论在听觉上还是在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小组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得到增强。

新课程标准追求“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重视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重视知识与能力整合,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师生平等对话和沟通,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开发课程资源”等嶄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不可否认,源活则水清,在以后的教学中钻研新课标理论,吃透新课标精神,树立新课标理念,改变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无成就、学生学无兴趣”的局面,以全新的思想构建人文性教学课堂。

贾东晓,河北新河中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作业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