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是指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日常教学中,一次有质量的课堂互动,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思维,从而很好地激活整个课堂。对于“课堂互动”这一教学的重要环节,苏派语文名师历来重视。而且在苏派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苏派语文名师们也形成了各自鲜明的课堂互动风格。但“异”中有“同”,本文拟立足中学语文学科,通过研究苏派语文名师们的经典教学案例,努力探寻他们在课堂互动艺术上所呈现出的共性特点。
一、立足一个“情”字,以情动人
情,是指感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语文课堂确是一个丰富的情感场,“缀文者”为作者,文字中深蕴着其情感;“观文者”是学生,品读中潜伏着其情感。苏派语文名师在课堂互动设计时,特别注重在“缀文者”的“情”点和“观文者”的“情”点这两处,设置问题,进行互动。通常做法为:先在文本的作者动情处,引导学生细品,去理解文本;后在学生个体的动情处,让学生走进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产生共鸣。
比如,苏州市著名特级教师高万祥老师,对于莫怀戚先生《散步》一文的教学处理。文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一句中的“熬”字,就是作者情感的一个凝聚点。教者充分地利用了这个情感点,先请学生细品此词所包含的作者丰富的情感。接着教者继续追问,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深刻的思考:生命的衰老是自然规律,面对着亲人的衰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孙子”,你会怎么做?这一问,激发了学生自身的情愫,在思想碰撞中,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二、重视一个“境”字,以境助学
境,是指情境。杜威认为: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建设性的过程。苏派语文名师的课堂互动,历来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通过高质量的情境创设,来显示物象特征和生活场景,创造一种便于直观认知,进而能够具体感受的情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生活再现、角色扮演、语言营造、随堂作画、教学挂图、音乐渲染等。这些主要方法,在苏派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比如南通市著名特级教师袁菊老师,对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的教学处理。此诗的背景知识,因为抽象很容易被忽略,袁菊老师就信手几笔简笔画,形象描述出了红军的长征路线,标示出诗歌中所叙写的典型场景——“两山两水”的位置,非常直观,再配合李老师动情的描述性语言,既让学生填补了想象,明确了长征之路,又能够让他们初步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
三、关注一个“趣”字,以趣促思
趣,是指趣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趣味的活动。苏派语文名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用“趣”去促思,精心设计一个个能引起学生强烈表达欲望的互动环节,让课堂趣味浓浓,充满活力。
比如“趣读”。宿迁市著名特级教师谢友明老师在设计《两小儿辩日》一文时,提问:两小儿有何特点?谢老师要求回答的方式很特别,不要求学生直接回答,而是小组合作,请学生用表演的方式,分角色朗读出来。这样,一个孔子、一个旁白、两个小儿,使得普通的课文,变成了课本剧的舞台。这样的“趣读”,使其学习积极性得到空前的激发。
再如“趣辩”。扬州市著名特级教师黄正瑶老师在设计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刻理解“于勒”这一人物形象,设计了“趣辩”环节:于勒是一个可怜的人,还是一个可恨的人?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兴奋点被点燃,兴趣被激发,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不断被深化。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苏派”经验弥足珍贵。教师应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实际,加强反思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互动艺术,从而更好地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陈惠,江苏南通田家炳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