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渔民海洋环保意识调查研究

2017-11-01 17:48曾慧
绿色科技 2017年18期
关键词:渔民调查建议

曾慧

摘要:调查分析了海南省渔民海洋环保意识与海洋环保知识现状,得出了海南省渔民已初步具有海洋环保意识但海洋环保知识极度欠缺的结论,并尝试着从创新环保理念、制定海洋环保教育政策、改变环保教育方式以及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效用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渔民海洋意识的提高和海洋环保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渔民;海洋环保意识;调查;建议

中图分类号:X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8012103

1问题的提出

海南省的海洋资源丰富,有滨海砂矿资源、海洋盐业资源、滨海农业资源和风力资源等。从生态环境来看,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始终保持优良,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维护,生态价值突出。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但是由于技术、认识的不到位,人们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对海洋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干扰。养殖业的污染为海南省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如在昌化江口、春江下游和朱碧江口等这些区域,都是渔业养殖的集中区域,多次发生赤潮,这就是由养殖业所排放的污水所引起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对我们的行为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海洋环境污染行为和渔民的海洋环保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笔者对海南省渔民海洋环保意识调查分析,并尝试着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2海南省渔民海洋环保意识调查分析

2.1对象与方法

海南省渔民数量众多,分布于东西两岸各市县。本文选取文昌市、琼海市、临高县与陵水县四市县的渔民作为样本,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7份,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约为89.6%。调研对象的基本特征按年龄分布,18~30岁占22.8%,31~45岁的占33.6%,46~65岁的占40.3%,66岁及以上占3.3%;按家庭渔业生产代际分布,第一代占9.1%,第二代占12.9%,第三代占19.4%,第三代以上占58.6%;按受教育程度分布,初中及以下占68.3%,高中(包括中专)占26.9%,大专占3.0%,本科及以上占1.9%。

2.2结果分析

2.2.1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在“您觉得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限选两项)”的问题回答中,占据前三的因素分别是过度捕捞、旅游开发以及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分别是44.2%、17.6%和16.0%。在访谈中许多渔民反映即使是在休渔期也会有许多小型渔船下海捕捞,而且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污水排放口,海洋水质大不如前,甚至也因此出现过鱼被毒死的情况。这些表明目前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正不断下降,正是内在与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渔民海洋环保意识淡薄,关注自身经济利益,忽略海洋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和在海洋环保方面的管理缺失问题,使得整个海洋生态处于一个无序的状态\[1\]。

2.2.2海洋环保政策知晓程度

在“您对近年来国家和海南省发布的一些海洋环保政策是否知曉”的回答中,有37.0%的渔民回答“不知晓”,有48.7%的渔民回答“知晓,但并不明确”,有14.3%的渔民回答“知晓”,整体而言,渔民对海洋环保政策的知晓了解程度较低。当前展板、宣传栏和宣讲会是政府向渔民进行环保政策宣传的主要方式,而在访谈中大多渔民表示他们几乎不会主动去看展板上的内容,而且囿于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对宣传文书的理解也存在一定问题,即使政府举办专门的政策宣讲会,他们也只是随便听听,过后也就忘了。这些表明目前政府的环保政策宣传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的原因包括宣传方式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受众的实际情况以及时效性等等。

2.2.3海洋环保政策与生产生活的相关程度

在对“请问您认为现在政府所实施的海洋环保政策是否与您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回答中,38.2%的受访者认为“没什么太大的关系”,41.6%的受访者表示“有关系,但对生活没什么太大的影响”,20.2%的受访者表示“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理论上讲,海洋环保政策与渔民的生产捕捞、生产生活环境以及长远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但是调查显示,海洋环保政策的现实效果却不尽人意。目前,大多海洋环保政策是教育宣传性质的,关注于宣传海洋环保的重要性、提高渔民的海洋意识等内容,缺乏强制力与约束力,使得海洋环保政策失去其效用,流于形式\[2\]。

2.2.4日常交谈中常涉及的海洋话题

在对“请问您在和朋友或亲人聊天的时候,主要涉及哪些与海洋有关的话题”的问题回答中,谈论度最高的三大话题是海洋捕捞、海洋环境和国家政策,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30.6%、18.5%和18.5%。海洋捕捞直接关乎渔民的经济利益,自然是渔民日常生活中谈论的一大核心话题,而海洋环境之所以被渔民热议是因为渔民也逐渐注意到了海洋环境在渔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海洋环境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是海洋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从长远来看,海洋环境的恶化会给渔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3\]。至于为何渔民已经认识到了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却很少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阻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受访渔民在访谈中给出了答案。渔民表示身边的渔民都选择忽略环保问题,没有谁愿意放弃现有的利益,况且一个或少部分人的力量太过弱小,根本无法改变现有格局。海洋环保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靠小部分人的力量能够实现的,这既需要政府、渔民等相关主体足够重视环保问题,相互配合协作,也需要完善的政策制度作为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将环保贯彻到渔业生产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2.5获取海洋知识的主要方式

在“您平时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获得与海洋环保的有关知识(限选两项)”的问题回答中,百分比占据前三位的回答分别是传统媒体、文化传承以及日常交流,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41.8%、15.9%和15.3%。海洋环保知识包括很多内容,如海洋环保的意义、手段、技术以及海洋环保政策等等。当今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加快了各个产业的发展。而与社会大趋势相比,海南渔民群体中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与运用相对滞后,信息传播途径的有限性限制了相关环保理念与知识的传播,成为阻碍海洋环保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因素。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推动海洋环保知识在渔民群体中的广泛传播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endprint

2.2.6政府需加强的海洋公共服务

在“您认为政府还需加强哪些方面的海洋公共服务”的问题回答中,百分比占据前三的回答是渔业资源保护、港口建设与管理和培训,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8.5%、14.4%和11.5%。渔业资源作为渔业生产的起点与核心,影响着渔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其多寡决定着整个产业的繁荣与否。在访谈中许多受访渔民都表示了对渔业资源状况的深深担忧,海洋生态环境正遭受严重破坏,这不仅影响了海洋产品的质量,也打破了海洋生态平衡,是导致渔业资源日益减少的主要因素。这些情况表明海洋环保问题已经切实影响了渔民的生产生活与经济利益,海洋环保成为影响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2.7对政府休渔期期间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

在“您对政府在休渔期期间所做的服务保障措施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中,回答“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一般”的受访者总共占到83.4%,共有16.6%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政府在休渔期期间所提供的服务措施包括捕捞管制、补贴、技能培训等等。总体而言,受访渔民对休渔期政策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此期间所提供的服务给出了积极的评价。但是受访渔民在访谈中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休渔期期间也有许多小型船只出海捕鱼,受访渔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强管制,贯彻落实休渔期政策;另一方面,休渔期对于海洋的保护终究是短暂的,受访渔民希望政府在非休渔期期间也能多加关注日益严峻的海洋环境问题,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

3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渔民海洋环保意识与海洋环保知识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海洋环保意识方面,渔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海洋环境问题并且对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的因素较为明确。日前,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渔民的生产生活,大部分渔民已经认识到了进行海洋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另一方面,渔民海洋环保知识较为欠缺。受访渔民对海洋环保政策的知晓程度普遍不高,认为其与自身生活没有太大关系,这与政策内容、宣传手段以及渔民文化水平等因素有关。此外,受访渔民表示个体或者小群体的力量过小,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多加重视海洋环保问题,系统全面地开展环保活动。海洋环保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道路长且远,要想实现海洋环保与海洋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各方持续的努力,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3.1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良好的海洋环境需要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出现污染后的治理这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但是实际上远遠不止这两个方面,需要全方位的开展工作。以往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的思想早已不适合现在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需要,在实际中开展海洋保护工作,要从污染的源头抓起,减少污染源的排放。要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要与时俱进,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及时调整适合的理念,才能让理论结合实际,从而更好的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进行相关的研究。

3.2制定海洋教育政策,提升海洋环保意识

海洋教育政策对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有着“规范和引导”作用。但是海南省政府在海洋教育政策方面做的不足。政府应当制定系列海洋教育政策,尤其是针对渔民海洋教育的政策,运用政策工具来规范和引导渔民们提高自身的海洋意识。同时也要注重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扩大政策参与,以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保证政策执行的效果。当然也需要完善配套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政策的落实。

3.3改变教育方式,提高渔民积极性

海洋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效果。目前,海南省有多种针对渔民的海洋环保教育方式,包括展览版宣传、环保政策宣讲会与培训等等,但是渔民对这些方式的关注度和积极性并不高,教育效果不理想。要想提高教育效果,政府一方面应当考虑到渔民的文化水平,采取与渔民文化水平适当的教育方式,易于渔民接受,不至于使得海洋环保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政府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增强其趣味性以及渔民在教育过程中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将环保教育融入到渔民的日常生活中,提高渔民积极性使得海洋环保教育事半功倍\[4\]。

3.4培训非政府组织,发挥第三部门效用

海洋环保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人员、团队作为支撑。而渔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在长期的海洋工作和与渔民的接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等,能够满足海洋环保工作的需要。在海洋环保过程中,非政府组织能够成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专业性与针对性优势,大大提高海洋环保工作的效率。对此,政府应当认识到非政府组织在海洋环保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与其展开合作,支持其日常工作,培育与发展更多的非政府组织,使其成为海洋环保工作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

赵宗金.海洋意识是何种意识\[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2\]顾湘,王芳玺.公众参与海洋环境政策制定的中美比较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2).

\[3\]王路.海洋意识——海南强省之魂\[J\].经济纵横,2010(8).

\[4\]赵宁.多种手段提高公民海洋环保意识\[N\].中国海洋报,2015-03-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渔民调查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