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性分离法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1-01 13:34:35刘婉利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钝性分离法娩出

刘婉利

(安康市中医医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钝性分离法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刘婉利

(安康市中医医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目的分析钝性分离法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62例腹膜外剖宫产手术产妇,根据手术操作方法分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式钝性分离法进行操作,对照组采用腹膜内剖宫产术,对比2组产妇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2.19%),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传统侧入式方式的前提下,采用钝性分离法,对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操作进行改良,可提高手术操作效果,增加手术安全性。

钝性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

腹膜外剖宫产术是指在腹膜外为产妇开展剖宫产手术,此种手术操作方式对产妇腹腔干扰较小,利于产妇术后恢复。但是,手术操作对医师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若不满足手术操作指征,或存在操作技能差等现象,则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到产妇的分娩效果。所在医院在开展临床实践工作时,逐渐将钝性分离法应用在腹膜外剖宫产术中,取得比较满意的处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2例腹膜外剖宫产手术产妇,均符合手术操作相关指征[1]。数字随机法分组,观察组(n=41)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32.09±3.57)岁,孕周39~41周,平均孕周(40.36±5.89)周。对照组(n=41)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2.12±3.3.55)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40.29±5.91)周。病例收集满足规范,产妇本人对诊疗方法与目的知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临床手术操作指征者;②存在明显诊疗风险者;③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及其他严重合并症者;④多种原因造成中断治疗或严重精神类疾病者;⑤无法定监护人者。2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膜内剖宫产术,术前做好常规准备,行腰硬联合麻醉处理,并严格按照相关手术操作步骤,执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利用钝性分离法,在水压分离的帮助下开展腹膜外剖宫产术行腹壁横弧形Pfannenstiel切口,切开皮肤及脂肪层后,分离两侧腹直肌,于侧方手指钝性分离膀胱侧窝的脂肪组织,显露腹壁下动、静脉,在该处可见上为腹膜返折,外缘为腹壁下血管,内为膀胱侧缘所形成的三角,在此处注入生理盐水,利用水压分离使膀胱与宫颈前筋膜组织肿胀,两食指伸入膀胱与宫颈前筋膜间做钝性分离,直至膀胱侧窝,暴露子宫下段,切开子宫处理,娩出胎儿,并将其附属物一并带出,对宫腔进行有效清理。缝合子宫肌层,并对膀胱进行复位。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产妇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做好详细记录。与此同时,对2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并进行相应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9%,χ2值检验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手术治疗情况分析及对比

3 讨论

伴随着临床医学技术及产科手术方式的不断进步,很多操作难点逐渐得到有效解决。腹膜外手术放几乎能够完全代替腹膜内手术疗法,因此在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观察中,对腹膜外手术操作技术进行不断普及,并在实践工作中加以完善,是产科临床发展的必然[3]。为有效应对传统手术方式的不足,尝试对腹膜外手术进行改良。钝性分离法主要采用手指来试试手术操作,避免剪和刀的使用,能够有效控制对膀胱、输卵管及腹壁的损伤几率,并提高手术操作速度,提高手术操作成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4.63%),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权威文献[4-5]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证实钝性分离法的使用优势及价值。通过上述分析,结合权威文献报道,认为在优化传统腹膜外剖宫产术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钝性分离法应用在剖宫产术实践中,可显著提高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操作适应性,减少脏器损伤,提高手术质量及效率。

[1]李蓉梅,袁 玲,周玉洁.钝性分离法在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19(9):63-64.

[2]郝淑莲.改良腹膜外剖宫产术和改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3,03(24):188-189.

[3]刘秋力.腹膜外剖宫产术式用于再次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1(91):94.

R719.8+3

B

ISSN.2095-8242.2017.43.8404.01

本文编辑:贺 攀

猜你喜欢
钝性分离法娩出
显微再植术在手指钝性离断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急诊超声对钝性腹部创伤内脏破裂出血的诊断与研究
跨临界二氧化碳两级循环优化的循环分离法
制冷技术(2016年3期)2016-12-01 06:53:21
钝性外力作用致四肢长骨干骨折99例分析
法医学杂志(2015年4期)2016-01-06 12:36:36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多孔膜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20:23:54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
核酸吸附快速分离法与国外同类试剂盒及传统方法的比较与评估
剖宫产胎儿娩出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
中外医疗(2011年13期)2011-02-21 0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