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淋利
(贵州省铜仁市中医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补肾祛瘀化浊法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刘淋利
(贵州省铜仁市中医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目的分析研讨补肾祛瘀化浊法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抽取60例纳入到讨论中,6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30例对照组和30例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33%比对照组76.67%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予西药治疗,很难将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指标降低。可考虑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祛瘀化浊法中药内服联合灌肠方式进行治疗,该方案,疗效突出,血中尿素氮、肌酐等物质得到降低,肾功能衰竭得到缓解,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
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灌肠;中药内服;补肾祛瘀化浊法;疗效
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上单纯性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无法完全阻止其肾功能进展恶化[1-2],且很难使肾功能指标下降,而联合中药治疗,则可让病情得到一定缓解。报告如下。
6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分30例对照组和30例研究组。对照组内18例男,12例女,年龄为(64.8±11.3)岁,病程(12.5±9.5)月;研究组内17例男,13例女,年龄为(64.6±11.2)岁,病程(12.8±9.4)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治疗,入院后接受降糖、及改善肾功能等常规治疗。按照血糖指数给予胰岛素或瑞格列奈片龙控制血糖,及控制血压,保持电解质稳定等治疗。中药给予补肾祛瘀化浊法进行治疗,内服中药药方由:山药、山茱萸、熟地、茯苓、白术、泽泻、丹皮、丹参、当归、益母草等药物构成,日1剂,水煎300 mL分三次服。灌肠药方由生大黄、丹参、蒲公英、生牡蛎、白术等构成,给予高位保留灌肠32厘米,按照其病情状况,1次~2次/日,100 mL/次,保留一小时。一疗程为半个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达半个月或以上。
患者治疗疗效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其分显效、有效、无效[1-3],显效:各症状均消失,SCr指数和治疗前对比降低了30%或以上;有效:各症状均有改善,SCr和治疗前对比降低了20%或以上;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
同时,治疗后需测定患者尿蛋白、SCr、BUN等指数,并对比分析。
用SPSS13.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χ2)、计量资料(t)分别采用(n,%)、(¯X±s)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3.33%比对照组76.67%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n,(%)]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各指数状况(±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各指数状况(±s)
组别 例数 SCr(umol/L) BUN(mmol/L)研究组 30 180.9±64.3 12.7±4.7对照组 30 287.3±99.3 19.7±6.3 t — 4.9262 4.8779 P — 0.0000 0.0000
此研究中所列举的研究组患者接受补肾祛瘀化浊法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所取得的疗效和各指数改善状况均比单一性接受常规性治疗明显,更具优势性(P<0.05)。祖国医学上来看,糖尿病为消渴病的范围,肾病则为雍闭、水肿、关格、虚劳等范围,因病久必虚、久病多淤,导致淤血停滞在肾内,肾气亏虚。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结则为体内浊毒、肾气亏虚、肾内血淤。在治疗上应祛瘀化浊、益气补肾。此研究中所使用的补肾祛瘀化浊法药方内山药、山茱萸、熟地有健脾补肾作用,丹参、当归、益母草、丹皮、泽泻、茯苓、白术有活血祛瘀化湿浊作用。灌肠方内丹参、生大黄、蒲公英、生牡蛎、白术等可具有祛瘀泻浊、清热解毒的作用。通过灌肠治疗,让药液在人体中滞留时间较长,药物直接通过肠道粘膜吸收,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病情和症状改善上疗效突出。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可考虑给予补肾祛瘀化浊法联合灌肠方式进行治疗。
[1] 郑君芙.活血化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及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11):1688-1692.
[2] 张江华,郭 倩,张晋升,等.基于"同病异治"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证治规律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6,31(4):19-21.
[3] 康豪鹏,刘红亮.中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评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2):2280-2281.
R451
B
ISSN.2096-3718.2017.44.8654.01
本文编辑:柯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