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军
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疝气的效果比较分析
●冯文军
目的:比较分析疝气治疗中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的效果。方法:依照手术方式,将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82例疝气患者分为传统组与微创组,各41例,分别给予传统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治疗中,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康复。
疝气;传统手术;微创手术;效果
疝气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最佳治疗方式即为手术。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可采用的治疗疝气的手术方式逐渐增多,而每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以提升手术效果,促使患者尽早痊愈。本院以收治的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的疗效,旨在为临床实践选择提供参考。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疝气患者82例,男59例,女23例;年龄8~42岁,平均(20.4±3.3)岁;疝气类型:斜疝60例,直疝22例;合并鞘膜积液6例。纳入及排除标准:(1)符合疝气诊断标准;(2)未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3)对本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依照手术方式,分为传统组与微创组,各41例,两组患者资料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
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全身麻醉效果满意后,于手术部位常规消毒,切口斜向切开,长度约为4cm,暴露精索,疝囊找到后切除,彻底止血后缝合常规开展。
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麻醉及消毒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之后用手触摸,将精索找到,切口点定为腹股沟内上方1cm位置,沿着韧带走向,切口切开,长度约为1cm,皮肤切开后,皮肤与组织的分离采用蚊式钳,患者如为男性,将精索提取,钝性分离,疝囊找到后于皮下环处解剖疝囊,以暴露精索,接着分离疝囊,达到内环处后,实施高位结扎,并将疝囊切除,患者如为女性,疝囊直接提起切除,操作过程中,应尽量的放轻动作,避免精索或血管被损伤,疝囊若比较大,横断中部,防止发生出血症状,若疝囊口比较大,精索游离后需向上牵拉,适当缝合内环口。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传统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微创组与传统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
表1 微创组与传统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
注:与传统组相比,⋆P<0.05。
组别(n=41)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自主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微创组 11.9±2.4* 5.1±0.3* 10.5±1.6* 0.8±0.2*传统组 20.8±3.2 9.6±1.2 15.1±1.9 5.9±1.2
术后,微创组41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9.8%,4例均为阴囊肿胀;传统组41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26.8%,其中,阴囊肿胀6例,腹胀3例,鞘膜继发性积液2例。微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临床中,疝气的发病率比较高,高发于小儿中,腹腔内压力升高、腹壁肌肉组织能力不强等与疝气的发生密切相关。腹股沟斜疝为常见的疝气类型,柔软、可复性肿物存在于腹股沟内侧为此类型疝气的主要表现,用力排便、咳嗽时,会增大或凸出肿物,平卧时肿物则消失。尽管疝气不会明显影响患者,但病情进展后,阴囊中如落入肿块,会影响患者的行走及活动,而且嵌顿发生后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
临床治疗疝气患者时,手术为唯一、有效的方法,传统手术方式为在腹股沟出斜向切一个切口,切口平行于腹股沟韧带,长度4cm左右,比较大,需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腹股沟管正常结构易被破坏,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2]。近年来,临床上主张应用微创手术治疗疝气患者,微创手术中,采用小切口,长度仅为1cm,腹外斜肌腱膜无需切开,患者腹股沟管正常解剖结构不会被破坏,从外环口开始,分离疝囊,直至内环,高位结扎疝囊后再切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治疗疝气效果相比,微创手术治疗时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能够尽早的进行自主活动,且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更佳。但需要注意,利用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会牵拉患者睾丸,导致上移,术后应对高位睾丸注意预防,而且操作时力度应适当,避免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康复,此外,微创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应准确的掌握手术适应症,尤其患者为小儿时,应更为严格的掌握,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疝气治疗中,微创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术后尽早痊愈出院,整体效果优于传统手术,可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进一步的推广于临床中。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普通外科)
[1]刘红海.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17):213-214.
[2]莫丹,曾甜,李新宁,等.对比分析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N].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3(04):65-67.
[3]袁甫军,程小玉.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3(20):4507.
[4]敖建平,向川南.腹股沟皮纹小切口与传统法行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2,9(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