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居民参与 增强社区活力—河西区人大常委会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

2017-11-01 22:28吕洪伟李咏梅
天津人大 2017年9期
关键词:河西区参与率实验区

文/ 吕洪伟 李咏梅

扩大居民参与 增强社区活力—河西区人大常委会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

文/ 吕洪伟 李咏梅

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5年7月,河西区被民政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河西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将其列入今年监督工作重点和常委会会议议题,今年四月成立专题调研组,制定工作方案,收集相关资料,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内司工委委员和区人大代表,集中两个月时间进行专题调研;围绕社区减负增效、社区信息化建设和居民参与率等重点内容,深入街道社区实地视察检查,先后召开3次不同层面座谈会,面对面与街道和居委会负责同志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实验区创建进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代表们认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扩大居民有序参与,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的实验主题,以“三体系一平台”为抓手,通过“三抓四化五提升”,全面推进实验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抓好三项建设,打牢创建基础。抓好制度建设,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每季度例会制度,统筹协调整体创建进度。制定三年创建规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和街道的创建要求。抓好载体建设,启动为期三年的社区居委会独立服务设施达标工程,采取改扩建、购买、租赁、置换、协调、自有房屋回收等方式,扩大独立300平方米社区居委会办公服务设施比例。抓好队伍建设,实施社区工作者“增智工程”,结合工作采取“必修+选修”模式,对社区工作者进行精准培训,提高了社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是实施治理四化,增强社区活力。社区治理规范化,出台相关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社区工作流程和办事程序。社区治理网格化,按照每300-500户划分网格,对原有党建、综治、消防、大气治理等各类工作网格进行整合规范,实现“一网管全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社区,将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社区治理信息化,按照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建设规范、标识标牌、管理软件和评估体系“六个统一”的标准,开发河西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受理从“多口”到“一口”的转变。社区治理项目化,以社区公益服务项目为抓手,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2017年全区共申报社区公益服务项目166个。

三是实现五个提升,扩大居民参与。在民主政治中提升参与率,各社区每半年召开一次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居委会进行民主评议。在协商议事中提升参与率,深入推进“两评三会一公开”,真正让社区的事由居民说了算。在环境治理中提升参与率,将实验区创建与社区环境治理等区重点工作统筹结合,做到统抓统建,共同推进。在文化活动中提升参与率,通过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设施,组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改进社区文化服务方式,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文化活动参与社区治理。天塔街“邻居节”、柳林街“互助节”等品牌活动成为居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参与率,开通“区—街—社区”三级微信公众平台,打造居民互动交流的新媒体平台。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实验区创建参与率有待提升。实验区创建以来,在全区各单位和街道社区进行了宣传发动,但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全区广泛知晓、上下联动、有序参与的浓厚氛围。居民群众对实验区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较低,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参与率偏低、积极性普遍不高;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总体数量仍然不够,自觉参与意识和提供服务的能力不足。二是“社区减负增效和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实验项目需进一步攻坚克难。尽管出台文件对社区工作事项进行了规范,但有关部门重视仍不够,许多单位、部门对社区居委会的职责定位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将一些任务指标放到社区是理所应当,使社区负担偏重,减负增效推行缓慢。社区信息化建设目前还处在服务事项梳理、相关部门协调和建设方案完善的初步阶段,进度相对滞后。三是实验成果总结推广有待加强。在收集实验成果和典型案例方面,主动挖掘意识不强,对现有成果专题研究不足、总结提炼不到位。在推广内容上,对创新成果没有充分研究分析,具有规律性、普遍性的典型案例少。在推广形式上,缺乏灵活有效、与实验成果相匹配的推广手段,各单位、各街道、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性学习借鉴不足,成果应用缺乏有效性,总结推广积极性不高。

结合专题调研视察情况,河西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的情况汇报。常委会组成人员、各街人大工委和列席代表会前认真审阅汇报材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的工作建议:

一是抓参与率提升。加大宣传力度,广泛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宣传形式,宣传实验区创建成果,提高居民群众对于实验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人人知晓、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以“社工节”为契机,做好优秀社区工作者的表彰宣传,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多元主体参与实验区创建的渠道,各职能部门要将工作服务延伸进社区,利用社区与单位联系共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等活动,使各部门、各单位成为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重要力量。创新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孵化支持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公益组织、便民服务企业、托管托教机构、创业培训机构等专业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服务。

组织代表深入下瓦房街调研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工作

二是抓规定动作。做实做好社区减负增效和信息化建设两项“规定动作”。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社会组织全面介入承接社区专业服务,使社区居委会回归自治本位,释放社区工作者活力。加快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尽快打通信息壁垒,建立健全民政、卫生计生、人力社保、残联等多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在街道实现“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服务模式。

三是抓试点推广。切实加强对实验区创建工作的调查研究,定期召开工作推动会。加大实验区创建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有关单位和街道社区进行专题研讨,及时总结实验区创建好的做法,提炼成功经验。加强对已有实验成果的跟踪指导,系统总结社区治理和服务取得的成功经验,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在各街道推广运用,不断促进成果转化,将成熟的实验成果上升为本地区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政策措施。强化实验成果运用,加强信息宣传和成果推介,及时将实验区的工作进展、创新经验和取得的成效报相关部门。适时将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汇编成册,编辑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案例手册,为推进全区社区建设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河西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关注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监督推动实验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确保顺利完成实验区创建任务,不断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水平。

(作者分别为河西区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主任、副调研员)

猜你喜欢
河西区参与率实验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其他国家女性劳动参与率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天津市河西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
我国生育率的变动对劳动参与率影响分析
天津市河西区召开第二届微班会表彰大会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学生写话(2)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学生写话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
我国高校设立1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