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热点 强化监督实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7-11-01 22:28红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淑芳
天津人大 2017年9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全区社区

文/ 红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淑芳

聚焦民生热点 强化监督实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 红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淑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红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强化监督实效。今年,以 3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契机,组织人大代表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全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工作情况开展视察和调研,积极推动红桥区文化惠民服务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红桥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打造三城一中心,建设美丽新红桥”,繁荣红桥区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全区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区政府及各有关方面始终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全区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全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全区建立了由33个区级部门组成的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明确议事规则和各成员单位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人员、资金等管理办法,制定和实施了《红桥区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配备红桥区各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专职工作人员的实施意见》《关于配备红桥区社区文化管理员的实施意见》等文件。2016年初,制定并实施了《红桥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促进了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有序进行和公共文化活动的持续健康开展。

(二)加快建设,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

2015年建成集文化馆、图书馆、少儿图书馆、非遗展示中心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区级综合文化中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依托街道社区资源,加快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建成了10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 113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初步形成了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各街道、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年均接待读者10万人次,借阅图书20余万册次。图书馆、少儿图书馆顺利纳入全市通借通还服务体系,积极稳妥开展读者免押金借阅服务。

(三)创新推动,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发挥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作用,积极开展读书学习等多种文化活动。以天津市民文化艺术节、运河桃花文化旅游节、相声节等传统文化活动为载体,紧密结合红桥区情实际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增添红桥文化活力。运河桃花文化旅游节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全市大型文化旅游活动,被评为全市“十大群众文化品牌”之一。每年举办社区文体艺术节,充分利用红桥区社区文体艺术节、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科学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

(四)提升品质,打造文化精品力作和群众性文艺团队

树立精品意识,打造文化品牌。编辑出版了《津卫摇篮——红桥史话》丛书、《西沽史话》等一批反映红桥历史文化底蕴的书籍,促进了红桥文化繁荣发展。加大文艺骨干培训力度,加强对基层文艺团队的培训、指导。区文化馆年均组织各类公益培训100余场次,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0余人次。区级文艺团队数量超过200支,参与人数近万人,获国家级文艺奖项63项,市级奖项232项。曲艺表演《天津人的乐》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优秀演出奖,舞蹈《扎西德勒》多次在市级文化活动中展演,4支队伍荣获全市“百佳群众文化社团”称号,5人荣获全市“基层文化优秀带头人”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区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调研人员也清醒地认识到,同公共文化服务先进地区相比,同全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红桥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公共文化设施硬件建设仍需强化,部分街道文化站室内及室外活动场地面积未达到全市标准。二是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尚未完全按照全市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人员“专岗专责”。三是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影响了基层文化阵地作用的发挥。四是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三、加快构建全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议

要以学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契机,重点在以下方面积极努力。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加快构建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要充分认识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区人民文化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打造三城一中心、建设美丽新红桥”的重要内容。今年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将法律宣传普及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激励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增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感,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再上新水平。

(二)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加大区域内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促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达标升级。以“便民惠民”为宗旨,充分发挥现有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功能,继续实行免费开放,完善保障机制,健全基本服务项目,建立服务公示制度,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知晓率和使用率,提升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整合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普普法、体育健身等资源,进一步建设街道、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要想方设法,多措并举,加强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要充实文化队伍,推动街道文化站专职人员和社区文化管理员落实到位。要继续加强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公共文化特殊人才,充实区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人才储备。加强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管理人员和社区文艺骨干培训。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培训上岗制度。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队伍、个人奖励机制,对有一定文艺水平、积极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团队、个人予以表彰。鼓励有专业知识、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的文化人才、管理人才创办文化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文化队伍组建专业文化服务组织。

(四)进一步创新文化服务,促进全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积极探索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文化服务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促进区、街、社区文化服务互联互通,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强化对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鼓励各街道、社区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文体活动,鼓励群众自我表演、自我鉴赏、自我交流、自我提高,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社区延伸,增强基层文化活力,推动文化志愿服务。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群众知晓率和使用率,更广泛服务人民群众。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全区社区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社区大作战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3D打印社区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