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探讨

2017-11-01 11:55刘燕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胸腺代偿

刘燕群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 510370

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探讨

刘燕群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 510370

目的分析针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实施胸腺法新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临床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1例为本次观察对象(2015年8月~2016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51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单纯胸腺法新进行治疗,实验组26例实施胸腺法新+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水平﹑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BeAg转阴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复方丹参片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利于患者预后。

复方丹参片;胸腺法新;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

临床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疾病为肝硬化疾病,肝硬化的发病原因与反复发作的弥漫性肝功能损害现象有关[1]。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变化,丙型肝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年龄日渐趋于年轻化,慢性化率可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2],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属于临床中较为难治的阶段之一[3],临床中对于采取何种方式及药物进行治疗的话题成为临床中的重点内容。我院针对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治疗上的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临床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1例为本次观察对象(2015年8月~2016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51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分布在35~63岁之间,均值为(51.10±5.24)岁,肝功能分级:C级10例,B级15例;实验组26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分布在34~61岁之间,均值为(51.05±5.10)岁,肝功能分级:C级9例,B级17例。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及分级等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本次观察收治的所有患者经过临床《丙型肝炎防治指南》[4]的诊断标准均已确诊为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不存在严重精神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

病例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肺﹑肾功能不足患者﹑存在严重药物性﹑遗传性﹑免疫性﹑酒精性及血吸虫性肝硬化疾病的患者﹑存在严重血液疾病及传染疾病的患者﹑不同意进行此次观察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在治疗之前均先给予一定的对症治疗﹑白蛋白治疗﹑支持治疗及临床中常规的保肝治疗;对照组25例实施单纯胸腺法新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1.6mg,一周注射两次,连续治疗半年;

实验组26例实施胸腺法新+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给予患者一次3片﹑3次/d的复方丹参片(国药准字Z20123031,名称复方丹参片,由位于中国安徽亳州经济开发区的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于2015-03-23。为片剂中药,规格:重0.28g一片)治疗,连续治疗半年。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 察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水平﹑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BeAg转阴率之间的差异。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采用免疫化学法﹑重氮法及速率法等进行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水平采用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进行检测[5];显效标准:患者肝细胞指标明显改善,丙型肝炎病毒水平降低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对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水平﹑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BeAg转阴率进行统计学处理。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BeAg转阴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肝功能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水平等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代表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之间对比的肝功能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水平﹑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BeAg转阴率等差异具有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BeAg转阴率比较

对照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实验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无意义;对照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实验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HBeAg转阴率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显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HBeAg转阴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胆红素﹑白蛋白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胆红素、白蛋白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 ± s)

表2 两组患者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胆红素、白蛋白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 ± s)

组别 n 胆红素(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U/L)对照组 25 36.12±3.25 30.23±3.74 61.13±5.89实验组 26 25.16±3.05 38.56±2.41 50.96±3.58 t 12.423 9.493 7.485 P 0.000 0.000 0.000白蛋白(g/L)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丙型肝炎病毒水平变化比较

对照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实验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的丙型肝炎病毒水平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实验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丙型肝炎病毒水平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肝硬化在中医学中属于“积聚”的范畴,病理机制主要为患者正气亏虚﹑脏腑失调﹑损伤肝脾﹑在患者体内产生痰浊﹑气滞及血瘀等症状[6-7],治疗中应以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促进肝细胞修复及再生,改善肝内微循环等为主。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属于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慢性肝病中的一种,肝炎肝硬化目前在临床中被认为是由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的,大量的广泛残余的细胞结节性再生,极易造成小叶结构及假小叶结构破损的症状[8],疾病的初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肝脏变硬及变形等[9],到了失代偿期就会形成肝硬化现象。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受损﹑门脉高压﹑身体各项机能受累及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腹水等症状[8],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表3 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丙型肝炎病毒水平变化( ± s,μg/L)

表3 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丙型肝炎病毒水平变化( ± s,μg/L)

组别 n 治疗前丙型肝炎病毒水平 治疗后丙型肝炎病毒水平对照组 25 4.69±1.34 4.63±1.27实验组 26 5.06±1.28 3.00±1.71 t 1.009 3.852 P 0.318 0.000

胸腺法新是免疫调节剂中的一种,能够对患者Thl免疫反应进行增强[10-11],胸腺法新能分化及成熟T细胞,增加了患者存活数量细胞的保护作用[12],对于病毒感染及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13]。复方丹参片对于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及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减轻及抑制作用,对于肝细胞的再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且对于患者体内纤维细胞出现的过渡增生现象具有一定阻碍意义,降低患者的门静脉压力,达到抗纤维化的效果[14]。此外,复方丹参片中含有的隐丹参酮及二氢丹参酮等物质还能对患者体内的各种非致病菌进行有效地抑制,增强患者机体的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针对肿瘤患者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15-16]。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采用单纯胸腺法新治疗的对照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各项指标﹑丙型肝炎病毒水平﹑HBeAg转阴率及治疗效果等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胸腺法新联合复方丹参片联合治疗的实验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各项指标,且治疗效果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28.92%,提示胸腺法新+复方丹参片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胸腺法新+复方丹参片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较高,安全可靠,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1] 张平辉.复方丹参片和黄芪精口服液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3):160-161.

[2] 陈世奇,曾甫东.复方丹参片在56例乙肝肝硬化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40-141.[3] 宋刘来,陈爱武,黄剑平等.复方丹参片联合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治疗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观察 [J].浙江实用医学,2010,15(1):21-23.

[4] 连博.复方丹参片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2):30-31.

[5] 龚诗,苏海飞,苏雪梅等.复方丹参片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370-3372.

[6] Yang,X.,Li,J.,Zhou,L. et al.Comparison of telbivudine efficacy in treatment-naive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compensated an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in 96 weeks[J].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4,26(4):396-403.

[7] 夏建萍,应豪.复方丹参片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肝纤维化标志物影响研究 [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3):122-124.

[8] 邵鸣,肖玉珍.复肝抑纤汤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6):915-916.

[9] 王千钧,杨华,王贺,等.替比夫定联合胸腺法新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10-11,12.

[10] 杨振林,袁浦军.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2):330-332.

[11] Peng,H.,Liu,J.,Yang,M. et al.Efficacy of lamivudine combined with adefovir dipivoxil versus entecavir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associate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4,54(2):189-200.

[12] 孙良秀.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4):252-253.

[13] 刘文涛,费新应,陈炎生,等.利康Ⅲ号方联合胸腺肽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4):3-4.

[14] 徐严,张永贵,亓文骞,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 [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0):668-672.

[15] 纪泛扑,李政霄,蔡芝芳,等.普通干扰素逐渐加量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12):946-948.

[16] 杨晓莉,杨道坤.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抗病毒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163-164.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pound Salvia Tablet combined with thymus in the treatment of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C cirrhosis

LIU Yanqu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Liw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37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ew Compound Salvia Tablet combined with thymus gland therapy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C cirrhosis for clinical reference.Methods51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C cirrho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grouping. 2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thymus method,and 26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thymus method and Compound Salvia Tablet. The differences of liver function index, hepatitis C virus level, apparent efficiency,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HBeAg negativ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C cirrhosi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C and cirrhosis after treatme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C cirrhosis (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thymus new therapy and Compound Salvia Tablet in treatment of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C cirrhosis is effective, safe and reliable,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Compound Salvia Tablet; Thymus gland method;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C cirrhosis

R512.63

A

2095-0616(2017)19-80-03

2017-07-17)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胸腺代偿
抗病毒治疗促进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再代偿研究进展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基于全科医生丙肝认知现状探索基层丙肝消除策略
CT胸腺厚度联合视觉评分对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丙型肝炎的最新传播途径与预防研究进展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