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图书馆读者服务展望

2017-10-31 17:53刘鸿雁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

【摘 要】以读者服务为中心是现代图书馆与以文献为中心的传统图书馆的最大区别,目前吉林市圖书馆正处在新旧图书馆的转换期,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新型读者服务应如何开展,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读者服务;现代图书馆;传统图书馆

一、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剖析

所谓“传统图书馆”,一般是指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拥有丰富藏书、宏大建筑、由图书馆员进行管理并提供服务,读者到馆阅读的场所。它是由古代的藏书楼发展而来的,是一个物理馆藏实体。它的操作过程是以手工操作方式或借助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完成的。传统图书馆最显著的特征是以文献为中心。长期以来,图书馆的部门设置、人力、财力、物力的配给都是围绕着文献。把文献建设与管理放在所有业务的首位。在文献管理方面,采编部门往往得到超乎寻常的重视,不仅是一个图书馆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更是图书馆所有业务的起点与终点,有的图书馆甚至出现采编人员占整个图书馆在职人员50%的极端情况。在文献流通方面,强调文献不可损失,损失必须赔偿,所以出现了办读者借阅证需要交押金的保值借阅,让读者交押金才能借阅的心理我们不妨说成是对读者借阅行为的有罪推论,是对读者人格与尊严的极大不尊重。在借阅服务的跨时空性上,只强调及时借阅,不重视或不实现延时借阅与预约的作用。在文献保存方面,强调文献所在架位的重要性,对文献标著内容精耕细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去解决图书排架的问题,延缓了图书与读者的见面时间,造成很多书上架后就成旧书的尴尬局面。

二、突破传统图书馆的服务限制,构建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

谢拉曾说,“服务,这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程亚男认为,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务。现代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最基本特征应该是以读者服务为中心。那么以读者服务为中心就要打破过去文献为主的藩篱,一切以服务为中心,向服务看齐。要做到这点,需要做到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去采编部门业务中心化,由各成员馆分别采编向中心馆集中采编过渡。各成员馆分别采编,不仅很难保证各成员馆的著录标准化,就是在同一馆的不同时期,由于人员素质、理解能力的不同,以及馆在不同时期对业务要求的不同,造成了先后著录的MARC数据不一致,造成MARC数据使用上的混乱。集中采编可以前置于图书馆采购,由中心馆统一完成,标准性可控,且图书加工的过程可与图书提供方合作完成,不仅可以减轻采编部门的工作压力,而且能够做到图书馆在采购的同时就已经加工完成,当然这需要一套支持远程采编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

2、开展文献非保值借阅。在文献保值方面,图书馆的一部分文献,由于历史久远或稀少等原因,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的收藏及研究价值,与其自身价格不相符,这种文献的丢失与损坏的按价赔偿根本起不到真正保护好国有资产的价值;在读者服务方面,就读者感受而言应该是不好的,就更谈不上什么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了。押金是一种不信任关系的金钱契约,不应该成为图书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初始关系描述,只有真正明确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放下保值借阅这个包袱,轻装上阵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在非保值借阅中可采用拍支付宝办的“虚拟借阅卡”,用支付宝的信用体系来支持图书馆的图书借阅信用体系。

3、即时借阅与延时借阅。传统图书馆中的借阅基本都是即时借阅,即读者在办理完文献借阅手续的同时,可以拿到想要的文献。即时借阅的优点是即看即得,很直观,但即时借阅也有其不完美的地方。即时借阅无法满足多个读者对同一本文献的获取需求,当某一个读者借走这本文献时,在文献没有其他复本的情况下,传统借阅中读者只能悻悻而走,延时借阅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读者可以通过预约借阅这本文献,在有总分馆体制建立的地区,可以通过总分馆体系的传递,将预约借阅这本文献发送到离读者最近的借阅地点,甚至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物流,在文献还回时直接将文献送到读者手中。在上述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在文献还回时,第一时间通告读者文献可以取回阅览了。

4、提供新书直接上架服务。读者服务第一的理念被贯彻在图书加工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书直接上架。一般来说,作为传统图书馆文献管理的起点,图书编目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著录信息的一本图书似乎不能完全叫做图书馆的文献。但由于现在图书馆的图书都是成批到馆,而且采编部门加工图书的能力往往有限,造成图书服务读者的时间与图书采购的时间之间有很长的时间差,不能在到馆第一时间服务读者,很多有时效性的图书就失去了采购的意义。以读者服务为核心,读者服务是第一需求,新书可以直接上架,上架后限定区域只阅不借,不仅可以解决图书加工延误时间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5、引入新科技展示、体验平台。图书馆与科技馆同样承担着科学传播与普及的重任,在共享、协作、创新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下,无论是图书馆还是科技馆,凭借单一优势并不能满足当今大众对科普的需求,合作发展才是两馆服务社会公众的必然选择,将培育出图书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新型读者服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文献非保值借阅可最大限度地尊重读者的人格和尊严,为良好的图书馆与读者关系打下基础。结合总分馆所采取的延时借阅不仅能解决文献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能提高读者办理借阅证的热情。新书直接上架可以有效解决现在各图书馆普遍到馆读者不足的问题,提高阅览人次量,把因前些年图书馆无新书而走掉的读者再请回来。图书馆科普体验区的建立,有利于吸引年轻读者走进图书馆,在体验高科技带来的感官感受的同时,也享受和培养一下读书的乐趣将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 梅琦. 简论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合作[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6):23-25.

[2] 陈江洪. 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引论[J]. 图书情报知识,2008(5):54-56.

作者简介:

刘鸿雁,女,1970年11月出生,大专 馆员 吉林市图书馆 研究方向:图书馆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
数字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转型
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与创新
关于社区图书馆若干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图书馆如何注重服务细节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探讨
浅议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