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领群
【摘要】大学生在恋爱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极端情绪,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促进恋爱关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 恋爱 ; 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82-02
1.研究背景与意义
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带有盲目性(张玉莹,马忠丽,2002)。由于缺乏与异性相处的经验,缺乏生活经历,大学生在恋爱关系中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极端情绪,严重时甚至伤害自己的健康和生命。通过对恋爱学生的团体辅导,希望提高大学生与异性相处的技巧,促进团体辅导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可,从而促进恋爱关系的健康发展。
2.文献综述
2.1失恋的解释
《新华汉语词典》把失恋定义为:一方失去另一方的爱情。心理学把失恋解释为恋爱中的一方终止或者否认恋爱关系而给另一方造成的一种严重挫折。突如其来的分手会给大学生带来抑郁和绝望的心理,造成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疏导,可能导致精神障碍或者自杀或者杀人等极端情况。
2.2什么是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专业人员对有类似情况的来访者进行引导,通过他们关心的话题,自发地在团体情景里表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发不同的思维碰撞和心理感受,最终达到改善认识水平、行为模式和心理健康的效果。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根据自愿报名的原则,抽选出20名在校学生。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一年级10人,二年级10人;实验组10人,参照组10人。
3.2团体辅导方法
由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专职辅导员进行辅导,地点在“青爱小屋”会议室。辅导从2016年三月中旬开始,进行了八周,两个月后结束。八次团体辅导,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为评估效果,还设计了包括实验组和参照组的对比。
3.3团体辅导方案
团体辅导的常见方法有头脑风暴、参观访问、团体讨论、角色扮演、影视观赏、心理剧等。本次课题以团体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为主。
4.研究结果
4.1控制组前测与后测比较
通过对控制组前测和对样本T检验,忧郁显著降低,胆怯得分明显降低(P<0.01)。
4.2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反馈
在第一单元大家相互认识后,成员主要反馈如下:
(1)第一次跟这么多人探讨爱情的话题,感觉有点不好意思。
(2)看到其他同学也遇到和我类似的问题,好像找到了组织。
在第二单元讨论爱情观之后,成员主要反馈如下:
(1)听到其他人的爱情观,打开了我的思路,以前的看法可能有点片面。
(2)这么多人都愿意为了改善恋爱关系来进行团体辅导,爱情很美好,值得追求。
(3)爱情需要付出,但也不是一味付出。给予和付出应该是双向的。
(4)要爱对方,也要爱自己。不能陷入爱情就迷失自我,还是要兼顾自己的学习。
在第三单元之后,成员主要有如下回复:
(1)听到其他人的恋爱故事,与自己有类似之处,产生共鸣,看到自己不是孤独的。
(2)从其他人的故事中思考到对方的想法,不同的观点。
(3)拥抱过后得到鼓励,感受到团体的温暖。
在第五单元“爱的消逝”之后,成员主要反馈如下:
(1)站在对方角度,看看自己在恋爱中的问题,为什么要分手。从而自我改进,以便在未来的感情中受益。
(2)分手的责任不一定在提出分手的人身上,主动提出分手也是对对方负责的表现。
在第七单元“爱的转移”之后,成员主要有以下反馈:
(1)通过征友启事,看到自己愿意寻找什么样的对象。
(2)通過在征友启事的自我描述,更加了解自己。
在第八单元“送祝福”之后,成员反馈主要有:
(1)对他人的祝福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祝福。
(2)通过祝福别人,自己内心愉快,同时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4.3问卷调查的结果
八个单元的团体辅导结束之后,每位参与者填写了由领导者设计的问卷调查。领导者对成员的感受反馈做了以下整理:
对于“你以后还愿意参加类似的团体辅导么?谈谈你的原因。”这个问题,绝大多数成员表示以后还愿意参加团体辅导,主要原因是:首先,能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其次,在辅导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最后,集体的氛围很融洽,从不太敢说话,到相互熟悉,畅所欲言。只有一名学生谈到以后可能不会参加团体辅导,因为学会了类似的方法,可以自我调节心态。
对于“通过本次团体辅导,你有哪些收获”这个问题,成员的回答主要是:能够正确面对失恋,能够在他人面前表达情感,更好地学会倾听和产生共情。
5.讨论
总体而言,参与团体辅导的学生都很认真,积极参与每一单元的活动,并积极向领导者反馈意见和感受。通过私下交流,成员们认为此次团体辅导对他们有帮助,团体辅导的形式得到认可。成员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对于抵抗恋爱消极情绪有较好的帮助。
不足方面在于,领导者对于时间的掌控还有待加强,每次活动之前应更好地预估时间,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应更好地掌握整体节奏。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更多的辅助工具,提高参与者的兴趣,增强感受,加深印象。本次研究还有很多未尽之处,如团体辅导结果与性别的关系等,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忠丽, 张玉堂(2002).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成因及对策思考. 甘肃高师学报, 第7卷, 第4期, 第106-108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