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10-31 08:45孙刚
职业·下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训

孙刚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结构不断优化的新常态阶段,要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丰硕成果,极大鼓舞了职业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职工,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进一步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深入调查和研究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深入研究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大体按照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第一阶段: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居次要地位,发挥辅助作用

中华职教社成立的一百年,也是中国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一百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当时的国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为适应工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以企业学徒制、职业学校培养等方式为主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办学、行业办学、部门办学、企业办学、个人办学都得到了广泛发展,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技能人才。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学校就是行业办学,通过当时的定向培养等方式为本行业的众多企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一阶段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企业学徒制和职工培训逐渐萎缩,企业只负责用人不负责培养人的风气日渐形成,学校就显而易见地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而企业只起到辅助作用。

二、第二阶段:企业在职业教育中与职业学校处于平等地位,同时发挥主体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职业学校的培养标准明显滞后于企业的发展要求,很难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要,供需上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于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重要作用的呼声也不断高涨。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

[2006]15号)中指出,“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增强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发挥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对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了表述。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对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作出了明确和具体的阐述。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确立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由企业制定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岗位、考核办法,与职业学校和劳动者分别签订相关合同和协议,真正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职业教育新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围绕岗位需求开展职工培训,通过明确企业、职业学校和学徒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切实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培训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企业与新录用职工签订中长期劳动合同,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企校合作引导职业学校投入职工培训,促进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学校积极参与、劳动者踊跃参加的良好格局。二是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由企业根据学徒实际工作贡献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学徒基本工资。企业按照合作协议约定,向培训机构支付学徒培训费用。财政部门则按规定给予企业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数额一般为企业支付给培训机构培训费用的60%,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控制在4000~6000元之间,补贴期限不超过两年。三是新型学徒制试点培训的对象是企业新招用员工和新转岗职工。

从2015年8月至今两批试点的情况看,收效显著,为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新模式,探索职业教育的新路径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是改革和创新的阶段,会出现企业和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双主体地位。

三、第三阶段:企业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居主要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从2010年之后,英国的职业教育就逐步由政府主导发展成为由企业主导、财政扶持的新局面。企业提出开发学徒制的框架草案,交给行业技能委员会进行开发,而行业技能委员会的成员中大部分是由企业的代表组成。每个开发团队要求有10家以上企业参与,且要有小企业参加。虽然英国的学徒制是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但企业负责提供培训场所、提供技能培训,而学校只负责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因此,在英国的学徒制中,学校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很难与企业相提并论。这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我们现在试点的新型学徒制就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探索出的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新路。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必将会保持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常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以及人社部《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的贯彻执行,必将会使企业在发挥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的同时,收获高技能人才带来的红利,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定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最先感知的就是企业和企业家。要想基业长青,就必须与时俱进,永不间断地培养适应技术发展变化的高技能人才,将成为大多数企业家的共识。随着企业對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对技能人才更高更专的需求,随着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推广,企业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从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计、资金保障等各方面都将超越职业学校,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完善,必将会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由现在的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培养格局发展成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校企融合新模式。企业将会通过买断、控股、协议等各种与时俱进的新方式,与学校间打破管理边界,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实现由企业主导的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国家经济越是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越是科学合理,工业企业越是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就越大,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就越高,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

(作者单位:烟台工贸技师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培训
人才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