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国
前些年流行一种作文应试模式——“文章不长,名人帮忙;字数不够,诗词来凑”。考生一举例就是陶渊明、李白、杜甫、李清照,不论什么题目,都能拿来套一套。还有人认为,用诗文名句、名人名言点缀,就是“书卷气息”;拿古人、文化人说事儿,就是“文化底蕴”。概括起来说,这类考场作文思想内容上或者空洞无物,游离主题或题旨,牵强附会;或者云山雾罩,借中外文化名人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或者情感上矫情伪情,苍白无力,却刻意以整齐的句式铺陈渲染,刻意煽情。有的考生引用名人名言一味贪多,有些是一知半解,有些又含而混之,将不同意味的话语硬性铺排,编造成了一个权威话语的迷魂阵。
这两年,高考阅卷开始对这类考场作文说“不”,作文阅卷标准这根指挥棒,对平时的作文训练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再加上今年全国卷Ⅰ鲜明的时代气息,以及考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我们在阅卷中欣喜地看到一些值得肯定的现象。
[时代特征与生活气息日渐鲜明]
高考作文,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书写和表达。大时代的点点滴滴,国家在发展过程上的进步与荣耀,应在高考作文命题中予以充分体现。从时代土壤中生发出来的高考作文,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从现实观照中提炼出来的高考作文,才能让年轻一代进入到现实深处,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国家发展现状。今年湖北的高考作文中,动辄拿古人说事的写法渐行渐远,具有时代鲜活气息的素材屡见不鲜。试看下面的作文片段。
片段一:
京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唱词到唱腔,从服饰到妆容,她就像一个文化符号,让人一说起中国,便有个黑脸包公“哇呀呀呀”的印象。而作为舞坛新秀,广场舞的兴起只在近几年,但鲜明的节奏、简单的动作使它迅速在大妈中流行,掀起了一股热潮。无论高雅抑或通俗,都能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偌大的广场,有空地,有戏台,台上是水袖青衣,台下是“动次达次”;台上人沉浸在戏中,或喜或嗔,或哀或愤,台下人陶醉在曲中,或进或退,或旋或蹲;有人品一杯香茗,跟着台上人摇头晃脑、念念有词;有人放下手中物什,跟着台下人旋转跳跃,舞步翩跹。 (湖北优秀作文《雅俗皆乐,幸福中国》)
片段二:
和谐,不仅是本国内部的和谐,更是万邦的和谐。老子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中国兴起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秉着“亲诚惠容,和谐万邦”的理念打造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富裕之路。往西,接通哈萨克斯坦,直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向北,接蒙古、俄罗斯;向南,去老挝,经越南,至泰国。中国努力延伸着橄榄枝,打通“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湖北优秀作文《以和为贵,万邦共荣》)
片段一中的素材运用,表达方式上有叙述,也有描摹,内容上有概述,也有细节,体现了鲜明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片段二中,作者说“一带一路”建设追求万邦和谐,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富裕之路”,是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者关心时事,对国内国际大势非常熟悉,所以论述和观点才具有鲜明的时代针对性。生逢当下的伟大时代,高考作文既需要表现接地气的生活,更要体现出时代精神的高度。
[文化内涵与思想深度成为亮点]
文化内涵并不排斥古代的事例材料,相反,具有文化内涵的文章往往对素材有深入、准确的把握,往往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试看下面的作文片段。
片段一:
第三个姿势是扫,扫一扫移动支付,扫一扫添加好友,扫一扫还能骑单车。这真是一个二维码的国度,扫一扫,解决了生活中太多的问题。中国成为一个移动支付大国,这出乎许多人的想象。我们要看到这个生产青花瓷、茶叶、丝绸的国度,从来都没有停下探索新奇世界的脚步。中华民族勇于创新,在聪明这一点上从来都不需要过于谦虚:我们在看风水的时候顺便发明了指南针,在炼丹的时候顺便发明了火药,现在我们扫一扫,扫出了一个网商大国,扫出了淘宝购物的狂欢节。
(湖北优秀作文《读懂中国的三种姿势》)
片段二:
中华美食与传统节日“捆绑”在一起的并不少。在端午节,一家人一起,品尝纪念屈原的粽子,看赛龙舟,吟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秋节,一家人一起,分吃象征团圆的月饼,赏着圆月,唱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领略美食,领略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才能读懂传统的中国。
(湖北优秀作文《传统而时尚的中国》)
片段一中,“在看风水的时候顺便发明了指南针,在炼丹的时候顺便发明了火药”,虽是“古代四大发明”的常见素材,但因为由表及里地揭示本质——“这个生产青花瓷、茶叶、丝绸的国度,从来都没有停下探索新奇世界的脚步”,文章便有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片段二中,直接拿端午、中秋两个节日的文化内涵“说事儿”,并不显得平庸低劣。善于揭示本质,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才能让素材“化腐朽为神奇”。
[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渐成热点]
有人曾这样形容高考作文的写作过程:在高考作文中,我们与那个飘逸优雅的传统中国相遇,与瑰丽奇崛的汉语之美相遇,与这个高歌猛进的大时代相遇,与一个真实的自我相遇,并从中发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完成一场与汉语和时代的特殊对话。应该说,高考作文命题承担着一份历久弥新的使命:引导年轻一代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世界,富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试看下面的作文片段。
片段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有人选择自保,有人选择携手。相比于英国脱欧、美国修墙,中国反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帮助第三世界国家走出困境,帮助陷入死胡同的国家重回正轨。中国,一个屹立了五千年不倒、以和为贵的大国,尽自己所能地谋求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构。在这一特殊时期,她展现出力挽狂澜的大国风范,展现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湖北优秀作文《大国风范与责任担当》)
片段二:
我所认识的中国,强大,友好。“一带一路”经济带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与他国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发展,可谓“双赢”。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和平、友好的面孔示人: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增进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胡麻、胡豆、香料等食材也随之传入中国,汇集于中华美食……漠漠古道,驼铃阵阵,这条路奠定了“一带一路”的基础,让世界认识了中国。 (湖北优秀作文《我所认识的中国》)
“国际视野”就是从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展示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家国情怀”就是用“中国梦”的理想来凝心聚力,能够对“家”“国”概念作辩证思考,走出小“我”,勇担责任。片段一着力凸显中国的大国风范与责任意识,体现了强烈的国际视野与民族自信。片段二则凸显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和平、友好的民族特质,也具有相当的國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可以说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作文备考关注的关键词。
在运用素材方面,今年的高考作文除了以上几个值得肯定的方面之外,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考生认为材料越多越好,单纯堆砌材料,缺乏议论分析;材料观点油水分离,无法融为一体;有的考生平时见识不广,素材积累贫乏,素材撞车现象严重;等等。应引起新高三同学的高度重视,并引以为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