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富
念小学时,就断断续续地知道叶挺将军和皖南事变的一些故事,并且时常为之感动着,而这种情结到了晚年更趋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来到了江西红区,如不看一眼上饶集中营旧址,就像圆不了多少年的梦想似的。
那是2012年夏天,正值高考结束的第一天,我们驱车来到上饶市区茅家岭的上饶集中营旧址,之后又从茅家岭去游七峰岩。不过,寻找七峰岩的道路,却是一波三折,也似进行一场高考那样,让心情跌宕起伏。
茅家岭的上饶集中营旧址,座落在上饶市区南郊。当我们驱车走过上饶师范学院大门,又路过志敏东大道,眼前便是叶挺大道了。叶挺大道拐点有个红色提示牌:上饶集中营。叶挺大道是砼大道,虽然很宽,但并不通达,是个半截道,约长不足一公里,到前边就断了,向左向右都是一条便道,没有指示标志。下车问路,路人告诉:往左走。车到小村,巷路很窄,又不知方向了。又下车问路,村民告知:顺道走五分钟便是。
当上饶集中营旧址简介牌映入眼帘时,我方知脚底下这片滚烫的土地,便是茅家岭烈士陵园和茅家岭监狱旧址。1941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将皖南事变突围未成的新四军干部600余人,以及在东南五省被捕的共产党员、抗日青年和爱国人士八十余人囚禁在茅家岭的七峰岩(高干禁闭室)、周田(苦工营)、李村(高等软化所)等处,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上饶集中营。新四军军长叶挺就关押在七峰岩的禁闭室。上饶集中营四周构筑了围墙、铁丝网,岗哨林立、警戒森严,并在周围30里以内设置了内层警戒圈。被关押的革命者对敌进行了坚决斗争,并于1942年5月25日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1942年6月,日军占领上饶时,集中营迁往福建,途经福建崇安赤石镇时,被押的革命志士举行了暴动,史称“赤石暴动”。1955年,人民政府在茅家岭修建了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碑上刻有周恩来题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九个大字,1980年重新修葺,并建立革命烈士纪念馆。眼下,江西省为了开发红色旅游业,对上饶集中营进行重新规划、维修和建设,现正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蹬上台阶,向绿树丛中的的烈士纪念碑走去,胸中涌动一股怀旧感情。这就是为当年烈士建造的纪念碑,她像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样庄严。烈士纪念碑后面的碑文刻着当年刘少奇、朱德的题词,一个个大字苍劲有力,衬透出人民对革命烈士的忠贞和敬颂。
从纪念碑后侧,我们拾阶而上,在烈士陵园参观了一圈,一排排英烈的名字刻在石墓碑上。有汉族的、有鲜族的、有满族的、有蒙族的,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把热血浇灌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今天他们安息这里已经70多年了,如果他们的在天之灵得知,他们的后人正在茅家岭进行着陵园建设,定会感到莫大的安慰和满足。
参观完茅家岭监狱旧址,因天气不好,我们只能选择一个必须去的上饶集中营之一的七峰岩(高干禁闭室),原因很简单,因为新四军军长叶挺就曾关押于七峰岩禁闭室。如果不去,定会留下终生遗撼。从茅家岭到七峰岩,路途约35公里,天下着小雨,路又不太好走。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道路不熟,走走停停,停停问问,艰难地寻找所去方向。
我们走到市区,还是一片迷茫,下车打听路边超市40多歲的女主人。问:“同志,知道上饶集中营关押叶挺将军的旧址吗?”答:“这个营是干什么的?不知道。”我们又问邻街的小伙,回答三个字:“不知道。”没辙了,同事想了个办法,问下114,查清上饶集中营电话,结果询问了半天,也没搞清楚路线。没办法,我们只好转过车头,又回到茅家岭烈士陵园,找服务人员问明路线。老天呀,这可真让人茫然,我们从东北冰城大老远来,而生长在红色之乡的人们却不知道上饶集中营之一的七峰岩在何处。我在车上思索良久,不是不尊重红色之乡的人们,而是担忧我们这个时代似乎要失掉一种珍贵东西。
于是,我们又开始前行,找到皂化乡,又过一个小镇后,车不经意间在路右侧电杆上,发现挂有个半米平方的小牌,上面书写着很小的黑字:七峰古刹上饶集中营(关押叶挺将军)旧址。因不醒目,又没指示方向,我们猜往左拐有条临房小道应该是,便把开过头的车倒回来,拐到小道上往前行驶,在前边不远处便是山根儿了。我们估计,关押叶挺的地方一定与山有联系的,所以就像找到了感觉一样的轻松。
可没想到,山根儿绿树丛中又出现个小村子。往右一条路是往村里去,往左一条路是往山根儿方向去。车往右拐进了村道,打听村民,告知:“不知道。”我们根据经验判断,应该在前边那个山脚下。于是,又倒过车头转到村头左边的道,行到不远便见到一座飞檐溜瓦的庙宇,这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七峰古刹——七峰岩。
眼前的七峰古刹广场,正在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扩修建设。道边只有一辆车停放在那,看来到这个偏辟肃静的地方旅游的游客不多。顺着旋转的台阶,吃力地攀上山腰,前边就到了关押过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的七峰古刹禁闭室。
其实,七峰古刹建在七峰岩半山腰上,古刹内右侧外边是关押叶挺将军的小禁闭室,两张木床铺着草垫,右侧里边是关押新四军参谋长的小禁闭室,两个小禁闭室中间是个大禁闭室,是关押其他新四军军官的地方,大禁闭室的栏杆旁挂个简介牌,时间久了字也不太清楚,在整个寺内除这些有关叶挺的资料和展品外,便见不到其它别的东西了,让人觉得有点遗憾。
七峰古刹的洞里正面,是游者上香的地方,来拜霭的人们,都要先到此献上一柱香火。只见室内(洞内)香味缭绕,湿潮阴暗,露天的山洞滴着水,落到前厅中间的宽大树叶上。站在室内透过裸露着的天可以看见,头上的山是垂直的,老高老高,齐刷刷,湿漉漉,像石匠釜下凿出的石雕作品,搁那陈久了,现出一层锈迹。这时,几束阳光射进,几缕针式的光芒,落进大厅叶片之上,又一阵山风拂过,叶片摇摆几下,阳光便碎滿一地。而关押叶挺将军们的大小禁闭室,却照不进一丁点的阳光。
七峰古刹洞内禁闭室的墙,是竖向的木栏杆围成的,寂寞地站在那似守候着什么。我们从栏杆外边望去,一眼看到屋里边的床上零乱的草垫子及破旧的棉被,这就是当年叶挺将军和他的部下所住的地方。我看着不禁打个寒颤,这哪里是躺着睡觉的床,仿佛是折磨生灵的地狱。
我又走进小禁闭室内,看了良久,又想了良久,脚步很沉重。蓦然回首,脑子里便蹦出叶挺将军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虽然时间上是在这之后于重庆渣子洞所作,写进了当时环境处境的险恶,浓缩了牢狱生涯的悲沧,但字里行间也涵概了七峰古刹禁闭室的正义经历。《囚歌》里的浩然正气,让共和国的世代后人,永远铭记在心里,且终生受益。
告别七峰古刹,我一步三回头地留恋着绿树掩饰着的关押叶挺将军的上饶集中营。一路上,心里除了震撼触动外,有一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人活了半个多世纪,终于了却一生的念想,本该是件高兴的事,可又让我“高兴”不起来——我们今天的生活与当年叶挺的付出是否还存在直接关系?回答是肯定的:打折骨头连着筋!
高高的七峰岩呀,我何尝不想再来几次,在这片红红的土地上,再去继续寻找叶挺将军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