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体验的审美转向

2017-10-30 04:30孙瑞卿
设计 2017年5期
关键词:后现代审美哲学

孙瑞卿

摘要:本文试图以后现代主义体验哲学的审美价值观念的视角,探讨在建筑学领域中空间体验的审美倾向。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演化过程作出分析与阐述,强调了当代建筑体验从注重体验主体的个体性和多样性,到建筑本体的个性化演绎和审美意象的转变。

关键词:后现代 建筑体验 审美 哲学

引言

早在古罗马时期,维特鲁威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中就提及,出色的建筑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愉悦”,造型别致和比例完美的建筑就仿佛美女的躯体。时至今日,曾在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化中遭到拒斥与放逐的“美”和“愉悦”的概念再次回归,当建筑体验从建筑现象学开始,其作为当代建筑一个立足点对现代主义建筑盲目崇尚功能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亦试图在当代美学理念中寻找契合点,逐渐演变为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一次转向。

一、体验的哲学观

体验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浪漫主义传统,其作为一种对真实世界感知的新思想,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思维进行有力抗争。至19世纪中叶西方世界的价值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进入一个不稳定的阶段,传统理性主义内部所存在的思维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因此,体验作为适时哲学一种反理性的思辨方式开始介入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人与机器、科技与工业化等问题。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首先将体验带入哲学理论,成为其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体验必须要在意向性前提下,去完成从感性到意义生成的过程。而之后的德国哲学家齐美尔认为,现代性的体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偶然性、不连贯性、碎片性,正是体验通过断裂提供了一种不连续的连续,从而构成了对于新的生命整体性的塑造。他在《1870年以来德国生活和思想趋势》中写道:“特有的现代情感:生活没有意义,我们在一种形成于初级阶段和手段的机制驱迫下四处奔忙,永远不可能把握构成生活报偿的终极和绝对。”

工业文明的特征是缺乏真实体验,为表现内在个性的努力与此现实并不相符。这种体验的匮乏意味着个人无力建构他自己的个性。伽达默尔认为真正的艺术在本质上是体验性的,艺术体验会成为德国古典美学主体化倾向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他在其经典著作《真理与方法》中进一步提出了“体验艺术”的概念,他指出艺术的意义存在于主体的直接体验之中,并以此深入研究了体验的内涵。

二、体验的审美转向

20世纪30年代,本杰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将“灵光的消逝”释作“此时此地本真体验”的消逝。传统日常生活的混乱,生活、生命、生存的意义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人成为了社会城市化进程中资本运作的一个劳动单位。正是这种情况下,对于体验性的强调就是试图通过艺术的手段即审美去再造一个有着感知明确生命意义能力的人。这种对于审美体验讨论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一方面是艺术和生活的分离,艺术出现层级之分,变得越来越脱离真实与实质;另—方面又有着一种相反的力量,试图再次融合艺术和生活,生活被艺术赋予意义。哲学家格奥尔格.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时代,文艺的功能就是把人重新带回整体之中,试图在文学、戏剧、艺术、音乐中为破碎的人提供一种世界整体性的意义。在一个缺乏超越性的时代,为了逃脱生活的复杂和纷乱,人们开始追寻精神上的超验,审美体验由此变得相当重要(图1)。”

在体验的诠释学意义中,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指出审美体验代表的是体验的本质类型。审美体验最能够充分展示自身自覺的意识,审美主体与作为审美对象的审美客体构成一个整体。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和直接行为的主体化特征彰显出其在场性。艺术作品不再是艺术作品本身,“美”是需要被客体接受与感受的。体验从形而上的层面走向“日常生活世界”,在这个范畴内,人们可以排除任何偏见,从艺术作品的本身面目来观察甚至融入他们。例如莱昂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宴会厅的壁画,可使体验者忘却了自己当时的处境,配合食堂的功能进入到与上帝共进晚餐的另一个世界之中。

当代艺术的美学实践受到政治、历史、社会问题意识的冲击,它追求一个具有真理实质的世界,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作语言对于日常生活最为直接的反馈。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认为艺术并非一种特殊的经验,是普通经验的发展与自我完善,而这种普通经验的来源即为“日常生活”之间的连续性,体验作为人们感知并存在其中的真理实质世界的起点,从此便具有了审美价值。当代体验哲学的审美转向代表了一种对无限整体的经验,主体对于客体所体验到的是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正因为如此,审美体验以此逐渐发展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要趋势。

三、断裂的体验

彼得.科林斯主张特定时代的建筑及其形式并非由机械式的方式产生,而是由某种最为时宜的观念的选择所创造。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化总体上对“美”保持拒绝和排斥的态度,现代主义建筑亦是如此。审美遭到崇尚工业化与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放逐。

现代性的经验包含着一种与传统的断裂,是对于日常生活习性的深刻冲击。它们反映在现代主义(modernism)之中,即一系列关涉到现代化过程以及现代性体验的艺术与知识的思想和运动之中。现代主义的先锋派建筑师阿道夫·路斯对现代主义的思考与传统的过渡,促使现代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他对现代主义先锋思想极具批判性的言论成为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记。路斯的现代性对于建筑的空间极力区分为实用与艺术两方面,他认为“现代性是传统的某种特殊连续,这种连续性里面包含着断裂和不连接”。尽管阿道夫.路斯的作品饱受争议,但其对于现代建筑的思考,本质上是立足于传统之上的。他认为,现代建筑的发展应该受到传统的影响,现代与传统并不是一种对立与割裂,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延续与传承的关系(图2)。

因而,审美体验作为建筑艺术新的表现方式,将囊括传统与现代、后现代的断裂与连续,并非简单的形式的套用,而是建筑深层次的逻辑关系。当代建筑在逐渐融合日常生活的同时,接受哲学性的体验的审美转向,建筑体验的主体将与客体即建筑本体构成一个整体。endprint

四、建筑体验发展转向

纵观建筑对于体验的发展,从拉斯姆森于1962年所撰写的《建筑体验》中主要通过空间使用者的视觉角度的客观感受来探讨建筑体验;到建筑师查尔斯-摩尔于1977年在其著作《人体、记忆与建筑》中通过对于心理学家埃莉诺.吉布森的感觉系统理论的引用,强调建筑体验中其他除视觉感受之外感知的重要性,是对人体的各个知觉系统在建筑体验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随之而来的建筑现象学的出现,通过设计实践对场所与知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建筑体验的研究始终停留在主体的主观感知层面。正如瓦尔特.本雅明所说的,建筑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品,仅通过对于建筑的视觉乃至其他感受的知觉体验而忽视建筑空间的本体性是存在误区的。

对于建筑体验的审美倾向是建筑空间本体与体验者作为一个整体的转向,即体验者的外在现象主体化,内在感知客体化的方式。被体验的建筑客体在体验者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某种意识形象,它既是空间本身的形態与现象,同时也受到审美主体的心理状态或者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彼得.卒姆托说过,“建筑具有它自己的疆土。它与生活有着特殊的物质联系。我认为建筑从根本上并不是某种信息或象征;相反,它应是一个外壳和后台,适于我们的生活在其间和其周围延续;是一个灵敏的容器,适于楼板上的脚步声,适于专心工作,适于安然睡眠。”建筑体验的审美转向是对建筑空间潜意识的直觉感受,也是体验主体对于理想形式空间的探寻。

勒·柯布西耶曾这么评价一个建筑的好坏,好的建筑,无论内部还是外部,存在一定的互动性,人可以“通过”和“游历”建筑。建筑空间的设计来自于人与空间的互动联系,既有理性的思考也包括感性的倾向。理性的思考在于空间的逻辑形式(包括尺度和比例),感性倾向则是将主体内在的感受映射到实际的空间现象中。审美倾向致使建筑体验的主客体联系更加紧密。体验与认知有关,但当眼睛的在场感受离开建筑的物质存在,用书面材料取而代之的时候,其即被简化为一种代码信息的视觉记录。当代建筑作品的设计思想和理念应该是生活的,而建筑作品通过其空间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便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情感。审美体验进入建筑理论,体验者与建筑本体以这样的思想方式构成建筑意义实现。就如马克斯一舍勒所说,“只有在敬畏中,人们才能感知到无敬畏感者所未见到的、视而不见的东西,即事物之奥秘,事物存在之价值深度,这种敬畏之所以产生,则来自会死的人与不会死的神之间所在的那种张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现代审美哲学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90后现代病症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的后现代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