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禹臣+李依诺
摘要:后现代知识的生成性,表明知识经济下德育要有成效,必须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开展“对话”教学,师生在互为主体交往中才能获得情感的互动和知识的共鸣。而教师作为“对话”教学的根本和基础,只有不断调整自身角色,寻求自我发展,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话语的更新、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师技能的提高等入手才能成功开展和实施两课“对话”教学。
关键词:对话;教育对话;国防教育
高校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工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大力促进学生社团参与国防教育工作,是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延伸与补充,也能够促进学生社团的不断发展。然而,目前学生社团参与国防教育工作的方法还在不断探索之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国防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探究。
1目前学生社团参与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效果普遍不理想
我国的国防教育事业虽然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建设历程,继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至今,目前的高校国防建设情况依旧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教育形式上,仍被部分高校边缘化,特别是在国防教育实践方面。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国防教育事业上,一些高校疏于对国防教育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由于教育活动的自主性较大,内部管理与活动开展没有周密的计划,往往是想到哪做到哪,延续性差。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协同机制,难以调动全校乃至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导致国防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 学生社团参与国防教育活动水平亟待加强
当下,学生社团参与国防教育的整体情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各校之间的参与情况差异较为显著。学生社团性质灵活,是充分开展国防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大力开展各种符合时代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活动形式,深化国防教育和社团自身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然而从目前各校的开展情况看,由于社团没有充分意识到组织所承载的国防教育功能,因此在社团活动的设计方面与国防教育的联系不够紧密,社团涉及国防教育领域的活动不多。大部分学生社团在开展国防教育相关活动时,往往无法抓住大学生的参与需求,所提供的活动形式较为传统单一,层次普遍不高,缺乏活动创意,难以对普通学生形成吸引力,因此活动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1.3 高校军事类专业社团及发展迟缓社团需要加强国防教育
国防军事类社团应是国防教育开展第二课堂的主力军,日常的活动开展围绕国防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知识普及等方面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活动开展的品质上也存在一些有待提升的方面。军事类专业社团的人员构成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军事爱好者和曾在部队服役的退伍学生,他们对于军事类社团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类是本意并非加入军事类社团的学生,他们因各种客观原因没能加入理想中的社团,这类学生对社团的认同感偏低,纪律意识较差,较难在社团发展中承担重要的工作。正因如此,除了完成指导老师的任务外,社团的活动难以创新。社团组织的凝聚力不强,社团内部缺乏有力的合作,主要任务往往只能由几个学生干部或主力社员承担,所以军事类社团普遍存在活动显示不出社团特色的情况,且活动水平和层次均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吸引学生参加,社团影响力和活动覆盖面较为局限。
发展迟缓型社团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由于社团内部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在活动的筹备和开展上总是效率不高,活动层次也差强人意。
2 学生社团参与国防教育活动的意义
学生社团活动与国防教育活动其实都是在学生思想教育上进行内化,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分析和解决以及价值观的培养都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
2.1 社团的自组织属性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相同兴趣的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自发组成的学生组织,具有充分的自组织性,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终实现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目前,各高校的学生社团都具备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可作为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
2.2 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认知
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与爱国教育社团活动,把德育寓于智育之中,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贯穿于社团工作的始终,潜移默化地促进爱国情怀的形成。通过与社团其他成员的交流,强化爱国意识,养成良好的民族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2.3 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国防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涵涉及军事、历史、政治、物理、地理等各方面,社团通过开展和参与国防类型的活动,可能无形中提升社团学生的国防理论水平,拓展知识面,开拓视野。国防教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统揽全局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军事技能和体质,加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2.4 促進社团健康发展
学生社团的发展与高校国防教育的根本目标都在于培养人,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学生社团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平台,良好的国防教育会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通过个人和社团内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理论教育到实践教育由“虚”到“实”的过程,即实现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向外在行为的转化,促进社团活动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增强学生社团的凝聚力和社团影响力,使社团具备强大的发展动力。
3学生社团参与国防教育活动的思考
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社团建设相互融合,有利于拓展高校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丰富高校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建设。
3.1 学生社团的参与是国防教育工作育人功能的内在要求
高校国防教育旨在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国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具有育人和国防的双重功能,而社团活动的开展正是国防教育进行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社团的发展与建设是高校国防教育理念和内容的具体化。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社团建设的优劣与否都能够反映出国防教育的成效,因此,学生社团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是国防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3.2 学生社团的参与是国防理论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国防教育要求通过一定手段将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大学生群体中,并使之内化为青年学生的主观认知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外化恰当的、积极的社会行动。学生社团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行动能力的主要教育阵地,通过一系列社团活动,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在国防教育工作中,将国防教育理论课程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弥补理论课堂的枯燥乏味,不仅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更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极大地拓展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内涵,在实际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3.3学生社团的参与是巩固和提升国防教育的效果的重要途径
学生社团组织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的国防意识、行为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是国防教育课程所取得成效的进一步巩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自发性、灵活性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和主观能动性,依托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相应的指导下开展形式新颖的学生活动,逐步建立起良好的校园国防教育文化,营造浓厚的国防学习氛围,提升国防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深化国防教育的效果,使其具备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应积极组织并参与到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项与国防教育相关的活动中来,以期提升高校育人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继冬,高中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属性及其发展的再认识——以自组织理论为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2]陈基才.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对策研究——以大理学院为研究对象[D].大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4).
[3]张戈.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养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