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舰君
摘要:本文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对二语阅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阅读课堂中存在四种动机原型及其不同的动机发展轨迹,有五种因素影响二语学习者的动机动态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二语学习者;动机
1引言
二语学习动机一直是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话题,它不但可以用于考查二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决定二语学习者语言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Drnyei& Ryan 2015)。阅读对于从原始材料中提取信息及知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几乎所有的国内外英语测试(例如:IELTS,TOEFL,CET-4 or 6,TEM-4 or 8)都包含对阅读理解的考查。尽管很多国内外学者针对二语学习者在阅读课堂背景下的动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多数为静态研究。由于动机是一个包含若干子变量的多维结构,同时又动态发展变化,会随着个体的不断发展以及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等因素相互影响,从而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Drnyei&Ushioda, 2011)。因此,本文以动态系统理论为理论依据,针对二语学习者在阅读课堂中的动机进行实证研究。
2 理论基础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s Theory)的核心是复杂系统理论(Complex Systems Theory)和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其观点认为语言发展既不能看作是单纯的认知心理过程,也不能将其归为社会文化过程的产物,而应将其视为多重资源与多重环境在多层次环境下进行的不断互动的动态过程,所以其发展轨迹会呈现非线性的特点,同时具有不可预测性( de Bot, Lowie &Verspoor 2007; Larsen-Freeman &Cameron 2008)。語言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发展状态因其内部变量之间相互关联,即变量之间相互影响,使其成为动态的发展过程。语言系统不断发展和变化,学习者的语言习得也呈现动态发展的模式。语言系统内的各个变量不断发展变化,变量之间复杂互动,因此语言系统内的输入和输出的比例关系不再恒定,因此会呈现非线性的特征。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和变量所具有的自组性(self-organization)使得系统进入稳定的“引子状态”(attractor state),但随着外部控制参数的进入,语言系统将突破引子状态,推动语言系统重组。系统的各个变量在多层面上相互影响,每个子系统与变量遵循自身的轨迹自组发展,因此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动态系统不断发展的环境与认知相互影响的结果。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东北农业大学大一新生,专业为农学,共46人,男生22,女生24,高考英语成绩最低分为69分,最高分为113分,将于大一下学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等级考试。
3.2 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采用Dornyei教授提出的回溯定性建模方法(Retrodictive Qualitative Modeling)。首先,总结概括典型的学习者类型。通过半年对学生观察、测试、访谈总结出阅读课堂中典型的学习者原型(例如:动机好,学习成绩高);其次,找到符合典型原型特征的学习者;最后,对符合典型原型特征的二语学习者进行访谈,回溯其学习动机的发展轨迹,归纳总结不同原型二语学习者的典型动态特征(signature dynamics)。
3.3 研究问题
本文以动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回溯定性建模方法对二语学习者在阅读课堂中的动机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1)二语学习者在阅读课堂中有几种原型?
(2)如何运用动态系统理论更加深刻地理解二语学习者的动机发展?
(3)在二语阅读课堂中,哪些因素可能积极地或消极地影响二语学习者学习动机?
4 结果与讨论
4.1 典型的二语学习者动机原型
通过为期半年的教学、跟踪、观察,笔者与其他老师一起总结了以下四类典型的二语学习者动机原型。
4.1.1 “完美”学习型二语学习者
此类学生相对而言智力水平较高,能够做到独立思考,上课专心听讲。同时学习意识很强,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自信、动机强,情绪稳定,对于课程内容有着极高的兴趣,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比如能够自主下载手机App软件、金山词霸、百词斩、扇贝打卡等软件背单词、练习听力)。
4.1.2动机和竞争意识很强,同时伴随一些消极情感的二语学习者
此类学生智力水平较高,动机意识强,在班级里极具竞争力,他们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及自己期待很高,希望在课堂不断接受新鲜事物,课后授课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极具挑战的作业,同时喜欢把自己与其他学生对比。但此类学生容易紧张,活力稍差,思维方式略显消极。
4.1.3动机意识强但成绩一般或较低的二语学习者
此类学生动机意识强、努力、勤奋,能够完成授课教师布置的任务,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主动记录笔记,且笔记翔实。然而此类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且学习方法机械,学习策略较少(例如此类学生很少对错误习题进行归纳总结,对于授课老师所修改的作文几乎没有进行二次或多次修改)。因此,此类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成绩不满意,经常会感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此类学生以女生居多。
4.1.4动机意识差成绩也差的二语学习者
此类学生非常普遍,即使身边有很多“完美”型二语学习者,他们的动机意识依然不高,当然学习水平也较低。此类学生偏安静,缺乏自信,如果与优秀的同学相比较,则被认为是“懒惰”“不用功”或“不求上进”。
4.2 二语学习者的动机发展轨迹
通过分析二语学习者的动机数据,得到四种不同类型的动机发展轨迹。
4.3 二语学习者的典型动态特征
通过整理访谈数据,本文归纳出五个典型动态特征,这些特征不但可以解读二语学习者的动机动态发展过程,同时也可以阐述系统不同成分之间的互动影响。
选段1:我的父母希望我能够好好学习英语,在大四毕业时候可以参加雅思考试,然后申请国外的硕士研究生。大量阅读英文文章,不但可以帮助我的整体成绩能达到国外入学标准,同时很有助于我准备雅思考试,尤其是雅思考试的阅读理解部分。
选段2:在中间几次课程中,老师将我们进行分组,让我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思考问题,同时他也会加入每个小组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这让我们的答案没有偏离方向,最后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总结发言,这让我们感到形式很新颖,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化了我们对问题的看法,这很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看待问题。
选段3:教材的某几个章节很有趣,很贴近生活,有些内容正是我们经常在宿舍里聊天时的话题,我们和某些章节的观点很有共鸣,也引发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选段4:马上就要考试了,我这几周须要多看一些文章,多背一些单词,同时我须要总结出某一题材的高频单词,这样才可以在考试中考到我满意的分数。
选段5:最近这几周,我发现A同学的进步很快,很多问题都抢先回答,并且正确率也很高,我须要更加努力,保持自己前几名的位置。
通过以上五个不同选段,我们可以将影响二语学习者的动机动态发展特征归纳总结为:家人的期望、教师的教学手段、教材内容的趣味性、考试评价体系以及同学之间的竞争关系。这些典型特征促使学生的动机从初始的稳定的引子状态进入新的引子状态,从而实现了动机的动态发展。
4.4 教学启示和教学策略
4.4.1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然后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组,在学生阅读相应的材料后,听取小组内部讨论并给出反馈意见,随后再进一步深入学习知识。教师有时也可以创设与阅读文章题材类似的情境,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情境中验证结论,从而进行学习转化。
4.4.2教材选择的多样性
教师要选择难度水平适度的教材,尤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果某些章节与当前学生的生活较远,可以自行补充一些资料,如新闻或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等,要做到阅读内容话题新颖、紧跟当前时代发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询相应的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使学生处于开放的系统中,这种与外界能量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系统的非线性发展。
4.4.3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教师要采取与以往形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不同的评价方式,即动态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也被称为学习潜能评价。在此评价方式中,評价者和学习者都参与其中,通过二者之间的不断互动,观察学习者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变化。因此当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提高或降低时,评价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动态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参考文献:
[1]D rnyei, Z.& S.Ryan.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 Revisited [M].New York: Routledge, 2015.
[2]D rnyei, Z.& E.Ushioda.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2nd edition)[M].Harlow: Longman, 2011.
[3]de Bot, K., Lowie, W., &Verspoor,M.A dynamic systems theory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2007, 10 (1): 7-21.
[4]Larsen-Freeman, D.,& Cameron, L.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M].Oxford,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