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宇航+孙立山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提供公共政策供给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水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校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正面临复杂挑战,须要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大大增加,这无疑为公共政策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公共政策的概念和现状等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针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公共政策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公共政策;供给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与配套公共政策的日益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受到高度重视,相应的公共政策支撑与供给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政策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着重分析政府公共政策供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
(一)公共政策的内涵
在理论上一般将公共政策总结为国家机关、政党以及其他政治团体、公民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而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针、条例的总称。
(二)公共政策与政策的相互关系
公共政策与政策二者关系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是区别:在范围上公共政策是政策的一个分支,公共政策产生于政策,范围要比政策小得多,公共政策区别于政策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公共性;其次是联系: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政策,与政策在具体的制定与实施的很多环节都很相像,二者在某些环节上大同小异,性质上都是为实现一定价值而存在的。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含义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及范围
在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引导与规范,保证其正常的学习以及生活的管理活动,这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范围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学生校内外学习和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奖励与处分等。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途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校的管理途径,高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提高教育质量;应依法依规治校,从严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应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是高校学生提升自身素质途径,大学生应努力深入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应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校规校纪;应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只有学校和学生联动,才能提高管理效果。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共政策供给的实施情况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主体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政府主导模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公共政策则由政府制定,主要实施主体便是全国各高等院校。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情况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在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后,全国各高校正努力实施与认真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力图做到精确地领会方针意图、高效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尽管在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要达到在学生工作中既取得好成绩又有所创新和突破的目标,目前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
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共政策供给的不足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共政策供给效果欠佳
首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不明显。主要体现在政府的义务与高校权利相对缺失,并且缺乏全面具体的描述与规范、维护与落实,缺少程序上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其次,对高校学生管理之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灵魂,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目前国家不断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紧抓高校的教风学风建设,对高校学生管理上思想教育力度明显不够。但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漏洞。最后,对地方高校财政投入不足。我国对高校每年投入经费较少,直接导致管理资金不到位,高校建设缓慢,影响管理效果,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阻碍,是社会发展与教育管理二者之间关系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共政策供给数量不足
首先,相关公共政策供给规模不足。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体系不够健全,管理的覆盖面过于宽泛,不够细致。具体的细节规定尚未有明确清晰的公共政策体系,管理的具体目标制订不够明晰。高校作为公共政策的实施目标群体,为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与创新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更好地管理高校,需要大量的公共政策提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于这些需求来说,当前的公共政策供给还远远不够。其次,相关公共政策供给深度有限。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依然不够,在相关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制订程序上存在公众参与程度不够、决策程序不到位的情况。
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共政策供给改善措施
一是从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方面,首先要进一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接下来要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最后要扩大公共政策覆盖面。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新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为了使高校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就要使教育和管理相结合、育人与服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显露相应的公共政策需求。
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需要在相应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注入民主元素,广泛深入地倾听公共政策执行者、实施者、参与者的意见,即高等学校师生、家长、人民群体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选取各类高校中有代表意义的部分高校试行然后推广。
扩大公共政策覆盖面。首先,面向大学生,不断扩大针对文娱的活动政策引导,鼓励深化学术研究以及科技实践。其次,面向高校,高校应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学生的学习与活动能够达到身心共同发展的目标。政府更应扩大该方面的公共政策覆盖,依法治校的同时,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开放窗口的同时要保持本校文化传统和特色。
二是從公共政策实践主体方面,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接下来要将政策与实践相结合,最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
在思想上认清“为学术而学术,为艺术而艺术,为真理而真理,为人的发展而发展”的理念。唯有此,才会避免出现以教育为名的功利目的情况,也才会实现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公共政策与实践互补是为政策增加了边际收益,提高了对公共政策的支持程度,降低了运行成本,使之能够顺利地实施。
存在于现阶段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和模式,结合教育手段,进行全面创新。打破传统的工作思维方式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推动学管理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我们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共政策供给情况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与措施。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会提出更多更难的要求。因此,公共政策的供给一定要与时俱进、提高供给水平,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不断发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强对学生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使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将学生的成才动机与国家振兴、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希望这篇文章能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48- 165.
[2]张楚廷.教育就是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4.
[3]黄明东,罗志敏,严 希,单晓欣.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教育政策体系的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3.
[4]文真平.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创新高校学生工作范式[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5]杨宁.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N].黑龙江科教信息报(科教文化版),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