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媛辉+胡万鹏
摘要: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召,满足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诸多高校都展开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然而,各高校的改革成果并不乐观,普遍存在着改革不深入,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各高校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战略定位不明确、基础支撑不牢固、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不彻底、培养体系不系统,从培养的基本原则、培养结构、与企业需求对接方式、培养的系统性建构,进行重点突破,推进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深化,突破改革瓶颈。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人才;深化改革;培养体系
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在现阶段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仍然不深入,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为了充分发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优势,改变其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课题组根据我校的实践教学成果,探索出了深化改革创新、突破瓶颈的方案。
一、改革前提:全面布局,统领改革
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前提是要确定与院校自身和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制订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应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立足实际。因此,第一,要强化特色,开展应用型教育要结合院校特点,发挥自身特长,体现原有的教学内涵与积淀。在教学、管理、师资建设、与企业社会的协同等方面扬长补短。第二,要强化理念,深入贯彻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以人为本,个性培养,专业提升,综合发展”的培养理念。培养理念要自始至终贯彻在培养的整合、重构与优化上,持续积累,产生质变。第三,要强化目标,坚持面向市场,面向专业领域的“开放型、特色型、品牌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一批勇于探索、敢于改革创新的富有创业胆识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第四,要强化导向,针对行业需求,以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为依照,使学生自身的价值能够充分得到实现。并将优化调整与地方经济实际需求不一致的部分。
二、改革关键:统筹结构,夯实基础
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其改革应秉持“协调整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不能只改變其中某一方面或只是在形式上下工夫,每一个环节都要真正做到不仅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也要夯实理论基础,打造“宽基础,重实践”的培养模式。结合专业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采用“五新一联合”教学基础模式,即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管理维新、教学方法革新、评价体系创新、激励手段出新、校企联合。
科学的培养结构,需要合理的考核制度作为保障。我们应从两方面着手改革考核制度 :
(一)重新制定学生毕业合格标准
结合培养目标对专业的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主要教学环节的毕业合格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并作为专业标准认真贯彻执行。根据毕业标准,真正培养出不打折扣的“多样化、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二)改变课程考核与评价手段过度单一和僵化的现状,灵活考核评价体制
要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考核结果的关联,突出考试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激励作用。避免过度依赖于闭卷考试和笔试,探索出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提高的多元考核方式,譬如技能操作考核,加入学习过程考核的多次考核方式等。
三、改革核心:对接需求,重点突破
实现高校教学整体与行业企业需求充分彻底的对接,是成功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核心内容。其培养过程要坚持需求导向、区域导向、应用导向和整合导向。一些高校在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方面,止步于蜻蜓点水式的考察,并不能真正了解企业现阶段以及未来对于人才资源的需求。企业是应用技术型人才素质的把关者,只有人才真正为企业所用,我们的教育才算成功。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能加强教学与产业一线的充分合作,能够极大促进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有一定实际工作能力的宽口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因此,要充分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培养模式,实行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及其运行机制。其中包括:第一,校内实训教学模式:专业引入企业化管理理念,进行管理机制和角色转变,形成老师——经理、学生——员工、题目——项目的转变。第二,校外实训教学模式,基于“五步”联合激励模式,进行校企联合、项目合作、订单培养、卓越指导、顶岗实习五大模式联合培养实战。
(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院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理论与实践强有力结合的师资队伍应由业务素质高、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教师所构成。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应同时采用以下几种措施:1.打破固有利益障碍,对师资队伍结构进行合理优化。2.做好青年教师的二次培养和提高工作。3.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4.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结合学科与专业建设规划及转型目标,分析科研团队、专业规模、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等数据,换算出每一个专业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
四、最终目的:优化体系,健康发展
探索深化改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培养体系,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课题组基于我校高教研究课题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培养体系,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该图显示,系统而全面的培养体系,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整体性
首先,在整个系统中起到统领和导向作用的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基础硬、技术强、起点高、提升快、零适应”。这属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系统的战略层面。而科学的培养结构对目标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是整个系统的主要内容与核心。最后,对系统起到保障与考核作用的是“五化”项目——激发模式,确保并促进系统健康运转。各部分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
(二)层次性
在整个系统中,存在三个子系统,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第一层次“高效在课内”的第一课堂,进行因需教学:结合专业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采用“五新”教学基础模式。以此作为基础和依托深化融合第二课堂教学。
第二层次“功夫在课外”的第二课堂,实施因材施教:在第二课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采用“五化”项目激发模式。
第三层次“卓越在岗位”的第三课堂,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五步”联合激励模式,以此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进而进行第二课堂有针对性的实战,实现第二和第三课堂的联合。
(二)自新性
一个系统能够拥有生命力和进步的动力的关键在于保持开放性和自新性。所谓自新性,即系统能够根据自身和外界的变化,保持高效的调整和适应。这套培养体系,主要采取“五步”联合——激励法,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的交流,通过其需求变化调整自身。而在系统内部,通过确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利用第二课堂项目化、前沿化等措施进行自我调整。这种系统内外两方面的调节与纠错使得系统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优化。
五、结语
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其本身并不是高校发展的目的,而是高校实现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就是优化方式方法,促进目标实现的过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本末倒置,就会导致固步自封。这对于丰富高校教学理论,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