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兰清
摘 要:施工图审查工作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提升工程勘察设计水平以及推动建筑工程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强化施工图审查机构内部管理结构的优化以及施工图审查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种情况,文章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对施工图审查机构内部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图审查机构;内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1-0127-02
施工图审查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简称,指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施工图审查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内容进行的审查。随着我国施工图审查制度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施工图审查管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当前施工图审查工作的不足,其中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内部管理问题是当前我国的施工图审查主要问题之一。
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内涵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一般来说,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若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相应的质量管理活动就会难以得到有效展开,影响到质量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施工图审查工作专业技术特点等原因,致使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较为复杂。
1.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特点
第一,系统性。由于施工图审查机构内部管理体系建设所涉及的专业内容较多,相应的规范标准比较复杂,并且施工图审查工作涉及的工作人员比较多、周期较长。故此施工图审查机构内部管理体系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对于施工图审查工作具体的细节展开应具有系统性的设计和规划。
第二,规范性。施工图审查工作对于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提升工程勘察设计水平以及推动建筑工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加强施工图审查工作质量必不可少。故此应完善施工图审查的标准,根据工程建设的性质、特点、规模、要求等情况建立相应的审查规范,此外对于一些重点工程可以安排多人进行审查,最终汇总审查意见以确保施工图审查质量。
第三,重点性。为了保证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加强对施工审查重点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各项审查工作在展开过程中能够严格的遵守相应规章制度。此外,还应对审查人员、审查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管。
第四,动态性。在审查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根据审查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奖励和惩罚。此外,还应对工作人员的错误审查工作进行纠正,不断改进和完善审查管理体系,提高施工图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施工图审查主要问题
2.1 审查机构设置不合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图进行审查,目的在于通过政府的监管作用,提高勘察设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住建部第13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第五条明确指出:审查机构是专门从事施工图审查业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目前我国审查机构的性质有事业单位、企业、民营非企业等,某些审查机构与建设单位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存在着经济往来和利益纠纷,会迫于压力,对建设单位的不合理需求作出妥协,这一做法不仅与审查机构应尽的职责背道而驰,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还会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威胁。
2.2 施工图审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施工图审查技术也是影响施工审查工作的重要因素,如果施工图审查技术不合理、不规范,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施工图审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施工图审查制度虽然在我国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但是其在我国的发展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发展的进程也比较缓慢,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施工图审查技术与外国发达国家的审查技术相比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到施工图审查的质量和效率。由于施工图审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审查人员良莠不齐,使得我国施工图审查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比较隐晦的施工图问题难以被发现,不仅影响了施工图审查工作的质量,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建筑使用寿命。
2.3 审查机制不健全
施工图审查机构是为了满足政府监管质量的需要由政府强制推行的,具有准公共机构的色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性质的审查机构,使得施工图审查越来越趋于市场化。市场化的推进,一方面促进了审查机构的发展和普及,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各个审查机构之间的不良竞争。这一恶性竞争的出现降低了审查的质量和标准,扰乱了市场秩序。与此同时,不良竞争加重了政府的负担。政府不仅要加大对审查机构的监管力度,还要正确引导审查市场的发展,促使对施工图的审查和管理朝着综合、平衡的方向发展。
3 施工图审查机构内部管理探讨
3.1 加强审查队伍素质建设
加强审查队伍素质建设,是有效提高当前我国施工图审查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引进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有效达到充实审查队伍的目的,提高审查队伍的技术水平。对此,施工图审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同时提高审查人员的准入门槛,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人才,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改进工作环境手段。同时,还应改善单位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留住优秀人才。例如:可以建立相应的人才奖励机制,适当奖励那些对于施工图审查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增强好技术人才的归属感。
第二,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教育。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技术培训。建立适当地培训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讲座培训与日常时间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审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施工图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审查人员的職业道德教育,提高审查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责任意识,从而保证审查工作能够正常展开。
3.2 强化审查管理水平
第一,完善技术审查管理制度。技术审查是施工图审查工作的重要内容,应加强对技术审查的细节管理。明确施工技术审查的各项细节的审查规范和审查具体操作要求,建立重点工程多人审查制度,从而保证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完善审查流程管理制度。审图流程管理是内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施工图审查机构首先应明确施工图审查流程规范,确保施工图审查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展开。此外,还应明确审查工作的限时服务制度,审查人员、管理人员都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工作,从而保障审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结束语
施工图审查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建筑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基本建设必不可少的程序。面对当前我国在施工图审查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图审查单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并改进自己的内部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施工图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我国施工图审查的发展,推动建筑工程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冯肖琴.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视域下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内部管理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4(2):88-90.
[2]冯春阳.完善审图机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24):15-16.
[3]于芳.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及管理[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1):120.
[4]郭桂英.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及管理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6(7).
[5]倪娜,龙广凤.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及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