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君
2016年11月29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十三五”期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平台,加强基础技术研发,大力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动影视等新型软硬件产品,促进相关内容开发。
“十三五”将是初步形成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格局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业迈上更高发展台阶的关键时期。以VR(虚拟现实)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应用,为新闻出版创新业态、实现战略转型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为传统出版在转型升级基础上走向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尊重规律,因势利导,理性对待技术热潮
“十二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以每年平均30%以上的速度强劲发展。纵观整个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发展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与政府引导。
支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市场需求的日新月异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面对当今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新产品、新体验追求的热情有增无减而形成的旺盛的市场需求,势必引发企业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技术创新,并使其尽快进入市场。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地变化,当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形成一定规模时,就会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销售和收入水平,为企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并引导企业以此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从而形成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拉动和激励。为此,正确把握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才能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乃至改变企业的命运。这两股力量在这种形式之下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没有新技术的驱动就不会有新的市场需求出现;反之,没有新的市场需求,新技术亦没有用武之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市场经济理解的逐渐深入,仅仅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关系,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面对业界关于数字出版的讨论,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保持高度关注,同时也需要在热潮面前保持理性,即要特别注重把握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因势利导、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施有机调控,在产业发展出现偏颇时给予理性引导。既要解决影响数字出版产业链建设的技术、信息等硬约束,也要努力消除影响数字出版产业链建设的管理、服务等软约束。
首先要加强基础条件建设,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以VR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兴数字出版技术,在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同时,有可能加剧信息的不对称,有必要加强数字出版技术、标准、信息等基础条件建设。其次要加快版权服务平台建设,以提升信息的透明度。版权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版权的使用与交易、保护与管理是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要加强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以增强信息的完整性。基地是创意的摇篮,创意则是版权的源泉,创意使数字出版产业链得以形成、维持和扩展,创意支撑着数字出版的传播、传承与传续。
从技术引领到出版创新,全力推进转型升级
我们不能回避和否认新技术对数字出版产业乃至整个出版业的推动作用,但新技术与出版业的关系,不仅仅是推动与引领。新技术与出版业共融共生、相互促进,二者的关系需要科学认识、客观分析,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个层次:技术引领出版,出版跟随技术。出版因技术的创新而进步,出版因技术的推进而发展,新闻出版业始终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程。每一次新的科学技术出现以后,都带动了出版业的发展,甚至是飞跃。从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用,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技术,再到电子排版技术的应用推广,每一次突破性的进展都有着深厚的技术背景,是综合应用和发展多学科研究成果的结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可变印刷技术及设备日趋完善,印刷技术的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反过来出版业也在为科技发明创造提供环境、助推着新的技术革命的出现。但总体而言,出版业是处于跟随状态,离不开科技发展的驱动和支撑。
第二个层次:内容为本,技术为用。面对新技术,出版业应当“不忘初心”,充分发挥好传播、传承、传续的使命。出版业的核心功能还是以文化人,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传播是解决当下的问题,传承是解决过往的问题,传续则是解决的未来的问题。无论传统出版还是新兴出版,内容都将始终占据首要位置。因为融合发展的终极目的,无非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工具,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载形式和传播手段可以千变万化,但出版作为内容产业的属性不可能改变,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的基本职能也不会改变。因此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全行业都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两办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在推动新兴出版繁荣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传播正能量。
第三个层次:冷静客观,理性选择。出版业在面对新技术浪潮冲击之时需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所谓理性不是无动于衷,而是进行适用技术的选择,使之与我们的初心、我们的主体功能吻合,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传承、传续。因此,新时期的编辑需要主动了解把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语义分析等前沿技术,需要不断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需要牢固树立用户意识、服务意识。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如何转型,如何升级,有哪些产品带动,有哪些新路径可走,都存在选择新技术和用好新技术的问题。当下被热捧的VR技术,已经存在有些年头了,其爆发不过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而已。如何与我们的初心、与我们的主体功能能够吻合,如何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有利于知识的普及,有利于知识的传承,有利于知识的传续,这样的探索,是我们所需要的。大众通常稱所谓的新技术为“风口”,很大程度上是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去衡量的,主要目的在于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但是,如果都以这样的态度去迎接新事物,很可能会把我们的初心淡化和遗忘。endprint
第四个层次:迎难而上,改革创新。在通过融合而重构的新型出版系统中,我们既是传统出版优势的拥有者,也是新兴内容样态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必须认清自己在这一变革中所处的位置、承担的任务和负有的责任。新时代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在“互联网+”的条件下,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源整合的数量和范围与以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对信息选择与产品加工的要求日益提高,因而编辑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编辑责任不是减小了而是增大了,必须摒弃惰性依赖,增强使命感,以更加积极、自觉的姿态投入到当前的重大变革中去。
转型升级是基础,融合发展是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推动新闻出版业由大转强的关键五年。数字出版产业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要积极引领新发展,在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升级基础上初步实现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是基础,融合发展是目标。
2017年,我国出版行业的整体转型已经全面启航,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加入下,传统出版的更多产业链将被一一打通。2016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新闻出版业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指导意见之下,开始布局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和首批新闻出版业科技标准实验室。2017年,随着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的出版转型,实验室工作将正式展开。
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的功能体现为技术、产品、业态、模式创新四个方面。主要任务是紧盯新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积极借鉴、善于利用先进技术和渠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技术、新成果,为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技术保障和示范经验。目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江苏凤凰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名单已正式公布,总局将对其授牌并給予相关政策支持。
随后发布的首批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名单,则包含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九州出版社、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专业领域实验室和16家跨领域综合实验室。实验室的首次启动在新闻出版界引起了不小轰动,也为传统出版如何在新技术中开拓提供了借鉴方式。
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是变革性系统工程,无论是工作方式的改变还是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对我们而言,都将遇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需要按照数字出版新业态的要求对编辑流程重新构建,需要开发与新的传播渠道相适应的诸多产品形态,还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监控机制与新的质量服务保障体系等,这些都需要破除畏难情绪,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通过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打开一片新天地。我们要深入的思考,把以VR为代表的新的前沿性技术发展成为我们实现融合发展的一个中介,一个媒介,或者一个介质。VR技术不仅仅面对的是出版业,通过这项新兴技术的应用,将会为出版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提供许多可能性。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司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