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乌钢+师妍
摘 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这势必将是一个困难重重的挑战。全面建成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不能仅仅只依靠政府一方的供给,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将是大势所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力军的青年学子,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应发挥应有的力量。据此,以“互联网+”视阈下青年学子借助公益众筹参与精准扶贫为例,对我国精准扶贫路径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青年学子;公益众筹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0-0051-03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伴随着社会高度发展,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不断完善,公众的社会参与理念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提升,精准扶贫工作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政府、企业、高校、公众共同参与,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减贫脱贫工作的局势正在逐步形成。青年学子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参与公益活动热情和积极性极高,加之青年学子具有极强的创新、创造性及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在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和我国精准扶贫事业的进程中将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互联网+公益”的大生态爆发出了空前的力量,这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
由西安邮电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子组成“爱心青年帮”团队,得知陕西礼泉苹果大量滞销,通过三次的实地调研后,决定开展了帮扶果农的活动。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个阶段,搭建“一店两微”平台,通过微店、微信、微博义务帮助当地果农进行宣传和销售,经过10天的努力,帮助当地果农销售972箱滞销苹果,其苹果销往全国23个省份、4个直辖市,覆盖96座城市和46所高校,好评度达到了99.7%。第二阶段,针对天气变暖,以及苹果在贮存和运输过称中可能出现变质等问题,“爱心青年帮”团队联合陕西共青团、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腾讯公益发起“爱心苹果送环卫工”活动,活动上线8天在QQ浏览量突破30万人次,在微信浏览量突破5.9万次,27 262人参与募捐,筹得善款389 177.92元,有效解决了礼泉县叱干镇魏北村等11个村481 100斤苹果,给西安5个区 12 749名环卫工人送去温暖的劳动节节日礼物,陕西团省委书记作为志愿者参与了“爱心苹果送环卫工”活动,并指出这次“爱心苹果送环卫工”公益志愿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它开辟了共青团组织运用“互联网+”思维组织引导青年关注社会困难弱势群体、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新途径。该活动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共青团中央、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光明日报以“爱心苹果送环卫工”为例,阐述了我国志愿服务新棋局。青年学子敏锐地观察到社会刚需,大胆创新,一举两善,运用公益众筹不仅解决了滞销苹果这一难题,更是关注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环卫工人,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探究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互联网+公益众筹+精准扶贫”模式,“爱心青年帮”利用暑期三下乡,调研3所山区小学,发现山区在科学教育方面存在严重供给不足的现象。于是,他们联合中国青年网在腾讯公益发起了“圆山里孩子科技梦”公益项目,旨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高校青年学生的力量,关注农村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为孩子们筹建科技小屋,为山区孩子带去科学启蒙,圆其科技梦想。截至筹款日,已募集141 973.68元,后续将为三所调研学校搭建科技小屋。由此可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普及深刻影响着公益领域的发展以及精准扶贫路径的选择,公益众筹其平高效化、透明化、精准化等方面的特征为青年学子参与到精准扶贫事业中来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借助公益众筹这一平台,青年学子能够很好地参与到精准扶贫的进程中来。
一、精准扶贫与公益众筹
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明确提出了“精准扶贫”概念。精准扶贫就是针对扶贫工作中存在针对性不强和效率不高这一现象,运用科学有效程序、方法和相應的资源,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从社会参与和公共治理视角下认为扶贫工作是社会公众之事,政府、社会和扶贫对象各司其职,共同构成扶贫主体,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减贫脱贫工作[1]。由此可见,扶贫攻坚之战不仅仅是政府“一家之事”,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未来建设者的青年学子,无论是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近期角度,还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远角度,都是强大的生力军。
2016年8月22日,民政部门公布了首批13家慈善组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的《慈善法》第23条规定,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公益众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公益众筹是一种提供网络求助、在线筹款、项目实施反馈、公众监督等一站式公益服务平台项目,公益项目的发起方在有公募资质的第三方基金会的监管下,发布筹款并募集资金,并向公众公示募集资金去向。通过公益众筹平台,既解决了青年学子有热情、有点子但是资金缺乏的问题,又给公众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奉献爱心的平台。公益众筹强调的是对社会的投资,投资一种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新型互助方式,众筹这种模式正在广泛应用到公益事业当中:一边是求助者,急需资金帮助;另一边是有能力提供帮助的人,可以提供支持。
二、“互联网+”视阈下公益众筹的特点分析
(一)公益众筹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公益众筹项目发起后,通过微博、 微信以及朋友圈等多渠道传播[2]。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爱君表示,借助互联网开展公益众筹,可以解决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传播效果,同时借助现代电子网络支付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筹集起资金,提升了收集资金的效率。endprint
刚刚落幕的2016年“99公益日”,再次为中国互联网书写了一个温暖的新纪录。9月7—9日,通过腾讯公益平台,“99公益日”爱心网友捐款3.05亿元,共有677万人次参与捐款,为3 643个在筹公益项目献出力量。与去年3天逾200万人次捐赠1.27亿元相比,今年的捐款金额达到去年的2.4倍,参与人次达到去年的3.3倍,爱的力量呈几何级放大。加上腾讯公益基金会的1.9999亿元配捐和企业的1.01亿元配捐,总计善款金额超过6亿元,刷新了国内互联网的募捐纪录。同时,在上百家企业、公益机构、明星名人的共同跨界发力下,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元化渠道,“互联网+公益”的大生态也爆发出了空前的力量。
(二)公益众筹精准帮扶、及时反馈、公开透明
公益项目发起方在发现社会痛点或者需求后,在公益众筹平台实名制注册发布相应的求助信息,由公募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审核并且有选择性地去认领公益项目,公益众筹平台对项目进行审定,对符合要求的公益项目在平台进行上线,公众项目进而进行募捐,筹款项目向公众进行中期反馈和结项反馈。善款公开透明,项目执行快速。例如,由西安邮电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子组成“爱心青年帮”团队在筹集到目标善款后,捐款系统自动关闭,所在团队按照预期项目计划向公众进行实时反馈,公众可以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称进行监督,项目结束后,做完整的项目总结反馈,公众可实时跟进。
(三)公益众筹项目发起人趋于年轻化
根据 《2014年中国公益众筹研究报告》 显示,发起人70%以上为 80后、90后,公益服务类青年社会组织占据了青年社会组织总量的“半壁江山”。不同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具有不同的特点,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公益众筹模式也亟待创新,在项目发起人中,青年学长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归结于,青年学子有着渊博的知识,善于利用互联网,乐于分享,敢于尝试新事物;青年学子在经济方面匮乏,但是有着强烈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欲望,公益众筹很好地弥补了这一软肋,給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实现想法的平台。
(四)公益众筹为受助方、发起方、捐赠方提供了高效媒介
公益众筹是一种基于社群向不特定人群发起捐款倡议的一种行为,其本质就是通过互联网使得广大受众做公益慈善活动,从现实社会影响来说是好事,对于受助群体、社会而言都是有利,这是社会正能量的表率[3]。项目发起人或者组织在发现一定的社会问题或者社会刚需,借助众筹平台为受助者发起公益募捐活动,所募集善款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或者部分解决了受助者的个人或者集体需求。捐赠个人或者组织在公益众筹平台上,自觉、自发、自愿地并且有选择性地为所“心仪”的项目进行募捐,打破了传统劝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说,公益众筹为受助方、发起方、捐赠方都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媒介。
三、“互联网+”视阈下青年学子借助公益众筹参与精准扶贫可行性探析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及国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中,无论是从大环境下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高校层面,还是青年学子自身层面,都有利于青年学子借助“互联网+”公益众筹参与到我国精准扶贫的建设中来。
(一)国家层面——鼓励创新扶贫形式
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不断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扶贫参与主体,到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在实现精准扶贫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创新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青年学子在创新创造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对于普通民众,他们更乐意付出和奉献,但是往往缺乏相应的资金。因此,青年学子积极探索发展“公益众筹”扶贫新模式,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参与帮扶,是对精准扶贫路径的有益尝试。
(二)社会层面——公益创新和变革助推社会进步
毋庸置疑,政府因其自身在信息、组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精准扶贫主体体系里面将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随着社会体制改革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国民的思想认识和物资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达则兼济天下”的景象正在逐渐形成,公益参与的新形式让我们体验了互联网给公益事业带来的变革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公益和慈善的兴起是社会道德、社会凝聚力以及民众素质提高的表现,在我国精准扶贫的过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个人共同推进脱贫、扶贫的开发理念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来承接“政府订单”,这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显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社会组织、高校青年志愿社团的兴起,并以不同形式参与到我国精准扶贫的进程中来,这将对我国公益事业和社会进步、社会和谐有巨大推动作用。
(三)高校层面——社会服务是高校重要的社会职能
一般来说,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大学从其诞生以来,聚集大批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4]。从19世纪末诞生之初,我国的大学就肩负着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使命。一百多年来,服务国家、造福社会一直是我国大学的重要功能。高校最大的优势是人才,精准扶贫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文化、政治、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必须因地制宜,对症下药。2016年教育部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全部组织动员起来参与定点扶贫工作,号召动员高校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是一项带有政策性的重要社会工作,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重视并积极倡导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帮助贫困地区快速发展。因此可以说,高校参与农村扶贫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也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一种内在需要,更是高校彰显行业优势的根本所在和体现高校社会价值的途径之一。高校依靠在科学调研、科技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助推精准扶贫[5]。endprint
(四)青年学子自身层面——“互联网+”大背景下将双创理念与精准扶贫结合的有益实践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青年学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时代”,青年公益组织在推广服务、营造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项目创新和创业发展的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一方面,有利于青年公益组织“自我造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并不断帮扶需要帮扶的对象;另一方面,有利于学子的成才,青年学子不仅具有热情有想法,而且在服务过程中学会创业、 学会经营,努力成长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6]。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为社会改革、结构转型提供了探索,从“大一统”的“学雷锋、做好事”转变为组织多样、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借助公益服务的多样性为社会结构从单一机械模式向有序多元发展提供参照。青年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一种新兴形态,是社会组织的主体性力量。青年以组织化的方式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参与社会、服务社会[7]。
四、结语
“互联网+”大背景下,青年学子借助公益参与到我国精准扶贫的进程中来,不仅是学校社会功能所在,更是青年学子努力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推动我国扶贫、慈善事业的发展,书写“互联网+公益+精准扶贫”的新篇章进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瑞强,王英.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2016,(2):20-21.
[2] 徐聪聪,鲍金勇,彭金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学子公益众筹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商论,2015,(7):144.
[3] “公益众筹”需要有效监管[EB/OL].人民政协网,2016-03-30.
[4] 沈祖芸.社会转型期大学如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EB/OL].搜狐网,2006-11-08.
[5] 王乘.依托高校优势在双联行动中实施精准扶贫[EB/OL].甘肃扶贫,2015-10-29.
[6] 谭建光.中国青年公益组织“众创时代”的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6):45.
[7] 谭建光,周宏峰.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改革开放三十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9,(1):79.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