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留学事故

2017-10-30 03:30张喁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主人翁东欧罗马尼亚

文_张喁

一个留学事故

文_张喁

毕业会考

201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是罗马尼亚新电影“旋风”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蒙吉。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老导演谢飞对这个1968年出生的东欧导演可谓推崇,赞赏蒙吉三部电影就“几乎把戛纳节的奖摘遍了”,他在豆瓣发文说:“同处于从社会主义的过去转型后之社会,他表述的故事和人物我们身边都有,他使用的风格和手法我们也都熟悉和掌握,可就是拍不出他这样的准确和老道,导不出他那样的丰富和深刻!”

蒙吉摘取2016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电影《毕业会考》,故事讲述一名罗马尼亚父亲安排中学会考毕业的女儿出国,但却突遭变故,故事像游离的镜子,从社会的各个角落,穿透陈旧、阴霾而日常的氛围,折射出种种社会现实和文化乃至道德冲突。电影中这些转瞬即逝的光,微弱也无奈,却拷打着剧中人物和观众的价值判断和心理结构平衡。

和我们认识那些因为事业成功而一心要把子女送出国的父母不同,影片的主人翁,一个年轻时归国拥抱新时代的知识分子,人到中年却越来越看不到希望,妻子当年和他志同道合回国,如今形容枯槁,气若游丝。他一心要把女儿送出国,似乎在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错误选择。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剧变二十多年后的东欧社会,才能设身处地体会主人翁的感受。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的GDP是1990年的9.3倍,但东欧发展最好的波兰只有2.3倍。看到片中凋敝如国内大学、机关遗留的70年代居民楼(数量已经很少了,很多虽然留存但也做了改造升级),就不难理解其居民生活的了无生气。

1990年到2013年,罗马尼亚GDP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45%,远低于中国的10.16%,可以说和剧变前基本持平,没有增长。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主人翁夫妇一腔热情回国参加建设,但收获的只有失落和怀疑。

得益于剧变前的工业化积累,东欧并不是一贫如洗,实际上1990年东欧家庭汽车基本普及,虽然质量不得而知。在凋敝的居民楼里,主人翁一家的生活也并不匮乏。影片一开始就有不明来路的石头击碎了家中的玻璃,显然不是钢化的。随着影片推进,主人翁在这样勉强、失落的家庭生活之外还有外遇,但他从不在情人那里过夜,一定要回家,而且只睡沙发,和家中那个孱弱的妻子早已分床多年,但又不离婚。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中年男人的“顽强”,这种“顽强”体现在,即便自认为是人生选择错误的失败者,但却维持一个“真诚”的道德底线,对谁都把丑话说在前头,由此对谁都不撒谎。至于外遇,更像是疲惫家庭生活之外的附加疗愈,以及不肯言败的人性探索。也就是,“我没什么希望了,但我没做错”,“我做得不够好,但我已经尽力了”,“我在尽我的责任,不抛弃不放弃”……

在这种自我道德定位之下,面对女儿要顺利出国,就必须作弊的境况,主人翁会怎样选择呢?如果作弊,就和主人翁“虽然我们没有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但也不愿意通过非正当手段去得到”的价值观冲突。

好在罗马尼亚的毕业会考,和我们中国的毕业会考一样,形式大于内容,走个过场而已。要不是女儿前一天突遭歹徒袭击,完全没有什么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作弊,似乎不会让作弊者受到良心拷问。为了结果正义,父亲教导女儿可以牺牲程序正义,虽然这教导听起来有些强词夺理,但可以感觉到父亲对此也没有做什么心理准备,最好颟顸着就把这件事情安排了,谁也不要问为什么。

不胜麻烦的警察局、看起来环境并不安全的学校、不肯通融的保安、疲惫的负责人、手握很多关系的前政客,这些导演所呈现的罗马尼亚的现实场景,都在中国人的经验之内,唯一超出我们经验的,可能是女儿有个男朋友,而且这个男朋友是“社会上的”。有着西方生活背景的父亲,并没有表现出家长制作风,虽然他内心是完全看不起这名健康热情但“不读书”的青年的,但即便是在出国这件事上,父亲也找不出这个男朋友存在带来的负面因素,也只好选择隐忍默认。

女儿的戏份仅次于父亲,但她很少台词,更多的是“酷酷”的感觉。她学习成绩好,不反对父亲的安排,但也看得很淡。对于家中的情况,女儿看得很清楚,她不再会去和家长抗争,乃至于连妥协都没有什么好妥协的,只是凭着波澜不惊的感觉走就是了。是否顺从父亲的要求,作弊,在她心里没有冲突,是的,她最终没有作弊,但这不代表她在抗争,她可以出国,也可以不出国,不代表她在沉沦,或许女儿在导演心中,就是这部灰色现实电影中的希望。

这是一部反思和灰色调的电影。我们为什么喜欢看灰色调的电影,或者为什么这些反思主题的电影总是灰色调的?就影片发生的环境来说,人类的主义、意识形态,并没有造就那么多喜大普奔的文明成果,从金字塔到万里长城,反映的是人类宏大的主题,能在多大程度上振奋普通人每天过日子的人心呢?回到人类个体细枝末节,人类本身就是文明,不需要那么多喜大普奔来长自信,回到个体化日常化的现代化,其灰色冷酷氛围的自我审视,其实基于自信和理性。

蒙吉导演在宣传影片时说:“我脑中想到的是: 我们是否能对未来感到乐观, 以及在此基础上, 如果我们只是用我们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来教育我们的后代, 年轻一代是否会变得更好?”

他确定:“我们按年龄来讲还是决定者, 我们就必须要确保能为年轻一代创造可以产生变化的框架, 否则就只是一种非常幼稚的乐观, 而这在政坛中很常见。”

《地球:神奇的一天》 (2017)导演: 理查德·戴尔 / 彼得·韦柏 / 范立欣类型: 纪录片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 英国片长: 94分钟

曾成功推出电影《地球》的BBC地球影业带来了令人期待已久的续集——《地球:神奇的一天》,一段揭示自然界惊人力量的神奇旅程。一天内,我们跟随太阳的脚步从世界上最高的山到最远的岛、从野外的丛林走到繁华的城市。由于在电影制作技术上取得的惊人突破,从而我们可以让你能与一群难忘的角色亲密接触;幼年的斑马宝宝想要穿过一条湍急的河流, 英勇的企鹅爸爸每天都要从事一项与大海以性命相搏的工作来抚养家人,一个喜欢在大海里垂直着打瞌睡的抹香鲸家族,还有走在寻找真爱路上的树懒。电影用幽默、亲密、感性而令人惊叹的观感来讲述地球上这充满你见所未见而无法想象的神奇的每一天。

猜你喜欢
主人翁东欧罗马尼亚
绿色低碳节能先行 你我都是主人翁
小区治理如何跳出“泥淖”——“主人翁”意识是必备药物
主人翁的教育
坚持“四个融入” 引领青工当好企业主人翁
东欧挂车第一品牌 Wielton策马加鞭瞄准更大市场
幕后——巴维尔(罗马尼亚)▲
“出轨” ———佩 夫(罗马尼亚)▲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从波兰看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改变了什么